吳言衛
摘 ?要: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就應該注重識字學習。但是傳統的識字教學模式比較落后單一,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必須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革新和完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注重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可以運用圖畫展現法、歌謠識字法等趣味學習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或者聯系現實創設生活化情境,還可以組織實踐活動情境,這些都有助于識字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
引言:
作為漢語學習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學活動可以說是漢語發展、流傳、推廣的主力軍,其中“漢字”作為漢語中書寫和推廣的重要載體,是漢語發展必不可少的成員,它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如何做好識字教學這一教學活動,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關鍵之一。雖然“情景式”教學法已經有了較長的歷史,但是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學生的識字興趣沒有得到有效的激發,識字量沒有顯著提高,由此對情境化課堂識字方法分析的意義就非常明顯。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和特征
所謂“情境”,指的是情景和環境的結合。依據所處的環境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社會、戲劇、教學、學習、固定這幾種模式。在識字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情境,主要是充分利用素材,創設典型場景,營造特殊環境,從而激發學生情緒,將學習中的認知活動和個人情感活動聯結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構建情境化識字教學課堂,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情境教學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實踐性。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理論占據了大部分,但實踐的操練卻是必不可少的。情境化教學法通過具體場景和環境的設定,將每一個漢字的運用落實到實踐中,幫助學生在生活中進行運用。(2)啟發性。學習始終是一件富含情感的實踐活動,沒有感情的學習活動只是知識的存儲者。“啟發性”,即通過具體場景和氛圍的營造,對學生迅速掌握和運用漢字起到催化和啟發作用。(3)生活性。學習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的目的是提高生活的質量。因此,學習始終不能脫離生活這個大環境。而“情境化”教學由于創設的情境、素材和形象都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學方法本身體現出和生活的密切聯系,也是非常突出的特征。
二、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的方法
(一)趣味教學法,激發識字學習興趣
1.圖畫展現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步入小學校園,年齡、心智都處于發展、成長的階段,對于低年級學生的教學要多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識字”教學也是如此。“圖畫展現法”是“情境化”教學方法的一個具體化方法[2]。以“春夏秋冬”這四個漢字的學習為例。漢字學習的目的是使用,而這四個漢字筆畫復雜、發音有難度,更主要是學生對它們所表達的意思認知有一定難度,“圖畫展現法”通過四季中常見景物圖畫的客觀影像直觀地向學生傳遞出這四個漢字的意思,使學生從視覺上直接獲取信息。
2.歌謠識字法。“歌謠”作為漢字和音律的結合,是學生時期學習、娛樂、表達的常見方式。例如:過去婦孺皆知的“對子歌”、天對地、雨對風、山花對海樹……這樣的歌謠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依舊會記得,這就是歌謠的魅力。因此,在學習“姓氏歌”這篇識字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歌謠的力量,在課前、休息時間、放學后引導學生多次反復吟唱,達到深度記憶的效果。
(二)聯系實際,運用生活情境
語文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是離不開的,漢字在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聯系實際生活,運用生活情境,將識字融入到校園或家庭生活中,這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教室中的黑板報就是識字的好地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經常更新黑板報,使其接觸到更多的漢字,并且也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漢字學習環境,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和記憶漢字。家庭生活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識字,單靠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家長也應該積極地配合支持,比如陪孩子一起看電視就是指導孩子識字的好機會,這樣的方式會收獲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再比如帶領孩子走在大街上,商店的名字、廣告牌、包裝袋上印的字,這些都是向孩子普及漢字的方式。如果孩子總是問爸爸媽媽這個字怎么讀,一定要不厭其煩地耐心解答,不能打消他們的求知欲望,這樣才能在生活中讓孩子不斷增加識字量,提高孩子的識字能力。
(三)開展活動,組織實踐情境
情境化課堂的運用,還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進行,不一定局限在對字詞的講解上面,活動的形式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在深刻的參與體驗中認識更多的生字,并且對于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能力也會有很大幫助。聽故事是小學生們非常喜愛的活動,而且每個學生也都熟悉很多小故事,特別是我國古代經典的成語故事趣味十足、內涵深刻,教師就可以組織一次故事分享交流活動,鼓勵每個學生把自己知道的成語故事講述出來,分享給大家,比如畫蛇添足、班門弄斧等等。教師還可以借鑒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中“飛花令”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知識競賽活動,比如讓學生說出與“水”有關的成語,考查學生對字詞的積累情況,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堂上踴躍參與,一個個成語不斷地涌現,如“杯水車薪、飲水思源、高山流水、渾水摸魚、滴水穿石”等等,這樣的活動對學生的字詞學習會更有效果,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學寶藏,充實自己的字詞庫。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漢字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隨著使用程度的加深,任何人都會感受到它的魅力。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遠不止上面這幾種,小學語文教師要始終圍繞學生這個主體進行教學設計,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使其感受識字的快樂,感受華夏民族的文化和歷史。
參考文獻:
[1]李志偉.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08):66.
[2]安瑋.淺談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中的識字教學方法[J].考試周刊,2018(01):44.
[3]王靜,楊紅偉,任建華.小學語文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12):97-98.
[4]鄭學琴. 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學周刊,2017(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