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衛輝
摘 要:新課改下,教學方式多元化發展,英語教學方法趣味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英語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主要針對英語教學中教學作用及相關策略進行深入探討,為從事教育事業的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教學策略;英語作用
引言:
任務教學針對的主要是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英語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交流中。高中英語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學生勇于用英語進行溝通。老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貼合實際,充分考慮學生接受程度與實際水平,將課堂變成學生英語交流的第一步。
一、課堂情景交流的高效設制
英語是語言類學科,人與人交流的工具。英語教學只停留在書面理論上,將無法達到人們學習英語的目。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是能夠通過口語進行日常交流。當前英語教學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學生在考試中可以取得高分,但日常交流只會簡單口語,且說不流利。針對這一情況,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開口說英文。如,設立英語角、課后看英語影視作品課堂上分享等。通過課堂讓學生大幅度提升口語不太現實,課堂時間少,學生除口語交流還要學習理論知識,充分利用課后時間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老師在進行英語授課時盡量全程與學生英語交流,理論知識講解完成后,留下充足時間讓學生就課堂內容展開討論。
二、在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合理規劃課堂
教學任務能夠指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對所學教材基本內容有所了解,課堂上老師在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進行知識講解,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所學知識印象加深。老師在進行授課時,要明確教學任務重難點,采取多元化授課方式,讓學生有帶入感,更好地融入課堂。例如,課文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詞匯、相關節日風俗文化等。預習時學生主動了解各國不同的節日,課堂上老師選取特別節日做講解,并指導學生自主討論。以上方法增加了學生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充分融入進課堂,有利于老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下,老師的教學方式靈活多變,教學能力得以展現。同為英語老師,在學生中受歡迎的程度各不相同。課堂內容趣味性強,學生參與度高,老師受歡迎,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知識掌握充分。反之,則是老師能力不足的體現。英語教學關鍵在于學生的興趣,老師在進行授課時不能過于死板,應該根據所學內容采取不同方式進行講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后,具體有以下好處:第一,詞匯量擴展方面積極主動,豐富的詞匯量有利于交流;第二,英語交流熱情高漲,交流機會增多,口語得到很大提升;第三,課堂效果好,老師上課輕松,愛好英語的學生對其他同學起帶動作用;第四,教學任務完成度高。課堂是學生與老師共同的,老師單方面講課,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效果會比互動型課堂差很多。學生對英語有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教學任務完成指數大幅度提高。
四、加強教師對課堂的整體把控
教師在課堂中居于主體地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要有主人翁意識。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負責對課堂方向作整體把控,對整個教學任務劃分主次,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對學任務的完成程度有重要影響。主人翁意識有利于學生配合教師工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忌因學生參與度高而被學生帶偏。好的課堂是在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況下,能夠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充分掌握重難點,老師完成教學任務。
新課改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提出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學習內容。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通過布置任務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比如,教學內容趣味性較強時,老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授課:第一,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其討論成果以演講的形式展現。演講結束后,留給各小組互相討論交流時間,在知識共享的同時,做到經驗共享;第二,將課文內容改編成劇本,由學生進行表演。劇本改編除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五、結束語
新課改使得任務教學的意義得以顯現,老師通過任務教學能夠提高課堂質量,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在參與任務教學的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充分,知識面擴展的同時,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英語是語言類學科,學生積極性得以調動,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增多。加上老師積極引導,創造交流機會,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行千駿. 任務型教學方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88(07):396+398.
[2] 杜雪君. 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考試周刊,2016(103):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