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麗

坐落于八百里太行山深處的保定市阜平縣,是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由于教育條件、經濟條件有限,“貧困生”“學困生”多,“不愿升學”“升學難”的問題始終存在,每年初中畢業便結業的學生約占畢業總人數的一半。這些孩子往往陷入打工沒技術、創業沒門路、務農沒出路的窘境。
發展職業教育,是阜平縣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鏈條、助力脫貧攻堅的“良策”。
培養一人,脫貧一家
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以下簡稱“阜平職教中心”)學生劉濤是在外打工四年后進入該校學習的。
2012年初中畢業后劉濤未能升入普通高中,家庭貧困的他隨鄰村建筑隊到北京工地做小工,收入微薄。2015年劉濤的弟弟從阜平職教中心畢業后,進入南京上汽乘用車公司工作,年收入達5萬元以上。劉濤得悉后,在父母的支持下,2017年春季進入阜平職教中心學習。
劉濤和弟弟就讀的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是阜平職教中心的品牌專業。
2013年,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協調中國一汽、上汽集團、長安汽車、比亞迪四家車企與阜平職教中心合作創建了阜平夢翔汽車培訓基地。2019年,北汽、吉利、長城、廣汽4家車企加入基地。幾家車企向基地捐贈了價值近8000萬元的教學設備,相繼選派了200名汽修技術骨干到基地任教,把汽修專業的優質師資和教材送到課堂。北汽集團還投入1000余萬元實訓設備,在阜平職教中心建立北京汽車技師學院汽車專業教學實訓基地,實現職業教育與崗位實踐的高度融合。
以北汽為代表的車企與學校“聯合辦學”,實施訂單培養、定向招生、定向就業模式。
去年,北汽集團向阜平職教中心捐贈了總價值達1081萬元的70余輛教學用車輛、64臺發動機、50套變速箱等設備,包括北京越野車、北汽新能源、北京汽車、北汽福田等品牌,均為北汽集團主流車型。市場上最先進的車、甚至還未投放市場的車先拿到職教中心,被學生拆解、安裝,用以提高學生的修車、裝配技能。“學生出了校門,北汽產的車,都會造、都會修,很有競爭優勢。”阜平職教中心常務副校長周樹平自豪地說。
在校企合作中,北京對阜平職教中心還在干部培養、人才交流、學生培養等方面進行幫扶。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每年委派一名干部掛職阜平職教中心副校長,分管校企合作、招生就業工作。組織學校中層干部赴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開展綜合管理能力提升培訓。2018年,京阜兩地啟動實施人才雙向掛職交流活動,北京金隅科技學校、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北京市實驗職業學校、北京市外事學校、北京市財會學校等校先后選派9名干部到阜平職教中心掛職幫扶;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院校的45名學生到學校支教;北汽技師學院定期派遣專家到校進行教師專業培訓;阜平職教中心10名教師到北京學校掛職學習。通過名師幫帶等方式,提升阜平職教中心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技能,幫助阜平職教中心培育了一大批優秀師資。阜平職教中心與北京昌平職業學校合作,學生去昌平職業學校參加汽車檢測與維修方面的技能強化訓練,并由昌平職業學校推薦到昌平及北京周邊的汽車維修行業就業。
截至目前,阜平夢翔汽車培訓基地面向阜平招錄學生3800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2000余人,已有1900余人在車企實習就業,實現“未畢業、已就業”的“無縫就業模式”。職教中心的老師到北汽、上汽等企業對畢業生進行回訪,那些從阜平走出去的孩子,有的年入十萬。“年收入3.2萬就能脫貧,職教真正實現了‘培養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扶貧目標。”周樹平說。
除了汽車培訓基地,阜平職教中心還有夢翔樓宇智能化實訓基地,京東倉儲物流中心等企業定向培養基地,有適銷對路的電子商務專業,有養老護理這樣的省級專業,有各種農業培訓等,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家庭學子走上就業致富之路。
2013年以來,職教中心累計安置就業(實習)學生5560人,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學生3058名,他們的年均收入達4萬至6萬元,帶動貧困家庭走上了小康路。畢業生中涌現出一批創業明星,其中返鄉創業的有298人,有的人將企業發展成縣內本行業的領軍企業,推動阜平縣經濟發展。
在阜平縣,學生愿意上職業學校。今年5月,阜平職教中心與保定職業學院合作,建立保定職業學院阜平校區,探索高職院校阜平分校辦學模式,打通中職學生接受更高等教育的“綠色快車道”。由于阜平職教中心的口碑及學生的需要,學校招生800人,卻引來全省6000余人報名。
區域協同,資源輻射
阜平職教中心“校企合作、職教扶貧”的路徑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肯定。2014年學校成為燕太片區扶貧攻堅現場會會場,2016年學校成為全國扶貧攻堅現場會分會場。
以夢翔汽車培訓基地為依托,保定市的阜平、曲陽、唐縣、淶源等9縣和山西省的五臺縣、繁峙縣共11個太行山區貧困縣共同組建“9+2”職業教育協作區。5年來,協作區先后為車企和物業公司培養和輸送了4200多名學生,幫助4000多個家庭順利脫貧。
在“9+2”職業教育協作區的基礎上,阜平縣委、縣政府提出組建北京·燕太片區職教扶貧協作區。經保定市委、市政府發起,國管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部門予以協調支持,2017年,燕太片區職教扶貧協作區成立。這個跨地域的職業教育聯合體主要成員涵蓋燕山-太行山片區晉、冀、蒙的6市34個貧困縣的38所職業學校,北京13所中高職學校,一汽、上汽等20余家大型企業及中華愛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目前共有70余家成員單位。
為何建立職教扶貧協作區?阜平縣教育和體育局局長李丙亮說,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阜平的職教做出了一些成效,希望將成果分享給其他貧困縣,與其他貧困縣協同發展;同時也希望發揮各地、各校的優勢專業和學科,錯位發展,整合北京·燕太片區職業教育優勢資源,全力打造燕太片區職教扶貧命運共同體。
職教扶貧協作區以阜平職教中心為核心示范校,逐步建立起聯合招生、專業共建、師資交流、資源共享、訂單培養等長效合作機制。目前,協作區內有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骨干專業7個。每年協作區100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在阜平集中免費培養。
職教扶貧協作區實現了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抱團發展、錯位發展和協同發展,既滿足了阜平職業教育生源需求,更將自身優勢輻射,有力促進了連片貧困地區的脫貧。這是一條更大格局上的“優勢+優勢”的協同路子。立足阜平,服務燕太,阜平職教中心正在探索實踐“區域協同發展+精準扶貧”的脫貧攻堅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