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舒
摘 ?要:高一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階段,學生要從初中的基礎化學知識轉向高中的稍加難度的知識,中間需要一個知識框架的拓展。同時,學生的學習觀念也要隨之改變。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會表現出對化學消極的學習情緒,導致形成學習障礙,影響他們對化學的進一步學習。因此,這種教學現象急需改變。
關鍵詞:高一化學;學習障礙;對策分析
引言:
高一化學主要學習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基本的化學反應與幾種常見的金屬元素,跟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內容相比,實驗要更加復雜,計算也要更加細密,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化學時出現學習障礙。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要明確把握課程標準與教學計劃,立足于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正確的教學計劃,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高一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完成初中化學到高中化學的過渡。
一、高一化學教學現狀與學習障礙的表現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及時得到轉變
高中教師往往三年一輪,也就是同一批學生,從高一到高三都是由一位化學教師來上化學課,這就導致剛上高一化學教師是剛送走一批畢業生的老教師。這些教師的教學狀態可能還停留在高三的狀態,他們的教學觀念沒有及時得到轉變,仍然以教授高三學生的方式去教授高一學生,以對高三學生的學習要求去對待高一學生。比如在學習“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時,高一學生對儀器的掌握和藥品的使用、加熱方法、氣體收集方法等都不太掌握,在教師提問時屢屢出錯。而教師往往認為這是基本知識,不應該不了解,也不需要浪費時間講解。導致高一學生對化學學科充滿迷茫,學習情緒低落,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學生的學習觀念沒有及時得到轉變
高一學生剛從初中進入高中,他們對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還處于摸索狀態,他們的學習觀念也沒有得到及時的轉變,對于很多學習內容都處于模糊狀態,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障礙的產生。比如對離子反應的本質的理解,接近大半的學生會認為溶液中有氯化鈉分子,甚至直到高二仍然有少數學生對這個錯誤的認識根深蒂固。等到教師發現問題時,很多學生對于錯誤的觀念已經很難糾正了,導致學生做題時模棱兩可,困難重重。這一問題在選擇題中尤為明顯,嚴重影響學生后期的化學學習,應該引起光大高中化學教師的充分重視。
二、應對高一化學存在的學習障礙提出的對策
(一)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明確高中的知識網絡
現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曾提出傳統“三中心理論”,也就是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書本為中心,以及以教師為中心,因此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主導地位,認真鉆研教材,仔細梳理高中化學的知識點,形成明確的知識網絡。教材是所有教學工作的基礎立足點,一切教學安排都是以教材為中心的,比如在學習“硫和氮的氧化物”這一課時,只有明確硫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才能進一步開展“2Na+S==Na2S”、“Hg+S==HgS”等實驗。換而言之,學生只有掌握硫的物理與化學性質,知道化學物質本身存在的特性,才能明白這些跟硫有關的化學反應的內在原理,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本課時相關的知識內容。
(二)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與赫爾巴特意見不同的新“三中心理論”,也就是教學以兒童為中心,兒童就是學生,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教學活動為中心,認為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而學生以直接或間接的經驗為學習媒介,也就是以經驗為中心。對此,教師要明確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特征以及身心特征帶來的學習心理,再結合實際的、具體的學生情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內容。比如在學習“氨”“硝酸”“硫酸”時,考慮到這些化學物質的危險性,教師不易在現場拿出這些物質來做實驗,這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展示關于這三種物質的化學變化。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者視頻的觀看了解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避免危險,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安全性。
結束語:
化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但是,在初高中之間的銜接階段的處理不慎,就很容易出現學習問題,分析學生對化學的學習障礙要從多方面考慮,教師不僅要反思自己、反思教學,還要充分的了解學生,同時也要把教材吃透,結合實際教學實情,科學設計教學環節。這樣才能明確把握學生的學習障礙存在的癥結,對癥下藥,更加輕易地解決學生學習障礙的問題,讓學生輕松學習化學,從而提高高一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賀品峰. 淺析高中化學學習障礙的產生原因及對策[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3):125.
[2] 王后雄. 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其認知因素分析[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6):117-123.
[3] 周新華. 芻議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學困生的激趣教學[J]. 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5,(2):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