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農林經濟管理水平逐漸提升,農林經濟一直都屬于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農民經濟水平逐年提升,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更是促進了農民經濟的發展。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農林經濟管理還存在許多的問題,現代化管理技術水平有待提升,企業保障力度不夠等,這些問題阻礙了農林經濟的發展。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做了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農林經濟;管理問題;出路;發展
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對于農業的依賴性大,農林經濟一直都是國家經濟的重點。農林經濟對于我國的經濟建設影響大,我國近年來對于農林經濟的重視程度提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林經濟管理水平還有待提升,大部分農民仍然采用傳統作業方式,工作效率較低,無法盡快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一些地區的地理環境復雜,新型現代化機械的應用范圍較窄,針對這種情況還需要進行鋸決,以避免農林經濟水平無法提升,甚至降低的問題。為此,積極推動農林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十分重要。
一、新時期我國農林經濟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保障力度不夠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環境因素屬于主要因素。農民企業發展與環境之間的聯系緊密,因此當環境發生了變化之后,農林經濟受到的影響將會十分明顯。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的地區的農民進城務工,農村的勞動力驟減,農田荒蕪成為常態。留在農村務農的大多是留守老人,這部分人員的體能和知識均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農業水平始終無法提升。加之現如今盡管我國對農業十分重視,但是農民實際獲得的利益非常小,無法驅動農民參與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最終制約了農林經濟的發展。
(二)現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農林經濟還處于發展的階段當中,本身存在許多實際性的問題尚未解決,例如最為常見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我國農林業一般都處于貧困區域,這些地區的人因為地理環境以及經濟因素的原因沒有機會獲得良好的教育,對于農林經濟的認識不高,也不具備良好的現代化管理技術,工作的效率較低,無法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工作人員本身缺乏專業訓練,加之一直以來不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農林員工的整體素質不高,農林管理體系無法建立起來,管理層又沒有按照規定和要求進行指導和督促,農民的熱情較低,對于生產而言十分不利。
(三)戰略目標不夠明確
農林經濟管理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戰略目標不夠明確,我國一直著力發展農林經濟,然而落實到具體的地區,戰略目標的明確性不夠,阻礙了當地農林經濟的發展。農林經濟管理體制的模式目前還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如果一旦.缺乏戰略目標,各項工作落實的速度和效果都無法達到預期。農林經濟管理中確定戰略目標應當屬于首要的工作,只是從實踐的角度來看,許多農林經濟企業忽視了其重要性,企業無法保持健康有序的發展狀態。農林經濟管理團隊的員工綜合素質不符合標準,導致農林經濟管理問題層出不窮。這些都與農林經濟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存在聯系。
二、新時期我國農林經濟管理的出路
(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為了解決我國農林經濟管理面臨的問題,需要明確一點,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明確農林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農林企業的保障力度在此基礎之上才能逐漸擴大和增強。實踐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針對農村的具體情況開展現代化建設工作,并掌握農民的經濟條件設置具體的管理目標。以提高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收入為目標,以促進農林經濟發展為目標,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利益。這樣一來便可以吸引更多勞動力留在農村,從事農林經濟活動,確保我國的農林業可以持續健康發展。農林經濟的重要性在我國還將持續增強,相關部門和企業應當具有前瞻性,看到農林經濟發展的必要性,不斷地更新農林經濟管理理念,切實推動農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二)加快農林現代化管理進程
農林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依賴于農林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從當前農林業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來看,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農林工作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均不能滿足農林現代化的需求。其中,主要以科學技術低下為主要的問題,對于農業現代化的管理工作無法做到全面、細致,殘留了許多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現代化管理工作對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農林企業需要重視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培訓學習活動,宣傳現代化農林業知識,提高農林工作人員的綜合技能。為了保證這項工作可以順利開展,可以從經濟管理方法的完善人手,制訂切實有效的管理體系,提高農民的建設人才隊伍水平。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要得到提升,農業操作理淪也要得到充實。管理人員只有既具備專業充實的理論知識,又具備切實可行的操作技能,才能確保具體的管理工作質量滿足了要求和標準。為了更好地開展新時期農林經濟管理活動,可以進行科學技術宣貫教育活動,組織相關的人員參與到活動中,認識和了解現代化農林經濟發展的目標,并為他們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組織他們進行生產活動,從實踐中獲得現代化的技能,以推動現代化農林業的發展和進步。
(三)實施科技興農戰略
我國的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可大可小,從大的角度來看,主要是我國當前的農林經濟水平本身較低,尚處于發展的階段當中。從小的角度來看,我國從事農林經濟活動的人員綜合水平較低,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具體參與活動的人員均存在理淪和技能上的不足。隨著當前國家對于農林經濟管理的重視,盡快調整管理理念,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非常必要。我國的農林經濟管理問題對于我國的農民經濟持續發展影響較大,在今后這種影響也將持續不斷,農民企業結合當地農林經濟的發展水平制定完善的戰略目標,不僅可以促使農林業的發展和進步,還可以保障農民的利益,另外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十分有利。科技興農戰略的重點是以科學技術帶動農林業的發展,將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應用到農林業中,為農林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當然為了保障農林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農林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十分必要,一來可以更為系統地開展農林經濟管理活動,二來則可以收集整理農林業的客觀情況,為農林業的戰略目標確定構建數據。企業的管理人員也要認識到自身的責任,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的管理知識和經驗。農民的文化素質也需要不斷提升,積極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實現科技興農戰略目標。我國的農林經濟發展情況復雜,與我國的國情分不開。一直以來經濟發展的重心都集中在城市,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農林業的發展,導致許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謀生,這就導致農林業的發展更為滯后。針對這種現實問題,更加需要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增強人們對于農林業的認識,使得農林業的重要性得到認可,從而吸引人才和企業投入到農林經濟管理和發展當中,確保農林經濟水平逐年提升。
三、結束語
我國的農林經濟管理問題較為嚴重的地方時農林技術水平較低,農民對于現代化機械的了解不夠。針對這種問題需要及時地開展農林教育工作,提高農林經濟管理水平。企業自身從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針對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加以處理,可以充分結合現代化管理手段,增強農民的專業技術水平,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新時期的變化,構建出科學合理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夏超.我國農林經濟管理的發展現狀及發展策略分析[J].財經界,2019(7):110.
[2]徐秀景,新時期我國農林經濟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出路[J].農家參謀,2018(12):8.
[3]張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8):59-60.
作者簡介:
馮淑娟,吉林省撫松縣林業局,吉林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