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珂
摘 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中職學生一般基礎知識比較差,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同時,中職學生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所以還需要進行適當的約束,幫助中職學生學習和成長。法律課教學是提高中職學生法律意識,促進學生遵紀守法的關鍵,因此提高法律課教學質量,對于中職教育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能夠解決中職法律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法律知識,因此老師應該積極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本文基于中職法律課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探討展開論述。
關鍵詞:中職法律課;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有效應用探討
引言
在法律理論知識講授的過程中,以案例教學、案件辯論等為手段,引導學生對案情進行分析和討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專業興趣和習慣。依托模擬法庭,觀摩審判,通過觀摩和角色投入,了解并實踐開展庭審中的各項工作,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法律知識綜合地運用于實踐,同時在活動中感受法律的嚴肅和權威,使實際法律活動與理論知識更好地結合,訓練學生的法律實務能力。
1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應用案例教學法,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自由和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按照自己的進度和形式開展學習活動,而不是像灌輸式教育那樣對學生進行諸多方面的限制。同時,強化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之間就案件進行溝通和交流,共同解決案例教學過程中面對的問題。另外,還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問題,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降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與學之間的界限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
2改進教學方法
在開展現代法律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科學改革,對傳統學習方式進行合理改進,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在具體開展法律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確保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有效激發。在教學課堂上積極引入現代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分組組織學生分析法律知識,討論實際案情,在學生具體討論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明確相關法律條文,分析學生對實際案件的討論結果,確保學生案件分析的邏輯性。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在一定程度內開展交叉討論,進行更為有效的合作交流,實現共同進步。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法庭模擬教學,法庭是體現法律實踐性的主要場所,在法庭上,律師、陪審團、法官需要具有完善的法律知識體系,同時在法律上的每一個程序都需要利用法律條文對其進行有效保障,為學生創造法律模擬教學對學生未來事業發展具有積極重要的影響。在模擬法庭教學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能夠從律師、檢察官和法官等不同角度分析法律問題,引導學生書寫法律文書,進行辯護作業,確保法庭模擬具有更高的真實性,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確保法律教學具有更高的實踐性。雖然我國大多數學校已經開展法庭模擬教學,但是并沒有完全將該教學模式作為常規課程,院校在課程設置上要進行有效改善。
3向“虛擬化”教學的思維轉變
一直以來,傳統的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堂、實驗室等學校場所中,通過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言語溝通及親身示范等方式展開的,課堂和實驗室這種有形的教學空間都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客觀存在。而“互聯網+”給傳統教學帶來的機遇是,教學可以脫離有形的客觀存在的空間,在無形的互聯網平臺上進行。借助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可以不同于以往將思維局限在“法律是什么”,而是在大規模和個性化的虛擬化教學模式下,更多地體驗“法律如何是”。這類教學較多體現在實踐教學中,比如:傳統的診所教學或模擬法庭教學需要滿足教學場所和教學軟、硬件條件,而在類似聊天室功能的實踐教學平臺中,學生的參與度大幅度提高,教師的指導也可同步或非同步有針對性地進行。再如:犯罪現場勘查是傳統偵查學實踐課,它對參與實踐的人數須有一定限制,否則會明顯影響授課質量,而如果通過VR技術將犯罪現場在軟件中進行記錄,再通過通訊網絡終端群體共享,則會相對降低授課的不確定因素。區別于以往的現實教學,虛擬平臺上的學生不再是被動地聽,而是會更多地積極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使教學成為“人人可參與”、“人人可發言”的偏個性化互動模式。教師在利用類似功能進行授課時,勢必需要改變既有的傳統教學方式,基于虛擬平臺的特殊性,弱化以往的現實教學中的刻板模式,增加教學中的個性化指導。
4利用互聯網的及時性,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在教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法律這一堂課時,可以加強利用真實案例來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網上熱點新聞,與學生一同觀看,并讓學生進行思考,提出新聞案例中體現出的法律知識,增強學生法律意識的同時,也可以警醒有不良行為的學生。例如,在互聯網中的新聞,10歲男孩狀告生母不撫養自己的案例,引發學生思考,得知這是違法行為,因為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義務。也可以引導學生舉例,使學生理解更深刻。例如拘留因為防身攜帶管制刀具這一新聞,讓學生進行思考,做法律禁止的事是違法行為。這樣的情況在學生中間比較常見,可以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行為,防止學生做出違法的行為,舉出生活中常見的類似事情,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避免,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技能培養學生分辨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引導學生能夠遵守法律,規范自身行為。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違法的危害,在這一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幾組違法漫畫或是新聞,與學生對違法行為帶來危害一同進行分析,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違法行為的危害,從而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結束語
在學院范圍內組織教師進行案例教學的教案競賽。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競賽。選擇一門法學專業課程,梳理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海量的相關案例,結合法學理論課程結構和內容體系,通過相應的分類分析,嘗試建立該課程的案例分析的結構框架和基礎標準,形成該門法學課程完整的案例分析的教學特色和教案。
參考文獻
[1] 加娜爾·葉爾江.中職法律課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11):259-260.
[2] 張曉燁.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法律專業課改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6(15):85.
[3] 吳蘭團.中職法律課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J].法制與社會,2013(2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