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完善,很多行政單位在《政府會計準則》的要求下,對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進行分別處理,且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雙分錄”核算制度,解決了眾多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全面反映出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影響了行政單位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本文以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雙分錄”核算的問題為研究主體,分析優化財務會計處理與預算會計處理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行政單位:會計:雙分錄:問題:對策
一、行政單位應用會計“雙分錄”的意義
行政單位的會計核算水平直接影響著各項經濟業務的發展,因而,國家在新政策中已經明確規定,行政單位要建立會計雙分錄的管理制度,向財政審計部門和社會公眾全面反映行政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狀況以及預算目標執行進度,推進國家廉政建設。對于行政單位來說,采用會計雙分錄進行會計處理,一方面能夠詳細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證單位的預算管理落地。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各項規章制度下,無論是財政撥款和還是非財政撥款,都要采用這一方法進行會計處理,使行政單位更好地適應相關審計部門的稽查,從而提升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行政單位會計實施“雙分錄”面臨的問題
依據政策規定,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通過“雙分錄”的形式來合理處理賬務,以此滿足政府會計主體“雙目標”的需求。但會計“雙分錄”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一方面,“雙分錄”的會計處理方式加大了行政單位財務管理難度,也加大了財務核算工作的工作量。例如:某家行政單位在對某價值100萬元的固定資產進行擴建增值時,經預估得出實際需要花費20萬元的擴建費用,但將廢棄物轉賣可得到2萬元,在實際工作中重新使用新的固定資產。這一類的財務核算工作采用記賬核算的方式簡單明了,但是在“雙分錄”的核算方式應用下,加大了會計數據記錄和會計處理的難度:另一方面,行政單位的管理制度體系存在局限性,限制了其人才引進方式,而新制度的實施對內部財會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位內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因自身能力不足或對“雙分錄”核算處理方式操作不夠熟練等,也會影響到行政單位財務核算的質量。
三、行政單位采用會計“雙分錄”核算方法的具體應用
在會計“雙分錄”核算模式的應用下,在發生需要納入預算范疇的收支業務時,行政單位需要對財務和預算進行分別處理。以下內容以行政單位收支業務實例說明“雙分錄”的具體應用。
(一)日常現金支付業務方面
某行政單位以財政授權的支付方式購置了一些辦公用品,共支出費用為2.24萬元,驗收入庫以后,該行政單位的辦公室共領用物品2000元。以這一業務為例,則賬務處理為:
固定資產購置
借:庫存額度22400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22400
借:行政支出22400
貸:資金結余——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22400
固定資產使用
借:管理費用2000
貸:庫存物品價值2000
(二)固定資產核算方面
某單位從財政資金中支出一部分內容資金用于固定資產購置,共開支70萬元,在與商品供應商簽署協議以后所支付的第一筆貸款費用為20萬元,在會計處理過程中,對固定資產驗收及后續費用繳納采取平均年限法進行折舊,以每月4500元作為折舊費用,這時候,該單位的會計處理系統設置為:
第一筆款項開支
借:預付賬款200000
貸:財政收入200000
借:行政支出200000
貸:財政預算收入200000
驗收并支付尾款
借:固定資產700000
貸:財政收入500000
預付賬款200000
借:行政支出 500000
貸:財政預算收入500000
借:固定資產700000
貸:固定基金700000
資產折舊計提
借:業務費用4500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4500
(三)長期借款核算方面
某行政單位針對一項工程建設項目,于某一年1月1日向商業銀行借貸1000萬元,該項貸款的年利息率為6%,白下一年的1月1日起,該單位需要從賬戶中向銀行支付貸款利息,三年后償還所有的本金與利息。該行政單位針對這一項目進行業務系統設置[處理]時如下:
借入貸款時
借:賬戶存款10000000
貸:長期借款——本金10000000
借:資金結存——貨幣資金10000000
貸:債務預算收入10000000
月度應償還利息額度
借:工程項目50000
貸:支出利息50000年度1月1日應償還利息額度
借:支出利息600000
貸:賬戶存款600000
借:其他支出 600000
貸:資金結存——貨幣資金600000
到期應償還的本金與利息
借:長期借款——本金10000000
支出利息600000
貸:賬戶存款10600000
借:債務還本支出 10000000
其他支出:600000
貸:資金結存——貨幣資金10600000
四、行政單位會計實施“雙分錄”的有效對策
行政單位的會計處理主要是針對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和業務活動進行記錄與核算,其核算內容包括資產存有量、債務規模、收支情況等,基于行政單位在“雙分錄”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方面對策。
(一)推行會計電算化的核算方式
由于會計“雙分錄”的核算方式更為復雜,為了避免在實際應用與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著一些失誤,行政單位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會計電算化的管理模式深入到財務與業務管理中,降低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在構建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雙分錄”“雙核算”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制定相應的控制流程。首先,單位內相關的報銷人員在報銷環節中可以對原始憑證進行電子掃描,存儲進財務專用的電子服務器中,形成有效的識別碼:其次,報銷所用的電子原始憑證要自動傳輸到財務會計報銷系統中,會計人員直接在系統中校驗原始憑證,再形成財務會計憑證,保證財務會計憑證與報銷原始憑證的連接,并進行合理保存:最后,預算會計以財務會計憑證為依據,在其專用的服務器中存儲預算會計憑證,保證“三證合一”。此外,行政單位還要結合新制度對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升級和完善,按照制度規范設置數據格式轉換,將預算與財務獨立成兩個系統,并進行對接,調整好會計賬戶及報表結構,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財務軟件減少人工操作的失誤性問題,既要滿足新制度要求,也要提升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二)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
會計雙分錄對行政單位內的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政單位的管理層人員必須要重視政策改革內容,積極組織內部相關人員學習新政策,認真研究新舊政策中的差異所在,并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存,熟練掌握會計處理方法,做好新舊政策的銜接過渡工作,以適應政策的變化與要求。同時,相關會計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要遵循廉潔自律、誠實守信的道德規范,并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嚴禁虛假做賬、挪用資金等違反法律規范行為的發生。在這一基礎上,行政單位也要建立長效的培訓機制,舉辦各項考核活動和培訓課堂對會計人員實行再教育,充分了解“雙分錄”的會計核算操作流程,為行政單位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信息數據。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在新政府會計制度規范的影響下,“雙分錄”的核算方式已經廣泛應用于行政單位中,但在實際推廣與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行政單位要正視缺陷所在,依據政策規定處理賬務,更好的適應政策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小紅.關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雙分錄”的研究[J].財經界,2019,506(3):153-154.
[2]王艷.淺析政府會計雙體系平行記賬模式[J].財會學習,2019,212(3):14-15.
[3]陸涵燕.淺析行政單位“雙分錄”會計核算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7).
作者簡介:
龔淑英,義烏市機關財務核算中心,浙江義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