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凱 覃鴻麒 張寶發
摘要:當今世界處于信息化時代,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主要是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管理,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當前我國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已經獲得了極快的發展,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應用也愈發普遍,而我國也一直十分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建設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其中,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向著信息化轉變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應用
引言:
當前,農業是我國的傳統產業之一,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農業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于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傳統農業經濟管理已經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對農業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針對性,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效率,加速農村小康社會的創建。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促進農業經濟管理效率。
一、信息化在農產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產業化轉型
我國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信息化管理就是將信息技術融入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經濟管理的各個流程中,促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將知識和技術作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加強各種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應用,而這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的現代化轉型,促進傳統農業向知識型農業的方向發展。我國傳統的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手工農業和機械農業,而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其中,就能夠提高農業生產過程的技術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促進農業發展水平的提高,這是促進我國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有效方式。
2、有利于傳統農業轉變為知識型農業
傳統農業經濟只能夠滿足自給自足,而知識型農業是以知識經濟為研究基礎,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使知識和信息進入到農業經營中,形成了知識型農業經濟。在此背景下,高科技和科研在農業中的應用,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可以促進傳統農業向知識型農業轉型。
3、促進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我國想要發展農業經濟,改善傳統農業的經營發展模式,需要加強科學技術的學習,培養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各種人才,而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使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各種農業生產技術日益被普及,培養了各類農業技術人才。可以定期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工作,教授農民較為全面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全面提升農民的信息化的整體認識度,促進他們能夠廣泛采用多種科技手段,增加經濟收入。
4、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
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使農業經濟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個體經營走向農民合作社,從低產量到產量翻倍,從自給自足走向國際市場。當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真正全面信息化之后,我國農業在生產、管理、技術和科研等方面將取得更加大的成就。
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內容
1、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
農業生產要素與農業經濟活動密切相關,想要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就必須要從農民的角度出發,對農民進行信息化培訓,提升其信息化意識,增強其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這是促進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求我國必須要對農民進行系統化的信息培訓,幫助農民建立起信息化意識,使其認識到信息化技術的先進性,了解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政府部門還需要對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培訓和指導,并在農村地區建立起專門的農產品銷售平臺,加強企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
2、農業教育信息化
隨著農業生產體系逐漸向現代化發展,其對高科技人才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培養信息化農業技術人才已經成為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無法忽視的一個問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離不開專業的人才,這就對農業信息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增強教育內容的開放性和形式的先進性,促進農民對信息化經濟管理認識的提高。
三、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1、提高農民信息化應用意識
提高農民的信息化意識受經濟發展和教育水平的影響,現在留守農村的農業文化素質水平不高,對新科技的接受度較低,缺乏信息意識,制約了農業信息技術的傳播和發展。農民是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最根本的力量,農民的意識決定了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首先要提高農民的信息化應用意識。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應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明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另一方面,可以組織農民進行相關培訓,使農戶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提高他們對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的接受程度。
2、加大資金投入
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大量的高端設備和專業人才的支持。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人才的培養與招聘,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當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所需資金主要由財政部門提供。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想要促進信息化技術在其中的有效應用,就必須要優化信息化服務水平,要在農村地區建立起專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對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發展進行統一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大資金投入,實現各方面的信息化。
四、結束語
綜合上述內容能夠得知,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農業的現代化轉型能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在新時期的快速發展。但是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是農民本身的信息意識薄弱,對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不足,農業經濟管理等相關信息化建設也十分緩慢,基礎建設不完善。因此在當前的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必須要對農業經濟的管理工作進行創新,需要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其中,對農民、農業項目、管理工作等進行轉變,提高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春明.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1):130.
[2]劉春梅.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8(10):127-128.
[3]秦美霞.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