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霞
摘 要: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背景之下,眾多一線教師紛紛以自身飽滿熱情,尋求創新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迎合這次浪潮,推動新課改的進程。因此,行之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自然而然走入了初中語文老師眼中,探索實施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初中語文;興趣;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新課改之下,一線教師關注的熱點是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下,充分發揮學生課堂教學主體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討論交流、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讓課堂變得鮮活有趣,學生身心愉悅和樂于學習且學得興致盎然,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新課導入激趣是常見且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注意新課導入新穎,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習慣和發展求異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素養。教師根據不同的課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多元的導入方式,講述故事導入,情境激趣導入、巧用問題導入,任務推動課堂。開啟學生語文快樂學習的大門。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教師要構建一個全程開放性的語文課堂,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啟發學生思維,因勢利導,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創新,各抒己見。例如,在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新課教學時,教師新課導入用多媒體展示照片,如童年玩具、童年趣味活動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再接著用問題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學習的興趣:“同學們,大家的童年趣事有哪些呢,可以跟大家分享你的故事嗎?”學生踴躍回答后,教師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本課的知識學習,課堂良好的開端使得這節課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初中語文教材都是國內優秀教育學者精心挑選的佳作和撰寫的文質兼美的課文,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初中語文教學,受到空間轉換、教學場地和時間的限制,學生缺乏人生經歷和生活經驗,無法深刻體會課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還有就是課本中的精彩之處不能引導學生感悟。為了豐富學生道德情感,捕捉課文中鮮活與經典的形象、精彩瞬間,帶給學生整體深刻的印象,教師必須要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加強學生的情感與文字之間的連接,讓學生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例如,教師在教授《紀念白求恩》這一課時,白求恩醫生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課堂著重強調了白求恩精神就是偉大的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精神;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對工作極端熱忱、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師文章教授后用了領讀、全班齊讀、男女分讀等形式,課堂訓練讓學生具體模仿課文第二段的對比寫法和品評感悟。學生們踴躍發言,驚喜的是班上不善言談、性格內向的小星以自己的醫生媽媽做榜樣,進行了闡述。小星也發表了個人見解,紀念白求恩的最好行動就是以白求恩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的共產主義精神,在“傳承、發掘、升華、提高”八個字上下功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充實研究力量促進社會進步。全班聽后熱烈鼓掌,課堂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延伸學生語文領域學習范圍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語文是一片汪洋大海,學生只單獨學習教材中的知識是不足以發展自身語文素養的,在課程改革實踐中,課外活動與拓展閱讀就必不可少。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參加多種形式和內容的課外活動,閱讀廣泛且有意義的課外書籍,通過親身實踐和收集閱讀讀物,在學科間的知識整合與運用中,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又能夠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這樣內外結合延伸課堂的手段,不僅奠定學生扎實的語文基礎,還在發展其語文素養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在學習《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等詩詞時,在學生課前預習充分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后,教師會著重講解每首詩歌的思想與表達情感,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誦讀詩文,教師領讀,全班齊讀,女生齊讀,男生齊讀等等,創設情境和設置表演小環節,讓學生每組進行表演,深刻體會作者內心。課下會提供學生一些補充資料,倡導學生在央視節目《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經典永流傳》去觀看與課堂教學內容,課下鼓勵學生多去觀看古今中外的經典書籍,《流量地球》、《三體》等佳作和影視也可以適當擴展。
綜上所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素養;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注重課內外結合,延伸學生語文領域學習范圍。當然,學無定法,教師應當要積極探索讓學生愛上語文的有效方法,讓語文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高素忍. 初中語文教學策略[J]. 軟件:電子版,2015(4):48-48.
[2]趙軍強. 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 學周刊,2017,16(1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