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美
摘 要:混齡幼兒生活在一個大的集體中,幼兒的發展相互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教師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機,巧妙引導,促使幼兒在家庭式和諧的氛圍中,積極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
關鍵詞:審美;混齡;德育;情境
【中圖分類號】G 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046-01
美術是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美術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它能陶冶幼兒情操,提高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混齡美術,是指幼兒園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合在一起,進行的一種美育教育活動,它很大程度上彌補幼兒情感的不足,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近似家庭的生活學習環境,使幼兒間的互助互學,成為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混齡幼兒生活在一個大的集體中,幼兒的發展相互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教師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機,巧妙引導,促使幼兒在家庭式和諧的氛圍中,積極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那作為一名混齡班的教師,該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以人為本,尋求因材施教途徑
在混齡班級中,由于班級幼兒年齡有差異,幼兒的美術認識、美術經驗、創作水平各不相同。混齡班級美術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對各混齡幼兒美術層次目標的把握,教師要通過觀察,挖掘混齡幼兒共同的美術興趣點,創設條件,激發幼兒的美術創作欲望。
例如,在《春天真美麗》主題活動中,教師帶領孩子們春游,大的孩子牽著小的孩子的手,一起欣賞美景的同時,大的幼兒主動向小的幼兒介紹起自己認識的花花草草。在開展美術活動《桃花》時,教師投放了手指點畫“花花朵朵開”,要求幼兒將顏料用手指,點畫在樹枝的適當位置,讓小班幼兒感受繁花盛開的春天美景,獲得成功的感受;手工制作“美麗的桃花”適合中大班幼兒操作,教師投放了桃花制作示意圖,彩紙、剪刀、漿糊等,便于幼兒主動看圖示學習,在折折剪剪中,自主學習桃花的制作方法,讓幼兒在自主學習與相互學習中,提高幼兒的學習水平。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表現手法,不同的要求,使的作品呈現百花齊放的效果,不僅豐富了幼兒的審美知識,擴大了幼兒眼界,更能提高幼兒的美術表現力,使得幼兒在相互欣賞、相互學習中,獲得藝術感受,提高美術欣賞水平。
2.創設情境,鼓勵幼兒的個性創造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和體驗;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制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體驗創造的樂趣。”教師要給幼兒創設美術情境,鼓勵幼兒積極進行創作活動。
比如,在開展“漂亮的拖鞋”美術活動之前,教師先讓幼兒欣賞了各種款式、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拖鞋,孩子們徜徉的美麗的拖鞋中,視覺受到沖擊,提高了藝術感受力。小班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勢,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他們對于鮮艷的物體感興趣,圍繞著小動物的拖鞋和顏色鮮艷的拖鞋欣賞。中大班幼兒已經能明確感受生活中的美與丑,對于美好的事物明顯抱著感興趣的態度,他們更關注細節,他們有的幼兒觀察出了拖鞋鞋面的圖形排列特征,有的竊竊私語相互間發表著自己的見解。在實際創作時,小班幼兒大多選擇用鮮艷的色彩給拖鞋進行涂色練習,只有少數幼兒自己進行鞋面的設計。中大班幼兒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涂色,他們看到各種各樣的拖鞋后,產生了創作的欲望。他們設計出了各種外型花樣的拖鞋。有長帶子的,有鞋面是圖形的,有鞋面是對稱的圖案的,有的把鞋底也進行了圖案設計。孩子們用靈巧的雙手,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在相互學習與交流中,不斷提高美術素養。
3.滋品潤德,提高幼兒的心理品質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都是教師精心挑選并確定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在班級美術環境中都是積極向上的,具有正確價值觀的作品與題材。比如,表現祖國大好河山的主題墻“我愛祖國”,引導幼兒熱愛家鄉的“美麗家鄉,我愛您”,美術的教育功能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展現。
混齡幼兒的美術教育功能,還表現在能積極提高幼兒的心理品質。有的小班幼兒喜歡在墻面、桌面亂涂亂畫,經過中大班幼兒的提醒,他們逐漸能約束自己的行為;有的中大班幼兒情緒消極,學習積極性不高,但為了在小班弟弟妹妹面前展現自己的魅力,他們會不斷給自己鼓勁加油,克服惰性思想,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混齡班級的美術教育功能,就這樣在相互提醒,相互促進中得到提高。
總之,對于混齡幼兒的美術教育,教師不僅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積極創設美育環境,更要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積極表現,大膽創作。同時,教師要為幼兒提供異齡觀摩的學習機會,促進幼兒認知與審美情趣的發展,讓幼兒在相互交流與分享中,獲得自信,不斷提高幼兒的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林鷺.幼兒園混齡班美工區域活動教師支持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2]張立衡.間斷性混齡幼兒園室內空間環境設計探索[D].河北科技大學,2015
[3]張惠敏.幼兒園混齡教育區域材料投放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