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屹林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高校舞蹈啦啦操動作進行重新創編和定位是有必要的,可以在舞蹈啦啦操的原有動作基礎上,融入多元化動作表現形式和舞蹈元素,最大化的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進一步提升舞蹈啦啦操觀賞價值。基于此,本文簡單分析高校舞蹈啦啦操創編現狀與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據問題,提出高校舞蹈啦啦操創編原則與有效對策。
關鍵詞:高校;舞蹈啦啦操;創編原則;分析
引言
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舞蹈啦啦操動作創編存在的問題日益呈現出來,為更好提高舞蹈啦啦操動作的觀賞價值性,需要對舞蹈啦啦操動作創編的原則和策略進行分析,最大化的提高整套舞蹈動作創編的合理性。
一、高校舞蹈啦啦操編創現狀
第一,在以往高校舞蹈啦啦操創編的過程中,主要是按照舞蹈啦啦操相應的規則進行創編和限定,在結構和整套動作創編的過程過于規定套路時間和限定難度動作,未有效堅持動作均衡設計的原則,讓整體的主題框架和作品內涵更加具有審美性,造成高校以往舞蹈啦啦操的創編多以技能展示為主,缺少相應的藝術風格和形式。第二,高校舞蹈啦啦操在創編過程中,將主要重點內容和形式都放在“操”這個動作方式上,未根據舞蹈啦啦操動作的藝術內涵,將其所具有的藝術感更好發揮出來,導致傳統舞蹈啦啦操的創編方式與更高藝術層面不相符,影響舞蹈啦啦操動作通過節奏和韻律來表達人類情感的可視化一面。第三,在創編舞蹈啦啦操時,過于重視操的動作特征,未結合啦啦操文化內涵和學生的學習特性,將啦啦操舞蹈中更多情感內容和信息表達出來,從而制約學生通過舞蹈啦啦操運動文化本質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能更好地講舞蹈啦啦操的審美效率和功能發揮出來。
二、高校舞蹈啦啦操編創原則與有效對策
(一)堅持動作均衡設計為原則
首先,高校在創編舞蹈啦啦操動作時,可以對每位學生的身體情況和能力進行測試,深入了解學生在舞蹈啦啦操運動中的接受能力和身體情況,明確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優勢。其次,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能力情況,對舞蹈啦啦操相關動作進行重新創編和設計,在其動作的設計中融入運動生理學和生物力學等科學規律,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最后,在設計高強度動作和難度較高的動作時,需要對動作組合的數量進行合理分布,要實現各個動作之間的相互貫通,讓其動作一脈相承,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實現對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學校可以結合學生身體參與運動的情況,從局部到整體,上下左右均衡的進行舞蹈設計,最大化的促進學生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和關節協調發展,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除此之外,高校舞蹈啦啦操動作的創編,也可以設計雙人或三人配合的動作,其目的是通過這種配合的舞蹈動作,加強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下,共同完成不同動作,最終以集體的形式展示出舞蹈啦啦隊動作的整齊劃一,突出舞蹈啦啦操動作創編的合理性與觀賞性。
(二)融入多元化動作表現形式
高校在對舞蹈啦啦操動作進行創編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融入多元化動作表現形式的方式,最大化的促進學生身體各項機能和形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力量性的發展,提高學生舞蹈啦啦操運動的效率和質量。一方面,學校在重新創編舞蹈啦啦操動作時,可以將街舞、拉丁、現代舞和民族舞等舞蹈元素融入其中,促進多種元素之間的相互融合。在選擇相應道具的過程中,也可以將道具的選擇與舞蹈動作和形式相結合,比如可以選擇絨球、紅旗、彩帶和方巾等,通過相應的道具來更好突出舞蹈啦啦操動作的柔美性和時代性。另一方面,學校在舞蹈啦啦操動作創編過程中,也可以根據世界啦啦操發展形勢進行創編,積極借鑒和吸收美國、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地區在舞蹈啦啦操動作上的風格和表現形式,并將其與高校舞蹈啦啦操動作有機結合,讓整套動作的創編向難、新、力、美的方向發展,提高舞蹈啦啦操動作創編的規范化。與此同時,學校對舞蹈啦啦操動作進行創編時,也可以融入POM、PARA等多種多樣的動作表現形式,促進各個動作風格之間的協調發展,讓舞蹈啦啦操動作的構成元素更加豐富。
(三)根據啦啦操文化內涵創編
每一種舞蹈形式都有它獨特和特有的文化內涵與風格,舞蹈啦啦操運動也是如此,學校在對舞蹈啦啦操相關動作進行創編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動作的創編與文化內涵相結合,讓其動作的表現形式更好突出舞蹈啦啦操所擁有的文化內涵,提高其藝術性和價值性。由于舞蹈啦啦操運動是一項培養學生團結意識和促進學生自由和諧發展的運動,因此,在創編過程中,可以對校園素材和民族元素進行充分挖掘,深入分析舞蹈啦啦操運動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元素,并圍繞某一藝術內涵和文化元素為主題進行創編,還要盡可能地在設計中實現,隊員與隊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助,充分突出舞蹈啦啦操動作創編中的風格和文化元素,提高舞蹈啦啦操動作的表演價值和美學價值。
結語:
在高校舞蹈啦啦操動作創編的過程中,需要從堅持動作均衡設計的原則出發,實現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協調發展與促進,同時還要最大化的讓學生在安全的范圍內進行鍛煉。
參考文獻:
[1]銀小芹. 表演性健美操與舞蹈啦啦操的對比性探討[J]. 當代體育科技,2016,6(25):189+191.
[2]劉倩文. 新規則下花球舞蹈啦啦操的編排研究[J]. 科技資訊,2017,15(12):174-176.
[3]于函鷺. 舞蹈啦啦操創編融入民族舞的要素分析[J]. 藝術科技,2017,30(07):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