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 華宏偉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同樣需要創新精神來提升自身活力。就是在挖掘整理提高的基礎上,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弘揚民族民間優秀的傳統文化。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校園文化,讓當代青年大學生更多更好地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價值及存在的意義,使其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文化;民間剪紙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
一、前言
近些年,得益于國家的高度重視、政策支持以及財力、物力的大量投入,我國在搶救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根本問題。政府的支持、幫扶所起的作用側重于保護,但是傳承的效果有限,對于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根本,傳承是延續、是發展,只有解決了傳承問題才能保證其經得起時間的錘煉,因此傳承關鍵在于人。而校園,尤其是高校校園相對于社會環境具有相對獨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擁有制約傳承的關鍵載體一人,且素質高、數量大、年輕有朝氣。如把非物質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將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行之有效的新渠道、新平臺,同時也是不斷創新以及豐富學生工作的主要內容,進而可以實現較好的育人的效果。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及特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之中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為被各個群體、團體,有時可給個人視為文化遺產的種種表演、實踐、表現形式、知識體系以及技能等等與之相關實物、工藝品、工具以及文化場所。它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獨特性、多樣性以及傳承性諸多特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起人們的創造力以及創新思維,有著較為豐富的價值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有著民族文化、精神有著自身對美的不斷追求,跨越多個不同的歷史時空,其不僅僅提供較為豐富的史料內容以及學術價值的資料,幫助我們從多個方面進行科學研究以及認知活動,對于民族文化認同以及社會和諧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三、皖北剪紙文化的文化價值
(一)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現狀
皖北剪紙藝術是反映此地區民風民俗特點的渠道之一。其中以阜陽、淮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由于皖北地區的剪紙藝術主要流行于民間,作者也多為普通勞動人民,所以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性。皖北剪紙大多是用在喜慶節日做裝飾或者是作為鞋帽的刺繡樣底,而今剪紙藝術也被應用于室內裝飾、產品包裝等,從刺繡紋樣和裝飾畫走向更多領域,也更傾向于和市場接軌,達到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二)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特色
傳統的皖北民間剪紙鮮明地顯示出對于生命的追求和繁榮的美好理想,而其創作動機并不是純審美的,而更多是為了實用。并且,民間剪紙與民俗活動聯系密切。例如說春節前,要把各種寓意吉祥的剪紙貼在窗格中;結婚時,把各種慶祝婚宴的剪紙貼在窗格、墻和家具上。這些顏色艷麗、價格低廉又寓意吉祥美好的剪紙圖案給原本單調樸素的山鄉曠野增添了明麗色彩和熱烈氛圍,營造出節日特有的喜慶感。
四、剪紙文化進校園的方法論
剪紙作為學校特色的創設是--項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給學生積極的影響、感染和熏陶,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受到教育,健全人格。
經過調差研究發現剪紙文化建設的三個階段發展目標:
(一)是初級階段目標。使廣大師生認識到剪紙藝術課程的意義,知道剪紙是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欣賞剪紙精品;認識剪紙工具材料,學會.剪簡單的形狀,培養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及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師生呈現嶄新的精神面貌。
(二)是中級階段目標。逐步較為深入的了解剪紙藝術的發展歷史、它的特點和裝飾意義,比較熟練的掌握剪紙藝術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有自己的小創新。結合學校藝術、主題德育、書香校園、班級文化建設等方面展示剪紙才藝,培養學生們熱愛傳統藝術,吃苦耐勞,團結協作和進取精神。
(三)是遠期發展目標。讓師生們充分地了解剪紙藝術門類特點,熟練掌握剪紙方法,能獨立創作剪紙作品;拓展剪紙藝術門類及周邊藝術,如裝裱等,掌握裝裱及制作基本方法,使剪紙藝術深入人心,激發師生傳承祖國非物質文化傳統遺產的熱情和信心,由學校管理轉為師生自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五、結束語
我們知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任重而道遠,從娃娃抓起更要全社會的普遍參與,雖然力量有限,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干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在校園內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更注重向校園外的延伸,與社會活動緊密結合,調動社會的力量推動剪紙這項有良好民間基礎的非遺文化的傳承。這樣一方面宣傳、弘揚了祖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讓學校提供的優質教育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最大限度地爭取到社會各界的支持,提高學校社會聲譽,也更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的影響力與認可度,拓寬傳承渠道,形成校園文化發展良性循環,培養高品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分析 作者:李雪 ?來源:《北方文學》2019年第08期
[2]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特色研究 ?作者:曹奕涵王笑麗 ?來源:《美與時代美術學刊》2014年第09期
基金項目:
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項目名稱: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校園文化的研究---以皖北民間剪紙文化為例,項目編號: 201810379065,項目負責人:何珊。宿州學院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