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丞坤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斷深化改革。互聯網的普及給教學模式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技術、新平臺。教師探討基于“互聯網+”背景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以技師學院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應用電子技術課程為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從“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從低級階段發展到高級階段,提高教學成效。本文就基于“互聯網+”的應用電子技術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展開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 “微課+翻轉課堂” 教學設計
引言
在學校教育中,課程教學是育人的主渠道,是教育政策、教育思想最終的落腳點,是教學改革落地的地方,也是教學要素集中匯聚的地方。探究“互聯網+”時代的課程教學,抓住了教學改革最重要的抓手,握住了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環節。
1翻轉課堂的內涵
目前,學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愿意花費大量時間使用技術工具。通過使用技術,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與朋友、教師交流互動。此外,國內相關知識網站提供了許多用于學習活動的免費學習材料,為學生獲取新知識提供了便利。國外學者認為,數字時代,每個學生都可以訪問許多免費的互聯網學習資源,如在線視頻講座。反觀當前數字時代,采用以教師為知識中心的傳統學習方法顯得格格不入。傳統課堂活動完全可以通過網絡應用技術手段,讓學生在課堂外的任何地方學習。科學技術的發展僅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知識儲備,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在手機電腦上就能接收新知識與不同的教學理念。
2“互聯網+”課程教學的特點
基于互聯網思維進行設計、利用互聯網設備和技術促進發展的“互聯網+”課程教學具有以下特點:(1)個性化。互聯網為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便捷的工具和自主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一方面,為學生在學習目標設定、資源獲取、進度把控、學習路徑及學習時空等方面提供了多種選擇。另一方面,為一對一及多對一的個別化輔助學習創造機會和提供更便利的方式。(2)移動化。無處不在的移動網絡,人人都有的智能手機,使教學也移動起來。教師和學生不僅可以用手機通信、娛樂,更“時尚”的也許是隨時隨地掏出手機進行教學信息分享、教學互動。(3)社會化。最好的教育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網絡匯聚了大量的課本、課堂上沒有的鮮活的實踐經驗。同時,智能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音視頻傳感器、GPS、加速器、指南針、距離感應器等這些物理器件都可以幫助學習者便捷地從社會生活中獲取大量信息,增強學習體驗。(4)數據化。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習發生在網絡上,導致學習行為相關數據的匯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來構建教學行為相關模型。“互聯網+”課程教學必將教學引入“數據驅動教學,分析變革教學”的大數據時代。
3以應用電子技術課程為例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3.1翻轉課堂教學流程重構
“互聯網+”教學重構包括教學目標重構、教學內容重構,教學方式重構、教學策略重構設計,教學資料重構設計,學習評價重構。翻轉課堂教學過程分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拓展三個階段。課前準備過程,達成記憶/回憶、理解、簡單應用的認知過程維度,以知識目標為重點。課堂教學過程,教師在應用基礎上引導學生科學的思維和方式方法,培養學生應用實踐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及評價的能力等,進而發展學生的申辯性思維。課后拓展過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以達成創新能力為主。翻轉教學模式的流程重構,課前任務取代傳統教學模式的“預習+課堂教學”,微課評價系統支持個性化學習,課堂作業取代“傳統課堂+作業”,課后拓展不再是傳統的作業。
3.2翻轉課堂實施的積極效應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學生在觀看翻轉課堂教學相關視頻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控制其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進度。學生在課下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時,也可以輕松愉悅地完成,而不像在正常課堂上那樣全神貫注而生怕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另外,學生還可以靈活自主地控制視頻的播放節奏,對于已經掌握的學習內容可以快進或者跳過,對于自己沒有聽懂的或者理解不夠透徹的視頻部分可以進行反復觀看,必要時,也可以暫停播放仔細思考、記錄相關重難點,或者通在線討論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2)“翻轉”增加了師生互動性。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互動性,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由于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這使得教師有充裕時間與學生溝通,解決學生問題的同時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小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針對性指導。當學生在完成具體學習任務時,教師會注意到一些學生會被同樣問題所困擾,此時教師可以組織這部分學生舉行小型討論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
3.3選擇教學媒體
確定培養目標,以學習目標代替教學目標,選取合適的教學媒體。課前,根據課程內容鼓勵學生參照內容以團體或個人的形式制作小游戲、小視頻或者短故事等。教學目標的對象是教師的教學任務,而學習目標的主體是學生本人。媒體的選擇會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所以,在選擇教學媒體時,要綜合考慮媒體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以及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微課”以其視頻短小精悍盛行,作為一種非正式的學習形式存在,微課具有的特點,如教學時間短,多是經典的教學案例示范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且包含的教學內容較少。若將微課融合到教學之中,對于精神集中時間較短的學生很有益處,輔以相關資料,做好課前準備。
結語
為了學生進行實踐,支持學生獲取基本技能的活動和任務很關鍵,學生在技能應用的基礎上發展應用實踐能力,在實踐過程中發展分析評價能力,通過應用實踐環節使學生在發展能力的同時實現知識建構和知識遞增。技師學院學生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知識、新技術,自我管理能力強,配合學院互聯網環境的硬件優勢,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達成高階思維能力。同時希望盡早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翻轉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向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郝雙雙.基于“互聯網+”的數控技術專業課程翻轉課堂初探[J].機械職業教育.2017(6).
[2]王靜婷.“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模式教學實踐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