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喬
摘要:主要研究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分析了現階段,小組合作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步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從教師的單向信息輸出轉變為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進一步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有重要意義。
1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現狀
1.1過度應用
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時,出現了過度應用的情況。雖然合作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方法,但是任何教學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教師不能因為追求課堂教學形式的創新而無限制的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于一些基礎性的、常識性的,小組討論意義不大的課題和問題,應該選擇其他更高效的方式進行教學,減輕教師自己的工作量,也避免學生因為頻繁的合作學習而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抵觸心理。
1.2合作學習實效性不強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還出現了教學活動實效性差,流于形式的問題。部分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方法理解不夠深入,導致分組結構不合理、對學生小組內討論過程、內容和形式缺乏有效的控制,學生小組內學習和討論行為隨意性大,小組合作學習變成了交頭接耳,對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幫助不大,反而還造成了課堂寶貴學習時間的浪費。也有一部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出現了對學生的討論與學習行為過度干預的情況,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影響了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1.3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教學的應用還出現了小組內部成員分布不合理的情況,給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質量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小組合作學習不只是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相互合作、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才是合作的真正意義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而高質量的小組合作需要科學的組內成員分配。但是現階段,在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實踐中,教師往往只是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或者前后排座位進行分組,組內成員學情、學習能力、性格特點沒有得到充分的互補,無法構成互相學習、相互促進的學習局面。
2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策略
2.1設定明確、多元的合作學習目標
為了更好的控制和引導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行為,確保學生的合作學習始終圍繞在課堂教學周圍,教師需要給學習小組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4《田家四季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提前向學生說明此次小組合作學習與討論的任務,要求小組同學能夠學會春夏秋冬的寫法,并且能夠總結和說出一年四季的各種主要景色,讓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任務目標參與到合作學習中,通過溝通交流與相互合作,更高效率的完成課堂知識的學習,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目標。
2.2清晰合理的教學分工
小組合作教學的難點是對小組內成員學習行為的控制和引導,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更好的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給所有學生都設置明確的學習任務。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2《樹之歌》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時,就要給學生設定一個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要求小組內成員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學負責生字生詞的查閱講解、一部分同學負責課文的閱讀和難點重點劃線,另外一部分同學總結課文的知識點和內涵主旨,給學習小組和組內成員全部設置明確清晰的學習目標,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
2.3合作與競爭
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合作和組間的對抗,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小組合作的樂趣,感受競爭勝利的喜悅。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習作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給學生分成幾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組織開展以“思鄉”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讓小組同學共同表演節目,然后再以家鄉為題進行寫作,最后由教師和全班同學共同對幾個小組的節目以及寫作成績進行評比,決出優勝者,在這樣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合作與競爭的樂趣。
3結束語:
綜上,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參與更多的合作與競爭,對組內成員進行明確的分工,同時設定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更好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與團隊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華.張揚個性 放飛夢想——關于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討[J].考試周刊,2018.
[2]黃元瑛.強化組織調控實現合作目標——淺議小學語文小組合作組織與調控對策[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6).
[3]邱胭梅.構建生本小組合作學習,打造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生本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神州,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