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斌
摘要:初中的《科學》學科是一門理綜類的綜合科目,它在素質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科學的思維能力對于科學學科的學習尤為重要。為此,本文從科學課程的重要性入手,對科學課程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措施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科學; 思維能力; 培養
一、培養科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一)科學思維能力是科學學習的基礎
中學生在學習科學課程時,常常會把教師教授的知識和課程固定思維結合在一起,學生會把教師的思維固化在自己的學習上,形成模式思維。長期發展下去,就容易使得學生對熟悉的課程熟記于心,但如果遇到新的問題就不知如何解決。而科學課程是對自然科學展開求知、探索的過程,需要學生擁有創新、獨立、靈活的思維能力,所以學生自主的科學思維能力是學習科學課程的基礎。
(二)很多學生缺乏思維發散能力
中學生在學習、分析自然科學問題時,喜歡使用單一的思維,沿著問題的發展過程思考問題,思維方式較為固定,無法從多角度出發使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也難以變換思維角度,進行思維發散,解決問題的方式較為模式化,沒有較好的創新性與靈活性,無法形成系統的科學思維方法,因此很難從根本上突破學習科學課的瓶頸。
(三)科學課程對科學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科學課程非常注重對知識和能力進行轉換,塑造出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是科學課程的第一目標。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科學課程知識體系自身特點所決定的,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學生的知識信息來源也逐漸增多,他們的視野也更加開闊,若沒有科學思維對于信息和知識展開系統化的處理,就很難把其運用在實踐之中。只有培養出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才會在信息化時代較好地使用該思維來解決現實的問題。
二、科學課程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措施
(一)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
多向性是對獨立性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其實就是一種發散性的思維。學生第一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會有思維的多向性,由此可見多向性也是獨立思維的歸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多的提供解題的思路,讓學生運用自身學習的知識,多角度的尋求答案,具體應用在現實教學中表現為“一題多解”。
例如在有關化學的教學中,某溫度下60g25%的硝酸鉀溶液里添加3g硝酸鉀固體后,剛好飽和。(1)求該溫度下硝酸鉀的溶解度;(2)飽和后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在第一小問的解決過程中可以使用S/100或S/100+S的方法解決,只需要讓等式兩邊的量相互對應即可;而第二小問的解決方式既能夠使用原始方法進行計算,也能夠通過溶解度進行計算。由此可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提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方法,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找出哪種方式解決問題是最簡便,而且最容易理解的,同時也要注意某些題目的解決方式雖然很簡單,但不一定最容易理解。
(二)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邏輯性指的是在考慮和解決問題時,思路較為清晰,條理清楚且嚴格遵守規律。思維邏輯性是思維嚴密性的表現,在科學課程的分析說明題和推斷題中應用較多。對于一些規律性的知識,需要讓學生努力的理解、推理,從而培養其思維的邏輯性,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識都死記硬背裝進大腦里。
例如冰浮在水面上,融化后水面的變化問題,在解題時不用去記憶結果,否則,題目一旦出現變化又不知道如何處理了(如冰中存在某種固體)。一些學生喜歡記下結果,但對得出結果的原因并不清楚,長期發展下去,其科學的思維能力就會逐漸消失。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
思維的獨立性也就是每個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這也是平時大家時常所說的獨立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對待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從多個方面對問題展開思考、解決。作為教師,就一定要引導學生使用這種思維方式展開學習,讓學生的思維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的奔馳。由于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也十分富有創造性,很多的想法常常是教師無法想象得到的,因此在學生表達出自身的思維想法后,教師需要對每一個思維進行合理的、科學的評價與判斷,對于正確的、好的思維要予以表揚,而對于思考方式不正確的同學要進行合理的引導,并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例如在學習關于力學的知識時,教師用腳踢足球,足球在空中飛行一段距離后落地,對足球做功情況展開分析的例子進行說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三種分析結果:第一種是剛開始時腳和球一起運動,腳對球做功,腳離開足球后就不再對球做功,因此只有重力做功;第二種是腳踢足球后離開,因此腳對足球沒有力的作用,因此腳對足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對足球做功;第三種是由于腳踢足球,因此,人的腳對球做功,其他不做功。在這個分析的過程,教師不用著急立馬給出正確答案,而是需要先對過程進行分析,從而帶領學生逐一推出正確的答案。通過正確的引導,才能增強學生科學思維的獨立性。
(四)培養學生思維的遷移性
思維的遷移性就是通過已經學習過的學習方式和知識技能對學習掌握新技能、新知識的影響。其能夠分成負遷移和正遷移兩種。科學課程作為初中理綜課程,對知識的概括性有著較高的要求,綜合性較強,具有很多的交叉點,因此使用遷移來增強學習效率是十分有用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多種多樣,在初中科學課程中,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堅持從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遷移性等多個方面入手,充分發掘多種資源和途徑,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讓課堂迸發出燦爛的火花。
參考文獻:
[1]余霞杰.在初中《科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12):92-93
[2]李道廉.淺談科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