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在類型上屬于高校教學方法,在學科上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層次上屬于具體科學方法。從實用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可以劃分為“根本”“基本”和“具體”三個層次。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應堅持因人而異的原則,須采取有主有輔的策略,要遵循課程為本的方針。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系統構建
[作者簡介] 武星亮,山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1]深入研究進而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是增強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的重要環節,是切實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工程之一。筆者力圖從理論層面總結自己四十年思政課教學的經驗,旨在從基礎研究的層面助力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不妥之處敬請學界同仁批評。
一、 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定位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在類型上屬于高校教學方法。高校教學方法是相對于中小學教學方法而言的。高等學校的教育對象是進入成人階段的青年,教學內容是各個學科門類的專業知識,培養目標是作為高級人才的各學科專業工作者,這就決定了高等學校是高層次的教育類型,也決定了高校教學方法不同于中小學的特殊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必修課,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屬于高校教學方法研究。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中小學適用的教學方法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借鑒意義,更不意味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與中小學教學方法共通的地方,而只是表明我們應該更好地著力于探索適合高等學校情況的教學方法。
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在學科上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課程,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靈魂課程。”[2]思想政治理論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極其重要的構成部分。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學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所在。與此相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隸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范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體化。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祖嘉合做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她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劃分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和技巧”[3],這一成果對于我們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無疑是有重要方法論意義的。
再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在層次上屬于具體科學方法。從學科層次上方法論可以劃分為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三個層次。其中,具體科學方法論是十分多樣的,人處理與外在世界關系的不同活動反映到學術領域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學科,也就有了各種不同的具體科學方法論。當然,具體科學方法論又是相對的,不同的具體科學方法論其中又是有結構的。比如,物理學是一門具體學科,物理科學方法論不同于化學等其他學科方法論,但理論物理學和實驗物理學顯然又各有自己的方法論,當然這是下一個層次的具體科學方法論。同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既是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這門具體科學的,又是相對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一種具體科學方法論。
二、 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劃分
首先,可以從廣義上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劃分。廣義的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即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即學習法兩個方面,是教授法與學習法的統一。這樣看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可以劃分為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兩種。比如,講授法就是教的方法,而閱讀(經典著作)法就是學的方法。當然,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也不是截然分開的,如討論法和參觀法等既是教的方法,又是學的方法。
其次,可以從狹義上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劃分。狹義的教學方法就是指教的方法。從狹義上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層次。在這方面,石云霞主編的《“兩課”教學法研究》做了很好的研究。該研究成果認為,“我們可以把‘兩課’教學方法分為哲學方法、一般方法和具體方法。……唯物主義方法、唯物辯證方法、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方法、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都是‘兩課’教學的基本方法”,“一般方法是介于哲學方法和具體方法的中間層次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等等”,“具體的方法亦即個別的方法。它是在‘兩課’教學活動中針對具體的教學環節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個別的方法是把握具體教學內容的個性的方法”。[4]42-43這種劃分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可以說是很有意義的。筆者認為這三個層次中,最需要教師花時間、下功夫研究的是具體教學方法。因為具體教學方法是最實用的。
再次,可以從實用性上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劃分。就方法而言,實用性是重要的評價維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也應該是這樣。《“兩課”教學法研究》主要分析了三類具體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是高校‘兩課’教學的主要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等”;“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和參觀法”;教師指導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主要有練習法和自學指導法”。[4]165-173這種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劃分,是受李秉德先生把教學方法劃分為五類的影響而做出的[5],應該說是有價值的。此外,雷家軍在《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育基本問題研究》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劃分為“教授法、討論法和實踐法三種教學方法”[6]。楊志平、關桂芹在《“05方案”實施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綜述》一文中,把學界重點研究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概括為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專題式教學、互動式、參與式、討論式教學、實踐教學。[7]這兩種劃分和概括反映了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的成績,突出了實踐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既符合有關中央文件的教育要求,又體現了教學方法改革的發展方向,應該說具有很強的時代性。
筆者認為,從方便教師運用的實用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可以概括為“一根三基多具體”。“三基”是指,一種基本方式——啟發式,一套基本保障——現代教學媒體,一條基本途徑——社會實踐;“多具體”是指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參觀(考察)法、案例法、圖解法等具體教學方法。而所有這些教學方法都應該貫徹、體現和服務于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根本的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的狀況決定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教學力。“一根”和“三基”是所有思政課教師需要研究和把握的,是思政課教學的“共性”方法;而不同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上表現出來的“個性”方法,則是在“共性”基礎上對具體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創造性運用。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有待于我們在教學方法論上進行深入研究;“一根三基多具體”實用教學方法體系的概括,或許有利于我們實現“培育推廣理論聯系實際、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種教學方法”[8]的改革目標。
三、 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運用
首先,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應堅持因人而異的原則。“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應該是教學方法研究的指南,也應該是教學方法運用的宗旨。教學方法“貴在得法”,既涉及教學性質,又涉及教學內容;既涉及教學主體,又涉及教學客體;既涉及教師,又涉及學生。這里我們重點探討教學主體,探討教師和學生,探討人。就學生而言,同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給北大、清華的學生講授和給地方性高校的學生講授,教學方法應該是有所不同的。適合高層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不一定適合其他高校,學生在知識基礎、理論積淀和思維悟性上的不同是客觀存在和不可否認的。就教師而言,同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不同教師使用后取得教學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盲目照搬對他人有效的教學方法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的。因為現實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各自擁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特長優勢,甚至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表明,機械地搬用他人的教學方法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每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必須結合各種具體情況選擇教學方法并加以創造性運用,都應該努力探尋一套適合自己的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體系,使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實現個性化。對教學名師的研究表明,“優秀教師的教學,在教學方法的構成上是極其豐富多彩的,而且總是隱含著新的獨創性的因素,是千變萬化的。教師的個性在改革教學方法中占據重要地位。要改革教學方法,就要凸現教師個性,高校教師要把個性滲透到教學方法的生成中去,正確評估自己,顯現異質,才有可能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探索出適合自己講授課程的教學方法”[9]。一位教師不能盲目照搬他人的教學方法,但卻應該學習和借鑒其他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的有效教學方法。教學經驗總結和教學方法研究的價值,就在于滿足教學實踐中的這種需要。
其次,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須采取有主有輔的策略。就具體教學方法的運用來說,從來就沒有哪一種教學方法可以“包打天下”。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可能只用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某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乃至某一章、某一節,甚至某一個原理,都不可能只用一種教學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多種方法合力作用的綜合結果,不是也不可能單靠某一種方法。一方面,這是由于各種教學方法本身就不是相互隔絕的,各種教學方法總是相互滲透的;另一方面,這是由于教學內容總是復雜多樣的,對教學方法的運用總是綜合的。企圖找出一種萬能的教學方法來解決教學中的眾多矛盾,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中也是行不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運用是綜合的,但是不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卻不是“平分秋色”的。在講授某一個具體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總是要以某一種教學方法為主,以相關的一些其他方法為輔,這樣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在“一根三基”的基礎上,堅持一“法”為主、多“法”滲透、有主有輔的策略。
再次,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要遵循課程為本的方針。一般認為,“課程就是有計劃的系統的教學內容,是一系列教學科目的集合。具體講,就是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所規定和表述的內容”[10] 。課程是高等學校在培養專門人才過程中體現知識與能力的最基本單元,包括“知識體系”“教學資源”“教育目的載體”等內容。方法屬于形式,是受內容決定的。這也就是說,教學方法應該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和出發點。研究表明,課程是教學方法運用比較合適的邏輯起點。高等學校教學是一個從課程這個邏輯起點出發,使受教育的學生獲得相應知識與能力的十分復雜的過程。“研究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必須把課程作為基點,超出課程范圍的東西,如人才培養方案、教材建設等不屬于教學方法研究的對象。”[11]在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過程中,教學方法運用和研究是相對于教材建設而言的,研究和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要以課程為基本出發點,要遵循課程為本的方針。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 ?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2]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EB/OL].(2018-01-31)[2018-09-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3] 祖嘉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10.
[4] 石云霞.“兩課”教學法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5] 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7.
[6] 雷家軍.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育基本問題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1:258.
[7] 楊志平,關桂芹.“05方案”實施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綜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6):88-89.
[8]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EB/OL].(2015-07-30)[2018-09-20].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9] 梁宇.我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的教學方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44.
[10] 別敦榮,王根順.高等學校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98.
[11] 邵士權.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創新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45.
(編輯:陳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