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桐
摘要:通過觀賞電影《金陵十三釵》,根據電影中秦淮女子的形象設計兩款主題發簪。簪頭以花為主題設計,以花喻人,選用了梅花和百合花。簪體選用木質材料盡顯女子形態。
關鍵詞:《金陵十三釵》發簪,梅花,百合花
Abstract:By watching the movie 《the flowers of war》,two hairpin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image of the qinhuai woman in the movie.Hairpin heah with flower as the theme design,flower mrtaphor,the choice of plum and lily.Hairpin body chooses woodiness material to show female form completely.
Keywords: hairpin, plum blossom, lily.
課題:
一、設計靈感
電影《金陵十三釵》通過講述1937年南京被日軍侵占之后,在一個教堂里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們之間所發生的令人難以忘懷的事件。一位為了救人假扮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弱小女學生、14個為了躲避戰亂的秦淮河畔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放下自己的個人利益,奔赴一場生死之約的故事。【1】
在觀影之后被秦淮女子們的不懼生死代人赴難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雖是風塵女子,但卻愿意為了尚不熟悉的女學生而勇往直前,犧牲自己來保護女學生的人生安全。所以經商議決定以秦淮女子身穿的旗袍紋樣及配色為靈感設計了兩款以《金陵十三釵》為主題的發簪首飾。
二、發簪原稿設計
發簪設計并不容易,在當下有數不清的各種發簪,形態各異獨具一格。要在成千上萬的發簪樣式中,找到屬于《金陵十三釵》的風格也是非常困難的。首先人們對于風塵女子的影響皆為體態豐滿嫵媚妖嬈,在發簪上只能夠靠簪體的形態來展現出來。而旗袍紋樣及配色則需要靠簪頭的其他裝飾來點綴。通過討論以及原創繪畫了一系列草圖后,定下了兩款發簪草圖,加以修改和精確細節,完成了兩張設計原稿。
第一款發簪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一個秦淮女旗袍上的黃色百合紋樣,以百合作為此發簪的主要設計,簪體的形態展現女性肢體的曲線美,黃色百合表示感激和快樂,百合花象征女性之美代表女性的純潔。從寓意上,風塵女子和百合花顯得格格不入,但秦淮女子為了阻止女學生自殺決定代替她們赴難時的舉動一改秦淮女子紙醉金迷、不諳世事的墮落的風塵形象,打破“商女不知亡國恨”這一世俗觀念。危難當頭之際,秦淮女子的形象就如同純潔的百合花一般,因此在發簪上加入了百合花也是非常合適的。
第二款發簪的靈感來源于這幾位風塵女子中的領頭玉墨。對《金陵十三釵》有過了解的都知道,玉墨的旗袍外形十分張揚,顏色以朱色為主,張揚的花多盤踞在肩上、胸前、下擺。領口處的實際別出心裁,從脖子出撕開一道口子露出雪白的肌膚,盡顯女子的妖嬈。、一顰一笑解風情的玉墨氣質清冷高貴宛若風雪中的一朵梅花。玉墨的氣質正如原著中所說的那樣“她不是那種艷麗佳人,但十分耐看,也沒有自輕自賤,破罐破摔的態度。一剎那,忘掉了她是一個身份低下的女人”【2】因此簪頭部分就選用梅花來進行了設計,梅花也是南京的市花,即符合玉墨形象又能展示南京市花。簪體形狀的根據《金陵十三釵》玉墨的定妝照展現出的身體形態來設計。
三、設計過程
確定好設計圖稿后,將設計圖移交至制作人手中。由于是根據風塵女子的體態來制作簪體,普通的銀質圓柱體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因此簪子軀干選用木質材料,采用雕刻的手法在簪子上進行加工裝飾。簪頭部分原本是采用粘貼壓制形成的干花、葉子貼片進行搭配,但是與木質材料并不相配,所以改用一般發簪上所選用的合金來定制相應的花樣選用玉珠來點綴。這樣既降低了成本也考慮了美觀的因素。在如今簪子佩戴的價值已經不高多數人選擇將它作為具有藝術價值的東西進行收藏。所以在進行創作和設計的時候,把藝術收藏價值作為第一出發點。如今除了在古裝劇、古風cosplay、發簪市場......這些與發簪有關的種類里,其他方面幾乎都已無法尋找到發簪的蹤跡,但是我們這《金陵十三釵》的發簪不僅可以佩戴,更適合收藏,雖然不是名家設計制作,但也有它的意義。
四、發簪展示
成品的雕刻制作需要一點一點的制作,因此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去完成它。由于發簪的大小不大,且制作數量少,也不為商用,因此展示的空間并不大,在互聯網時代下,只能通過自己擺好展示臺后將發簪放置上去,并進行拍攝,將拍攝好的圖片發布于網上給大家瀏覽點評。拍攝效果當然是比不上人肉眼所見的,因此還是很希望人們愿意邁出腳步,多看一些實體的展覽,去更親身體會每一款發簪,每一件物品的別樣風味。
五、總結
說到南京,大家對《金陵十三釵》都不陌生,所以以這樣一部認知度廣泛的電影來作為設計靈感設計發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但是無懼挑戰,從好幾個設計參考圖中,通過討論刪選,結合主題,最終定下了兩款合適的發簪設計稿,并交給制作者制作。雖然發簪看起來只是一件普通配飾,但是每一款發簪的制作從設計到完稿到成品都是我們付出時間精力人力的。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的書進行拍攝的,原著作者還這樣評價道“屏幕上展現的是完全新鮮的、甚至我不敢相認的生命!它的豐美和慘烈,它的深廣和力量,那些我熟得不能再熟的人物,都頻頻給我意外。”【3】通過電影,能夠將書里的內容一點點直接展現在人們眼前去觀看,不再是根據文字在腦海中想象,更直接更直觀的給予觀影者最真實的感受。看完電影,心情是低落的,至少我是這樣的。發簪雖然有根據她們人物外觀形象進行設計,盡可能的賦予發簪生命力,展現出它的魅力。
希望有喜歡發簪的人可以欣賞到我們根據《金陵十三釵》自己設計的這兩款發簪,由于是第一次設計,并且并不涉及飾品專業,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評價和指點,來進行改進,從而更好的展現出發簪的獨特之美。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金陵十三釵》https://baike.baidu.com/item/金陵十三釵/112?fr=aladdin
【2】嚴歌苓,《金陵十三釵》
【3】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金陵十三釵:我們一起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