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青
摘 ?要:生物作為一門與自然科學打交道的學科,生物研究對象不僅包括生物生存環境,同時也包括生物本身。這就使得在初中階段開展生物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特點,給學生日后生物學習帶來一定難度。情境教學作為當前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使用初中生物教學中所存在的抽象情況,對生物教學發展提供有效條件。本文主要是從多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進行分析,希望為日后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情境教學;教學內容;應用方式;初中生物
生物作為一門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科,其具有十分抽象的特點,這就給初中生物教學帶來相應的困難。情境教學是當前一種最新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并且適應生物教學主要特點,為日后開展生物教學創造有利條件。
一、利用課堂假設方式開展情境教育
教學的靈感主要來源于生活,而生物教學更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將生活看成是生物學習的主要來源。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利用課堂假設方法開始情境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在學習生物時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結合,為學生創設相關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學習中調動起深刻的情緒,從內心明白生物主要是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被更加廣泛的應用。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生物時更加親切,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七年級生物課關于食物中營養物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根據這些內容查找與他有關的網絡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假設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個布滿食物的餐桌,在這時學生想要吃東西,但是因為餐桌上有太多食物了,比如蔬菜、水果、肉排、面包等。因為食物不是隨意吃的,而是需要同學們相互探討,面對面選擇,如果出現這么多食物是應該怎樣選擇。教師可以利用創設情境方式為學生提供主要內容,比如食物中的衛生保健、飲食安全、營養物質等,而在面對眾多水果時應該如何才能合理搭配,提高我們的飲食質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課學習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積極性。
二、利用生活經歷開展情境教學情境教學
在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活經歷作為主要教學資源,為學生導入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比如關于生物的進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與生活閱歷進行情境授課。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在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的班主任老師曾經在班級里養了一只蝌蚪。但是因為老師并不是十分了解生物知識,我就將蝌蚪放在一個魚缸里,我每天都會去看我自己養的小寵物。過了一段時間,我們都發現小蝌蚪好像出現變化了,先長出后肢,隨后又長出前肢,最后它的尾巴慢慢的不見了,。從小蝌蚪變成了小青蛙,最后離開了班主任老師的魚缸。在講述生活閱歷時可以激發學生認真思考,并且在這時可以提出相應的教學內容關于生物的進化。隨后提問學生:有沒有哪個同學養過蝌蚪?可以幫老師說出蝌蚪為什么不見了嗎?在經過一系列提問之后,教師可以得到學生的答案。隨后根據教學內容給予相應的課程開展,小蝌蚪不見了原因十分簡單,因為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進化過程,雖然進化時間十分短暫,但是對于生物來說它們進化歷程卻是十分漫長的,而我們人類在歷史上經過漫長的進化階段。學生在教師的講述中會逐漸將思維聚攏在課堂中,并且對生物學習充滿興趣。
三、利用電影方式進行情境教學
教師可以利用電影短片與生物結合方式,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情境。電影手段為主的教學方式可以利用活潑、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現教學內容,并且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多元化且豐富多彩的學習氛圍,以此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綠色植物中關于有機物利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短片后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部分,并且聯合事物與現象本質給學生完整講解:綠色植物主要是利用光合作用方式來創造出有機物,而創造的有機物就是我們常說的碳水化合物,有機光照成為綠葉,想要制造有機物,而光照則是其制造有機物的必要條件,因此需要對光合作用進行分別進行,分別是暗反應與光反應。利用情境教學方式作為整堂課的鋪墊,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利用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努力適應課堂氛圍,最后投入到教學中,以此達到學習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是針對當前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并利用情境教學作為教學方法。希望通過該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利用該模式還能加深學生對生物科學知識的印象,有效提高整個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最終更好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春梅.運用情境教學方法優化初中生物教學[J].學周刊,2015(25):190.
[2]李平榮.如何運用情境優化初中生物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