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明
摘 ?要:數學是小學許多科目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因為數學學科本身在教學結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小學數學學科學習比較困難。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獨立思考,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思維能力,從而解決復雜多變的數學問題。本文分析了目前數學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從而提出了培養學生在小學數學當中解決問題的途徑,并對以后數學教學的發展方向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解決能力;小學;數學;培養
數學問題解決是數學教學的核心,要充分發揮十多年來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研究的優勢,繼續推進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方面要鞏固研究的現有成果,包括數學問題的存在和表現、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信息收集、分析和處理的能力,問題引領、解決推進等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要探索“問題解決、理解問題、抓住關鍵問題、應用知識、反思與評價”五個環節的應用,探索每個環節和步驟的教學方法,總結經驗。
一、小學數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于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的觀念存在局限性
目前來看,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為教學過程已獲得大部分教師認可,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教學理念、教學習慣帶來的教師對于實際實施的不同意見,造成了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運用的不全面。只是為了完成此類教學目標而引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通常運用在課堂公開課、教師評比環節。而在實際的授學過程,受自身教學習慣的影響,依舊是照著自己的教學進度來安排課程內容。
(二)教師對于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內涵的認知存在誤解
不僅是對于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的單一認知,很多教師甚至沒有真正認清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的內涵。部分教師僅僅把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板塊當作課堂教學的引入環節,認為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帶動學生學習熱情,集小學生注意力的一個手段等。對于真正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的了解認知不夠深入,才導致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錯誤應用。
(三)教師操作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的技能不純熟
部分教師在引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一的考慮到自己授課的完整性,沒有考慮到學生們的生活認知能力、課堂習慣等。沒有能為學生創造屬于課程、屬于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情景。不論是為了強行達成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任務,還是在實際運用中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度、參與度,亦或是粗制濫造的教學情景等,教學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二、培養小學數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建議
(一)落實教師關于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的實踐
只依賴于理論研究是不切實際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直觀、具體地去觀察到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的適宜度。教學不是紙上談兵,若是不結合實際的教學所需來進行相應的調整,完善現有的教學模式,那么缺少實踐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探索,只會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所以,除去教師群體之外,學校管理團隊也要多為教師提供外校優質課堂教學觀摩,學習機會。在不同的教學團隊、教學模式的融會貫通下吸取其教學經驗。當面臨著新事物的選擇判斷時,出于對新鮮事物的模仿性,任課教師可提前對其研究形成初步的認知,然后再結合自身任課特點、學科特點對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構成關聯性教學。
(二)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實踐能力
僅僅依靠理論研究是不切實際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直接觀察創設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的適宜性。基于此,教師需要對現階段的數學教學情況進行有效的了解,在掌握教學過程當中的主要問題之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認知特點來進行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逐次遞進地進行數學知識點的分析和數學問題的思考。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09頁數學廣角例2《交換》,教學過程中以故事引入,初步感知等量代換播放《以物異物的故事》,介紹獎勵辦法,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以物易物的現象,為等量代換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應用實踐背景。學生在交換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自創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情境,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種生成性的資源去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通常情況下,班級當中的小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數學水平、興趣愛好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課堂教學當中,如果教師利用統一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往往很難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還會增加班級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數學能力的兩極分化。基于此,教師可以充分地引入先進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具體層次之后,將8個學生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并為小組學生安排相關的學習任務和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數學問題。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85頁《三角形的內角和》中,教材創設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探索活動。首先,教師應使學生明確"內角"的意義,然后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多少。大多數學生會想到用測量角的方法,此時就可以安排小組活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不是獨立存在的,是構成課堂的一系列活動,教師必須做好備課工作,具有教育機智,因勢利導,用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的方式循循善誘,實現啟發式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還能有效地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開闊學生頭腦,進而動員學生的想法。所以教師要持續優化課堂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的策略,提高課堂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尹賽麗.電子白板促進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探究[J].教師教育論壇. 2015(04):88-89
[2]魏翠芳.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 2016(21):55-59
[3]土克崇.在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中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J].文教資料. 2017(08):144-149
[4]莊祥娥.多元化教學讓小學數學課堂出彩[J].課程教育研究. 2017(01):16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