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杰 王浩 王瑩瑩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微博已經成為重要的傳播平臺,而且微博具有很強的新聞價值,需要引起傳統媒體的高度重視。本文對微博的新聞價值及對傳統媒體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簡要分析微博新聞價值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微博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并就傳統媒體如何科學和健康發展提出對策。
關鍵詞:微博;新聞價值;傳統媒體;影響
引言:
近年來,我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先進的文化發展,在網絡媒體風起云涌的當下,微信、微博、知乎、貼吧、豆瓣以及各種大官方的新聞媒體平臺在分散著群眾們本就寶貴的注意力。而微博是最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媒介融合的產物,即便屢屢被曝出左右群眾目光,壓制熱點等等媒介不透明行為,但是在新聞事件爆發時,總能成為新聞事件爆發的起點,微博仍然是廣大群眾不可忽略的重要戰場。
一、傳媒文化形成產業式發展模式、集團化發展是多媒體發展的某種趨勢
新聞媒介、新媒體時代的標志性發展就是互聯由傳媒文化的綜合性所決定。我國是開息供應商,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產業式部分,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對文化形成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有重要影響,文化影響著人們的思維,需要不斷進行正確的傳播。2006年,微博在美國誕生,目前在西方國家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微博在國內也加緊步伐進入快速發展模式。對于這一新興的媒介融合形態,在傳播學領域,信息傳播模式研究有許多觀點和理論,建構了不同的傳播模式。
二、微博進行新聞傳播對用戶的行為的影響
看似不起眼的微博在一夜之間風靡全球,人人都在談論微博,它迅速進入人們的視線,同時也引發新聞媒體爭奪話語權的激情。微博的出現,使傳統媒體紛紛搶占微博平臺,公民對信息傳播熱情被點燃,利用微博先天的傳播優勢進行新聞傳播。雖然微博尚處于發展階段,大量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媒體早已開通官方微博搶占這一新興的新聞傳播平臺。
微博是“天生的”突發事件傳播平臺。微博所具有的超強的時效性比起報紙媒體的新聞傳播也顯得優勢突出,特別是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不僅可以發送短信,還可以編輯圖片、聲音、視頻等媒體形式,因此,微博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發布文字信息,也可以通過手機拍攝現場的視頻發布到微博上,同時也因為微博提供了最快速、便捷、多樣化的發布平臺,我們幾乎可以第一時間把生活中遇到的事件發布到微博上。
微博與手機融合的優勢使微博完美地展示了微博傳播的“4A”特征,即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布“任何信息”。因這一優勢運用到新聞傳播的領域能極大的提高新聞傳播的質量,與此同時,微博極其開放的傳播平臺以及低門檻性使得大量“草民記者”的涌現,這對于專業記者是很好的補充,但也是一大挑戰。而這一現象,與微博具有的雙向傳播性具有不可分割的直接關系。
在傳統媒介的環境中,記者預先制定好的。受眾所認識的世界是主觀的,受眾只有被動地通過閱讀報紙、收聽廣播、觀看電視了解到當今世界所發生的事情。受眾與媒體的互動方式僅僅限于來信、來電、等方式,普通人很難跨入信息傳播的門檻。而在如今的微博上,通過評論、轉發、私信等多種形式,受眾可以直接和媒體平臺甚至是新聞人物個人進行溝通交流,有時候某一個“草根記者”提供的資訊,也能夠推動新聞事件的發展,成為重要的一環,這樣的新聞傳遞狀態,極大的增加了受眾參與新聞傳播的積極性,微博也因此成為公民獲取新聞、參與新聞的重要陣地。
三、傳統媒體科學和健康發展對策
傳統媒體的決策層應該樹立全面融合的科學理念,為融合提供理論支持和堅強后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問題已經成為了擺在傳統媒體決策層面前的歷史性難題了。俗話說,想到才能做到。如果傳統媒體的決策者們無法在思想上達成一致的話,那將大大地制約融合的形成。所以,傳統媒體要在思想上樹立科學融合的理念,要取長補短,長遠發展。不僅如此,還要給予新興媒體以足夠的重視和資源,在內部形成一個有效的行動機制,加強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內部協作,做好整體部署工作和時間安排與考核工作,為兩者的融合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以全方位融合為目的,制定出統一的完整的融合方案。一是要建立一套適應雙方融合后工作的組織結構。這個方案要明確融合后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機構設置,參與人員等進行統一的分配和分工。若使用同一套人馬進行新聞信息的生產和經營,怎樣將融合的矛盾降低到最小化。目前,許多傳統媒體的內部組織結構主要是按照后勤、經營和采編來設立的,有專門的跑線記者、采編記者等等。而新興媒體則以編輯和技術人員為主,雙方有交叉有不同,要想順利實現融合除了發揮自身的優勢外,應設立獨立的新媒體部門,招聘技術人員,或者施行外包,借助外力,縮減成本。二是要明確工作流程,適應新媒體特點,施行扁平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為融合后的媒體形式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四、結束語
更加重視新聞產品的內容建設,不管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以何種方式進行融合發展,他們的目的和結果都是一樣的,即傳播新聞信息。傳統媒體具有自己的優勢,如采編隊伍素質高,寫作能力強,業務精通等等,但是新興媒體也有自己的長處,如傳播速度快,擁護群體廣,能夠精確把握消費者的接受心理等等。二者進行融合,可以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使得新聞不僅僅在質量內容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進步,在傳播速度和影響范圍上也有一定程度地提升,從而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馬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面臨問題及分析對策[J].2018.
[2]胡亮.微博的新聞價值及對傳統媒體的影響[J].2018(8):32.
[3]高涵.微博的新聞價值及對傳統媒體的影響[J].新聞愛好者,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