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云
摘 要:在當前教育大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會學生不是重點,讓學生學會自主高效的學習,成為教學研究的一個全新熱點,也就是要求教師要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時效性,讓教學能夠切實為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而服務,扎實穩步推動核心素養理念的有效落實。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策略
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實踐,課堂成為推進有效教學的重要一環,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關乎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還與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數學思維的發展等都密切相關。教師不僅要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更需要著重揣摩如何深度喚醒學生的思維能動性,通過有效的教學互動,使數學課堂滌蕩思維的漣漪,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寬松和諧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思考積極性
數學是一門邏輯與思維并重的學科,對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要求都比較高,如果只是讓學生單純照葫蘆畫瓢,學生們可能當堂課的學習效果還不錯,但是走出課堂,學生就把學到的知識拋諸腦后了,因此,課堂上必須要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這樣才可以學生的知識掌握才可以更牢固。而課堂上要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教師首先要為他們營造好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們一個展示的平臺,這樣學生才可以敢說、敢想、更敢做。
以“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這節課為例,在課堂上教師不需要告訴學生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理方法,更不能試圖通過大屏幕為學生展示下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們就會記住。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好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樂學善思。教師可以舉著兩片相等的三角形紙片,給出學生一個問題情境,現在有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你能夠求出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在這樣的問題情景驅動之下,學生很容易就會受到啟發,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能夠做成什么形狀呢?這個形狀的面積應該怎么求解呢?求出整體的面積之后,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又是多少呢?學生們靈活的大腦快速運轉,不僅復習了舊知識,對新知識的掌握也更加靈活。
二、新媒體教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形象感知
傳統模式下的數學教學集中于黑板種田加教師講解,對于一些可用教具進行演示的內容,學生們理解起來還比較容易,但是對于一些只能用口頭演說和黑板呈現的內容,學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學習的效果并不是非常好,新媒體教學的開展,為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更多活力,對于一些抽象內容,教師不僅可以采用直觀的手段加以演示,還可以拓展一些課外內容進入課內,進一步豐富課堂內容。
如“圓的認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形式多樣的圓,讓學生們更好的認識圓形,同時可以幫助學生結合其出現的部位,綜合理解圓的特性。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美學作品,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圓除了具備一些工學特征,還有極強的美學應用價值,促進學生數學審美和積極情感的有效培養。
此外,新媒體教學還體現在線上教學輔助等方面。如教師通過微視頻為學生提前呈現課堂內容,這樣學生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會更明確知識重難點,再比如線上作業的出現,使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形式更加靈活的練習和作業,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以探究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以目前課堂上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學而言,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相關訓練即可,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而且課內有限的課程內容,對于一些知識基礎比較好,能力又比較強的孩子而言,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這就需要教師多揣摩學生的心思,使得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實現個性化學習,尤其是在課堂上教師必須要允許學生探究。但是探究的結果可能是成功的,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失敗的,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如何才能通過引導使學生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并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切勿因為學生會探究失敗,就把這個過程省略,直接呈現給學生更加精確完整的答案,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探究興趣,還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以“統計”這個部分為例,很多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只注重了教會學生基本的統計方法,卻忽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于統計的意義和重要性的理解非常淺薄。根據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統計學校門口西面和東面兩個紅綠燈路口在早晨、中午和晚上的車流高峰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紅綠燈變化時間和擁堵情況的信息。這不僅用到了統計的相關信息,還考察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最后學生們的統計結果,我們形成調查報告,郵寄到了交通部門,希望他們對此處的紅綠燈變換時間進行調整,為方便人們上班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知識靈活性運用的角度來組織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還能使學生更加積極思考問題,對知識的掌握也能更加扎實。
參考文獻:
[1]王艷, 徐興春.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的策略初探[J]. 中華少年, 2017.
[2]鄒勝春, 林偉良, 卓瑪.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研究[C].第十四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課題會議.
[3]韋安華.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的策略[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9(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