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朋輝
摘 要:我國現行的教育模式大多數是顯性教育,學生對于顯性教育的接受程度也是較高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分為顯性和隱性,而隱性教育則是對顯性教育的補充。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隱性教育能夠提高課堂教育的內涵,改進顯性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本文主要闡述了隱性教育的內涵和特點,探討了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做好隱性教育工作。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生;隱性教育
中學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主要是滲透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影響了中學生的學習健康發展。針對在顯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用隱性教育方式來進行彌補,又為中學的道德與法治造就工作提供嶄新的思路和教學方法。
一、隱性教育的內涵和特點
(一)隱性教育的內涵
隱性教育是指的在宏觀主導下通過無計劃、比較間接的社會活動使得受教育者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隱性教育重在“隱”,它會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實現教育目的。
(二)隱性教育的特點
1.教育過程具有隨意性
隱性教育注重的是在受教育者無知覺的情況下完成教育任務,因此教育過程具有隨意性。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其中一方處于無意識的狀態,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對于固化的傳統教育模式來說,這種教育方式更容易使學生接受。
2.教育內容具有隱含性
教育內容隱藏在各種事物當中,有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受教育者,這種教育內容具有間接性和隱含性,不會引起學生的排斥心理。例如,教師和家長的一些無意識行為、在課堂中舉辦的一些學習活動等,都會影響到學生。
3.教育主體的自主性
由于隱性教育的內涵,教育主體在進行隱性教育時,并沒有對受教育者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受教育者處于一種開放且自由的狀態當中,對教育內容具有較高的自由選擇權。
4.教育內容的豐富性
相比于顯性教育,隱性教育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自由性,可以自由地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這種形式也使得教育內容具有豐富性,可以根據教學環境來選擇教學內容,也涉及到校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當中。隱性教育的教育資源是無處不在的,需要教育者深入挖掘,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內容。
二、影響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實施策略
(一)創建和諧的校園文化
和諧的校園文化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不僅僅要注重課堂的設置,還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建立積極健康的校風,改變學生的交際環境,也是在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隱性教育環境。首先是要注重校園的基礎性環境,精心設計花草樹木和建筑,體現其藝術性。其次是在校風校紀的規整上,要根據學生發展的特點,建立在人性化基礎上,對其形成一定的約束作用和良好的影響。最后,要注重校園的文化建設,加入儒家思想、國學經典等內容,形成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影響學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充分利用教師本身的資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各種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涵養,滲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學生,規范學生的德行。中學生正處于迷茫的青春期階段,這一時期,他們的三觀還在摸索建立階段,需要有一個引路人,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而教師在這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顯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之后,做出一定的引導。并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也可以分析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使他們認識到不良行為的后果,在這一過程中,完成了隱性教育,使學生建立了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還應當給予學生關心和鼓勵,使學生能夠明確感受到這一份力量的支持,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這份力量是動力,也是明燈,同時也是十分優良的隱性教育資源。教師尊重學生,學生也對教師給予足夠的尊重,逐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和老師的日常交流中,學生也能善于學習老師的優點,利用這些優點來彌補自身的不足。這一過程也是道德與法治隱性教育完成的過程。
(三)積極開展各項實踐活動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刻意的滲透理論知識屬于顯性教育,而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完成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便屬于隱性教育活動,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能夠明顯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或課外也可以多多舉辦相關的實踐活動,比如社區公益活動、敬老院獻愛心活動、參觀烈士陵園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會受到氛圍和精神的感染,改變學生的思想,影響學生的行為。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活動中得到釋放,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是非觀。總的來說,實踐活動對德育教育來說是十分關鍵且重要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學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占據更多的還是顯性教育,但是顯性教育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時,隱性教育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利用隱性教育資源,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恰當的利用各種實踐活動來完成隱性教育。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要具有長遠發展的目光,隱性教育對學生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脫離了課堂對學生進行教育活動,因此,教師應當提高對隱性教育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隱性教育資源,構建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相互結合的德育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柴婷玉.隱性教育策略在中學德育工作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9(16):122-123.
[2]張云芳.中學德育中運用隱性教育方法的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8(14):136-137.
[3]安靜.隱性教育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育中的運用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05):189-192.
[4]陳霞.隱性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6,33(0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