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朝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變化,導致大批量的國企裁員。下崗職工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因為經濟體制的改革所產生的的,是我國從原有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并軌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職工下崗也就意味著失業,失業人員沒有工資怎么養家怎么養活自己,為了找到新的工作需要學習新的工作技能來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如何讓下崗職工在再就業培訓中,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也一直是培訓機構和培訓學校在學習和探討的一個問題。為了真正做到經過再就業培訓之后能達到就業企業的標準,很多培訓機構開始探討和學習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培養模式。本文就以再就業培訓中如何抓住“以就業為導向”,來改善培訓內容和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闡述。
關鍵詞:再就業培訓;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就業導向
一個國家在向前發展的同時也會有一些社會復雜現象和并發癥,下崗工人就是從原來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隨著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下崗人數呈上升趨勢,失業的中老年人員很多選擇了工資低的服務行業,而有很大一批中青年為了找到滿意的工作選擇了再就業培訓。作為世界制造工廠的制造業的大國,機械專業方面的應用型的人才一直嚴重短缺。因此許多技術學校和培訓機構都開設了機械工程相關的課程。作為一名專業老師,如何讓學員在短時間內學到專業本質,和精髓,學有所用,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一技之長從而讓學員找到理想的新工作,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和前進的方向。再一味地采用的過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上培訓時間相對較短,最后培養出來的學員肯定與企業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有較大出入。因此我們在培訓過程中始終采用“就業導向”的原則。遵循市場和教育規律,培養出來的人才高質量高標準,很多學員都找到了合適的滿意的工作。培訓過程中一直貫穿“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策略,本文就來闡述我們是如何實現以就業為導向。
一、抓住培訓學員的心理,改變他們新的就業觀念
下崗職工在失業前期大多思想矛盾,比較感性并且脆弱,有時候還有較強的攀比和依賴性,在培訓初期,要正確引導可以通過一些自強自立最后成功的案例,來鼓勵和激勵他們,從而從思想上讓他們正式現實,調整自己的心態。只要他們心態調整好了,后期的培訓也就會努力配合,使培訓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
二、再就業培訓必須把市場需求作為最重要方向
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早日再就業,因此我們的目的一定要明確,要多深入企業,了解雇主的需求,并且根據雇主的需求來設置培訓的課程和方向。培訓過程中也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變化,組織多形式、多層次的培訓。做到實用有效,強化職工崗位規范,提高學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幫助失業人員在再就業培訓過程中學到與企業相關的技能。
三、遵循“就業導向”的教學方法,開展培訓班
“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不同于常規的教學模式,再就業培訓也不同與傳統的教學,因此我們必須在培訓過程中結合理論和實際,通常我們會選擇用人單位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學員學習的主要任務目標,培訓過程中按照企業的需求的崗位技能來培訓,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求知欲,實現“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方式,這種模式更有利于學員的專業、方法、溝通、社會等各方面的綜合專業能力的發展。在此對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做一個簡單闡述。
1、項目教學法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主要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就是學員在培訓老師的引導和指引下,自己收集有關信息,設計解決方案,通過項目的實施過程掌握項目中涉及到的各個環節的主要知識的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主要有如下優點:
首先,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訓教師設置項目任務的時候,設計好環節和主體,通過下達任務,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和任務來展開學習,而任務和問題的設計老師需要精心設計,任務執行過程中通過提出的問題引導學員,學員圍繞老師布置的任務和問題展開學習,學習過程中又會被一個又一個問題纏繞,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不斷的收集資料,整理材料需要主動的自覺地安排學習,這個過程中學員不自覺的并且無意識的由被動的學習變成了自覺主動的學習了。
其次,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展學員的知識面。采用項目教學法時學員要在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中分析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大多數下崗失業職工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豐富的生活閱歷,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們具有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恰恰是用人單位需要的,也是采用普通常規的教學方法難以培養的。
2、經驗共享的教學方法
下崗再就業職工的培訓不同于常規的教學活動,他們大多年齡偏大,而且都有家庭責任等其他雜事,因此要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實行部分時間制,一般每次授課為半天,在這僅有的半天時間里還可以采用經驗共享法,讓優秀學員組織課堂分享自身的成功經驗,課堂氣氛寬松、友好、讓培訓者和學員之間的關系融洽,這樣受訓者才會愿意拿出時間來學習,也愛學習。
3、生活案列教學法
下崗再就業職工因為年齡和職業關系,更不喜歡枯燥的滔滔不絕的理論講解,也沒有太長的時間去深入的學習理論,因此在短時間內想讓學員掌握技能,我們要選生活周邊的典型案例,因為學員有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他們更好理解和掌握,并積極參與課堂。因為授課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員會從心里認為學有多用,也會專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
4、培訓工作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對下崗和再就業工人的再就業培訓應根據受培訓人員自身的需要,區別對待,對不同需求的學員實施分類指導和分類培訓。年齡相對年輕的學員可以以能夠突出其職業技能為培養目標,因人而異,對于年齡較大急需就業的下崗職工,根據崗位需求,提供實用性強,技術難度低,見效快的應急培訓,盡快促成就業。對于自謀職業的自雇人士,要專注于職業指導和創業內容培訓,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商業服務。
結束語
總之,我們為了實現以就業為導向,使我們培養出來學員的綜合能力與用人企業的要求相匹配,在平時的培訓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不管用什么教學方法都是為了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一項新技能,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我們始終貫徹“以就業為導向”、以學員為主體,當然即使以學員為主體也不能忽略培訓老師的指導和引領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培訓學校的教師,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和學員和時代共同進步,為了培養出企業認可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我們從事培訓教育事業的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做到仔細認真的研究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我們終將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學生,來滿足企業的需求,順利就業。最后讓我們為了能夠培養出用人單位急需的人才來努力貢獻我們的青春和熱血吧!
參考文獻
[1]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培訓的教學技術及方法探析. 管理觀察. 2011年33期.
[2]內蒙古自治區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研究. 內蒙古大學期刊.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