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業園區是國內集成產業化的發展趨勢,產業園區內聚集著大量企事業單位單位,消防“一體化管理”是在同一產業集團或辦公屬地集群的產業園區下,按照“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原則進行消防管理,本文將對園區消防一體化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論述。
關鍵詞:產業園區;一體化;消防管理
產業園區是最近幾年以來國內以及國際上發展集成產業化的趨勢,產業園區具有聚合效應,一個產業園區的形成都會吸引一大批優秀的相關企業進駐,很多相關企業和上下游的企業聚集在一起。消防“一體化管理”是在同一產業集團或辦公屬地集群的產業園區下,按照“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原則,進行消防管理。隨著產業園區在我國的不斷興起和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產業園區消防一體化管理中還存在著資源整合不到位、管理標準不統一、消防設施管理水平落后等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一)資源整合與消防一體化存在差距
產業園區消防管理人員較多,從園區管理委員會到物業公司、從業主企業管理人員到消防專業維護公司,存在各式各樣的消防管理人員,這些人員加起來普遍超過100人,造成了大量的人員成本支出;他們按照職責劃分負責園區內的部分消防工作,并沒有形成有機整體,反而容易出現各自為政,相互扯皮的現象。
各類消防資源存在分散管理的情況,所有者、建設者、使用者、管理者不統一,部分業務和資源存在一定的多頭管理、重復建設等問題。分散管理在單位層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增長了各單位間的管理鏈條和溝通協調難度,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管理真空;在突發消防事件時,可調配人員在最短時間形成聯合處置力量的能力不足,跨單位之間應急響應處置流程的可執行不夠,各單位依靠自身的消防力量將很難在短時間救援,造成不能快速有效聯動,存在隱患。
(二)消防管理標準水平存在差距
在管理制度方面,從園區管理委員會到各個企事業單位都有自己的消防管理規定,在消防設施設備和業務管理的設備選型、施工質量、運行維護、檢測驗收、執勤標準的標準要求上尚有欠缺,缺少統一的一個消防設備運行和維護的標準。一個建筑內的幾家使用方都隨意增加設備,設備型號混亂,性能指標、施工質量參差不齊,標準的缺失給設備的日常維護開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由于缺少統一消防管理執行細則的標準,消防安全檢查主要依賴經驗型的檢查標準,檢查人員也基本都是以抽調各單位的消防干部開展,無法與國家和行業的最新要求進行對接。目前各類園區還沒有開展過針對消防管理業務方面的第三方消防安全評估工作,沒有對標就無法真實的了解產業園區消防管理工作和消防設施技防措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三)消防管理設施水平方面存在差距
由于建設時間及所屬單位的不統一。各建筑消防信息系統不兼容的影響,部分建筑的信號未能聯網上傳,造成信息孤島,難以發揮統一指揮、統一監控的效用,對日后的維護維修及信息聯網、綜合調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傳統的人工操作、分散型運行管理方式在安全性、可靠性、成本方面與企業發展要求的矛盾日趨凸顯。在數字化、物聯網日趨成熟的今天,消防管理方面的人員巡查、設備監控、值班工作還主要依靠人員進行,同時人工監測還存在檢查單一繁瑣、人員成本較高、無法迅速故障定位、部分參數無法監測等不足。
(四)行業變革帶來的主要挑戰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實施,國家消防安全管理和行業消防變革不斷深化,社會將消防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以企業為責任主體的用戶身上,這就意味著產業園區消防一體化管理要由副業、輔助變為到企業能夠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上,各類園區業務必須高度重視消防管理工作,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園區提供的消防服務在價格成本、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將面臨沖擊和競爭,缺乏針對不同建筑、不用需求的差異化定制服務等問題,這就需要園區消防一體化管理工作需要從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化精細化管理進行轉型。
二、解決問題擬提出的策略
(一)加快整合資源,建立消防力量聯動機制
加快資源整合,將消防管理類輔業進行剝離,成立專業機構,打破單位界限,重新組合力量,減少中間環節,在園區范圍內形成一個有效快速的扁平化管理體系,統一管理模式,統一服務標準。這樣可使在進一步整合資源,減少公共費用的支出,建設專業消防隊伍,消除機制欠缺、分散式管理等問題的困擾;重點建設保衛人員、保安、中控員這三支隊伍的應急響應能力,更好的保障產業園區的消防安全。
在突發事件處理方面以園區消防總指揮中心為中心,負責園區公共區域監控及各中控室信號匯總。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指揮中心將各中控室按就近救援原則進行區域分管,建立三支隊伍聯動機制,并與園區各中控室形成有效互通,形成大園區、小區域有機結合的防控網絡。能夠有效地解決隊伍分散化管理的協調難,反應滯后的情況,提升消防一體化管理水平。
(二)技術創新,提高數字化運營水平
以園區的基礎保障系統為載體,發展消防管理的數字化建設,其核心的思路是將基礎保障系統中的各類信息(如:火警信息、設備運行信息、水量、水壓、應急預案等)進行采集、轉換,通過物聯網、互聯網傳輸至云計算中心,結合消防設施平面圖、設備點位圖、應急預案、聯系電話、責任人員等信息,從而實現信息的采集、監視、控制、共享,以提升園區對運行管理的效率、質量。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為科研生產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產品,這樣才能實現基礎保障服務業的根本價值。
同時利用資源整合的優勢,加強與各企業和園區管理的交流合作,凝聚社會服務力量,增加對消防管理領域的牽引。逐步建立消防設備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支持體系,以保障能力需求牽引推動技術發展。
(三)面向用戶,積極適應消防一體化發展
面向園區企業用戶,強化服務意識。主動服務,深入了解和滿足用戶在消防安全培訓、演練、消防管理、防火巡查方面的需求和要求,優化消防管理流程,把消防工作做深、做細、做強、做大,做成精品。消防管理窗口服務是園區管理精神面貌的展示平臺,針對性的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工作,發行消防安全知識手冊,定制消防演練逃生方面,普及家庭、園區各類安全知識和技能,通過對保障工作內涵和品質的提高,真正滿足園區內企業用戶“全方位保障、一體化安全”的迫切需求。
(四)建立消防標準,開展第三方評估工作
第三方消防安全評估機構可以較為客觀、公正的對被評估對象的評估內容出具評估報告,開展對園區內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和區域消防安全評估,可以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等級進行評定,鑒定是否滿足當前的需求,對園區內的火災風險、責任落實、管理制度、建筑防火、消防設施、應急救援進行風險評價。真實掌握自身的管理水平,避免自說自話,了解自身工作中的管理缺失,責任不清,設備布置薄弱點和盲點;同時,以此建立園區基本的消防標準細則,進一步規范設備選型、施工質量、運行維護、檢測驗收、執勤標準。對提高消防一體化管理工作具有積極作用。
三、結語
產業園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對于園區內各企業都是十分重要的,產業園區消防一體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目前各產業園區在推進消防管理一體化工作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積極探索新的模式,不斷完善自身,才能不斷滿足產業園區對消防管理的需求。
參考文獻:
王凱.“入企式”“一體化”地鐵消防管理[J].勞動保護,2016,(11):96-98.
王子曦.精細化工園區消防安全評價體系研究[D].廣東:華南理工大學,2013.
朱麗晶.園區消防風險評估與管理[J].勞動保護,2018,(11):21-23.
陶玉清,史佩強.某科教園區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探析[J].建筑安全,2012,(07):67-70.
作者簡介:喬雨(1987—),男,在職研究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動力行政保障部副主任,主要從事園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