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樹平
摘 要:現代教育強調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的作用要體現在引導上,服務學生上。面對豐富多彩的計算機世界,每一個學生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認識。而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又必須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較既定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現代教育強調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的作用要體現在引導上,服務學生上。面對豐富多彩的計算機世界,每一個學生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認識。而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又必須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較既定的教學任務。那么如何兼顧二者進行初中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呢?在多年來從事計算機運用基礎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嘗試,總結了一些較實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模式
1、邊講邊練,精講多練
計算機基礎運用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我常對學生說: “計算機知識的學習掌,如同婦女打的毛線衣一樣,多打多練,才能花樣翻新,進而熟能生巧”,可見實踐操作的重要性。而盲目的上機練習也難以保證學習效率,所以每當學習新的操作內容時,一堂課中我一般只安排10-15分鐘左右進行講解、示范。講一個問題時就讓學生同步操作,然后關鍵的一步就是布置類似的練習讓學生動手實,等他們掌握以后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并得到鞏固,最終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有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調整講課內容,精講重點、難點、疑點,把時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去操作實習,去親身感受。重要的、較為煩瑣復雜的操作,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這種直觀、獨特的教學方式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自己嘗試的興趣,這樣,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2、耐心輔導,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去學習獲取相關的知識,才會將“要我學”的被動思想變為 “我要學"的動力源泉。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每當接手一些新班級,總會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從未使用或極少使用過計算機,完完全全是個“電腦盲”。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大多數非常簡單,甚至令人發笑。但是我深知:作為教師,不能因此而嘲笑,訓斥學生。一定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做出認真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接回答,有的須演示一遍操作過程,有的應和他們作簡短的討,有的則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在輔導學生學習過程中,我注意與他們站在平等的角度,小心保護他們心中萌發的興趣之芽,并用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樹立他們成功的信心,決心。
3、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隨著近幾年來電腦熱的興起,不少學生在家長的支持,家里購置了電腦,小學已基本開設了信息技術課進行了計算機基本操作的學習,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能力。現代教育承認個體的差異,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接手班級時,首先作好了這方面的調查,掌握學生的對計算機的認知情況。在講授一些常見的知識點時,如:漢字的錄入,資源管理器的操作等,我對基礎好的同學布置免試測驗、小競賽、提高題練習等,并支持他們進行感興趣的一些操,如:
電腦繪圖、打字游戲,此外我還鼓勵他們自學課本上的選學模塊,而對基礎稍差的同學則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甚至手把手地進行輔導,使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布置的基本教學任務或操作訓練。初中計算機教學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鞏固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應用于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創新思維以及自學能力。在有限的條件下,根據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利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多樣化的教學還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教學方法
1、比喻說明法
計算機課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基礎理論知識,對于十三、四歲的初中學生來說有時較難接受。如果在講課時適當地運用比喻,就會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講到內存容量為什么大的運算快時,可以比喻說容量大的就如同張大的辦公桌,用起來方便,不覺會得局促,而小容量的內存就如同同學們所坐的課桌,堆了一桌子的書就比較不方便了。又如,在講網絡中的域名和IP地址,可以這樣講: 世界上的人很多,我們怎么來區分彼此呢?我們可以通過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證號兩種途徑,我們可以使用身份證號來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證號太難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名字來指定某人。網絡中的計算機也一樣,為了區分彼此,他們也有“名字”——我們稱之為域名,同樣他們也有自己的“身份證號”——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臺計算機,但是記住它不太容,平時我們只用域名來指定網絡中的計算機。這樣,學生們通過這樣的比喻很輕松地就理解了內存的含意,形象地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紗。
2、愉快教學法
眾所周知,漢字錄入訓練是一項機械、枯燥的教學內容。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創設一種愉快的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練中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首先進行指法訓練,對照實物讓學生認識鍵盤,并講解鍵位及指法要求,接下來我為每一臺學生用機安裝打字游戲軟件。各式各樣的打字游戲馬上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通過幾次游戲,使學生認識到只有運用正確的指法才能提高錄入效率,學生很快就主動地進行練習,便能很快記住指法與鍵位。然后就可以循序漸進教會學生漢字的錄入方法,進入實際訓練。以后可以再安裝上漢字錄入的測速軟件,搞幾次分組或全班學生的錄入競賽,并進行適當的小禮品獎勵,這樣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3、表揚獎勵法
當代的初中學生年齡雖小,但大多已有較強榮譽感和好勝心,對老師的評價尤其在意。所以每當學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就利用多媒體教學網,展示給全班同學,同時加以表揚鼓勵,這不僅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對其他同學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另外,針對不同程度水平的小組同學,制定不同的標準要求,只要能達到目標,不斷有進步就適時給予玩益智游戲的獎勵。用“玩”這個手段,達到促進練的目的,使大多數同學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提高,促進了全體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
4、任務驅動法
所謂任務驅動法,就是把每個學習單元中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并享受完成具體任務的快樂。比如有一節課的內容是關于 Word中的圖文框、文本框、圖片,自選圖形的使用。首先,通過多媒體網絡將一張事先做好的賀卡展示給全班同學。同學們看到后頭腦里先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接著再分析這張賀卡的結構,哪部分是圖文框,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選圖形,哪些地方各部分之間可以相互替代或不能相互替代等.通過分析,學生對圖文框、文本框、圖片、自選圖形等概念就有了直觀的認識。然后再講解如何插入、修飾美化各部分等具體的操作方法。這樣教學時,教師教學思路清晰,重點難點突出,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更容易掌握學習內容。 而且授課順序就是制作賀卡的順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整個教學過程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順理成章、輕松自然。
參考文獻:
1.“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初探[J]. 趙元元. 電子商務. 2012(04)
2.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J]. 師娟.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