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春
摘 要:小學數學中的運算能力的課程在教育教學中的難度不是很大,但卻是小學生進一步復雜學習的基礎。在小學數學的運算能力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的運算的速度,同時還要增強其運算的準確性。如果在運算過程中孩子的速度非常的快,但準確性非常的低的話,那也就等同于錯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增強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就要提高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對數學運算公式和法則的熟練程度。只有這樣孩子的數學的運算能力才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在這樣的目標基礎之上,我們不斷地展開研究,為了促進小學生的運算能力的發展,我們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1在小學教學中培養中高年級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意義
運算能力的高低是決定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如果小學生的運算能力過低,那么就無法學好數學。比如,倘若一個學生連1+1都不知道怎么算的話,又如何能夠對習題進行解答。此外,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能力還能幫助其鍛煉自己的思維,并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2現階段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2.1傳統的數學數學教學模式單一,對數學運算能力沒有重視
現階段,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老師處于主導地位。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學生的積極性不夠高,教學質量也比較低,而且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學校和老師沒有意識到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性,沒有注意到數學難度的提高,學生掌握的計算方法已經不能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很多老師的傳統計算方式不夠高效,沒有去學習新的計算方式,對于數學運算上的創新意識不夠強。老師比較注重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不注重,只在乎結果,讓很多學生為了得結果而不切實際的去運算。
2.2小學生自主能力比較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比較粗心大意,做題時總是出現錯誤,運算能力不夠。而且小學生玩性比較大,對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聊聊比較弱,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很多學生粗心大意,在解題過程中總是出現問題,有的問題看錯,加法看成減法,有的數字寫的比較不規范,有更多的是計算效率不夠高,算題特別慢,沒有掌握熟練的運算方法。沒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上課對老師依賴性比較強,自己比較懶不積極的去算。對于課堂上沒有算出來或者弄明白的,課下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并沒有去探討如何計算,本身就感覺數學難,對學生沒太大興趣,再遇到難的題就想放棄。
3小學數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
3.1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審題習慣
數學解題時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解題能力,促進小學數學成績的提升。培養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時,培養學生審題能力并養成良好審題習慣是教學的重點內容,通過培養小學生解題時快速找到解題點,實現提高解題能力與預算能力的目的。
學生審題時,要搞清楚題目的意思,找到破題點,形成正確的解題思維。小學數學教師提高學生數學能力時,要考慮各方面因素,通過培養學生審題能力夯實運算的基礎。首先,全面審題,了解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其次依據條件分析,得出隱藏的條件;最后通過關系與條件轉換,選擇最簡潔的解題方法,促進解題效率的提升。實際教學中分析很多時候單純記憶數學知識沒用,部分冷門知識記憶后容易丟失,無法解決問題。通過培養與提高學生審題能力,為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奠定基礎。
3.2提高運算的趣味性
口算是小學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提高數學運算準確率。如,學習乘法表時,常見的如6×6=36、7×8=56等常見的運算題目,絕大部分學生張口就來。但隨著年級升高,數學運算的難度持續增加,很多時候單純口算無法得出最終結果,如6×65+7、82×(3+24),這類題目計算時需要學生使用豎式運算。大量實踐表明,部分學生混合運算能力較弱,主要原因在于不熟悉運算順序,實際計算時往往弄錯順序,直接影響最終結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數學運算順序編成順口溜-先乘除、后加減,括號內的先運算、同級運算自左向右。并要求學生進行背誦,便可以使學生記得運算的法則。
3.3善于利于錯題資源
數學運算能力培養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運算方法,才可以提高解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實現主動學習,培養與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促進運算能力的提升。通過合理利用錯題資源,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要善于利用錯題資源。對于教師而言,以錯題資源分析為載體,能夠有效優化教學思路和方法。學生則可以將錯題當成一面鏡子,找尋到運算過程出現的問題,實現自我批判提升,避免重復錯誤的出現。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易錯題與常錯題整理成冊,詳細標注出錯的原因與正確解法,解題時要注意的問題等,總結批注學習態度、習慣等方面的內容,清楚標注“概念錯誤、思路偏差、理解不深入、運算順序錯誤、審題馬虎、計算錯誤”等原因。為了保證錯題本的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之間定期交換錯題本,查看自己是否有未發現的錯誤,記錄交流的經驗,以別人的錯誤引以為鑒,起到提高自己運算能力的作用,順利完成小學數學小學目標,提高小學生數學成績。
3.4加大教學要求,提高學生意識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小學教師認為小學知識點較少,所以并不對學生進行嚴加管教,甚至對其格外放縱。但是,這種情況的出現,會使學生感受不到壓力,進而對學習產生懈怠心理,甚至放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加大對學生的管理強度并提高教學要求,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形成硬性規定,除去每天留好的家庭作業外,還應該自我進行20道數學題的運算,最后,教師應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
3.5加強運算練習,培養學生習慣
小學生的年紀普遍較低,各方面的習慣還沒有養成。因此,教師可以趁著這個階段加強對其數學運算的練習強度,培養其運算習慣。比如,教師可以在每堂課后留出5~10分鐘的時間,在黑板上隨意寫下數學運算的習題,并要求小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答題,最后由教師進行整理批改。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小學生的運算習慣,還能幫助其提高運算速度。
4結語
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孩子們掌握了上述提到的數學運算能力的方法,教師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環境與氣氛,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方法,牢記一些公式和法則,加強自身的口算的能力。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對學習數學或者說對進一步學習數學運算能力產生興趣,也只有這樣孩子們的能力才能提升,數學運算能力才能不斷地加強。
參考文獻:
[1]張榮寧.小學高年級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7(20):24.
[2]江山.小學高年級課堂教學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二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7:4.
[3]朱建明,鄒萍.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2):31+33.
[4]邵曉文.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5]郭秀芬,周潔.如何培養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J].科學大眾,200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