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梅
摘要:一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能適應英語學科的思維邏輯和語法句式的特性,以致長時間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基于此,本文對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策略做具體論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初中英語;培養
引言
核心素養包括了 “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是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前提,也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初中課程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要求是能夠分析并判斷信息的邏輯關系,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目前,大多數教師在初中教學中采用分專題復習的模式,以導學案或者訓練案的方式強化訓練,并加以點撥指導,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演練”或者“學生演練—教師講解”的形式進行。雖然這種短時期的訓練指導模式被廣泛接受并應用,也能暫時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數,但是形式較為單一,未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激活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的思維品質得不到訓練,學習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
1預習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先決條件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想得到有效提升,就要從預習開始著手。在預習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會被充分帶動起來。因此,教師只有對各個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進行深入了解,才能將其涵蓋的內容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從理論上來說,英語中的語言材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人文等諸多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情、人文情況。在預習前,學生可擇優閱讀不同形式的英文文學作品,也可觀看經典的外國影視作品,通過中英字幕的對照,加強中文英文互譯的多種練習,還可以通過聆聽國外的詩歌和歌曲來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這樣,學生就能通過各種途徑去吸收更新鮮更全面的外國文化知識,培養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為預習打好基礎。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只要完成了以下四點,預習效果會立竿見影:一是閱讀全文,找出或者總結出各自然段主題句和段落大意;二是生詞試讀拼讀,攻克閱讀障礙;三是標記語言難點,通過前后內容猜想答案;四是通過課本內容提出問題,課上進行解答。而通過預習后,學生就可以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來分析了解新課的內容,從而找出新課中不懂的問題,并在課堂上提出。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提升了學生的提問能力,使他們的求知欲得到了有效提高。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預習中存在的疑惑進行重點解答,充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它不僅能有效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快速提高教師課上解決疑問的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2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入手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興趣
師生關系融洽和諧,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可以起到促進作用。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當是主動發起的一方。教師對于學生表現出怎樣的態度,學生有著敏銳的感知。因此,教師要不斷自省,自己是否熱愛教育事業,是否真正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能夠發自內心的做到言行一致,做到內在的態度和外在的表現一致,用自己真誠的關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盼。有了這樣的關系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更容易認真聽從教師的教導,完成教師的安排,與教師密切配合完成教學的過程,并且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之下,形成對于學習積極的認識。尤其在閱讀興趣培養方面,教師的興趣也能感染學生。所以,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也需要教師的言傳身教。因此,教師應對學生時常微笑,并鼓勵學生,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促使學生改正在閱讀時的錯誤,吸收相關知識,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3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調動學生閱讀興趣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從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入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那么,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熟悉的文章內容,如此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引入一些課外閱讀材料,選擇其中的某些段落來進行閱讀,長此以往,學生在閱讀水平上可以有顯著的提升。通過以上做法把課文作為閱讀材料的基礎,并選擇集知識性、實踐性、趣味性、時效性于一體的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能使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呆板地讀文章。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文章時,經常因為缺乏背景知識而喪失興趣。對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引入一些課外閱讀材料補充這樣的背景知識,從而有效彌補課文內容的不足,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時代背景和當代時事,講述相關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些文化習俗、禮儀、歷史等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促使學生了解國家大事以及各國的文化背景。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主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文字加工處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文章的解讀能力。而在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英語閱讀教學內容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并不是教師的終極目標,教師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使知識為其所用。因此,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創新,探索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方法,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玲玲.加強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探究[J].成才之路,2018(30).
[2]楊雪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路徑[J].基礎教育參考,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