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當今的教育教學中逐漸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讓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關鍵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口語表達;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目的在于訓練提高學生的日常交際能力。通過一系列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得不同場合、不同地點口語表達能力、待人接物能力乃至行為習慣的養成。而這些素質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是不應該因為功利因素而降低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而是應該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教學陣地,進行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那么在進行小學生課堂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意什么教學策略呢?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在基礎教育階段創設合理教學情境,應該算是教師最常用的方法了。這是因為創設合理教學情境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他們做好相應的情感準備,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必要的鋪墊。對于小學生口語交際練習來說,這個做法也是一樣適用的。特別是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因為在教室里學習所受到的時間空間的限制,小學語文老師更是需要通過創設合理教學情境來使得學生能夠盡快地適應某個地點或是場所。為接下來的語文活動塑造濃烈的氛圍,便于學生說出寫出應景的話語來。
以口語交際《小小推銷員》為例,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之,除了對學生做出相應的要求之外,還需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盡可能的是模擬的環境能夠更更真實一些,這樣也更容易使得學生投入到語文活動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比如說,推銷某種文具,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設置相應的背景,也可以讓某些同學扮演相應的角色并對他們進行適當的生活化。這樣的話,學生才會有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感覺,也才愿意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口語交際中來,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二、組織學生仿真交際
只要是在教室里組織的口語交際活動,不管教師把情境創設得多么逼真,小學生終歸會有虛假的感覺。因此僅僅是停留在教室里的練習還是不夠的。小學語文教師還是要多多創造學生真實口語交際的機會,把他們拉出來“溜一溜”。這樣的話,學生們才會有一種學以致用的成就感,也才能反過來促進他們練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只要用心,語文教師其實還是很容易找到學生真槍實彈進行口語交際的機會的。比如說,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介紹本校校貌、基本教育教學情況的練習,然后挑選表現好的同學,讓他們充當外校來我校參觀的學習的小講解員。我們也可以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讓他們去充當一下衛生勸導員。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與破壞環境衛生的不良現象作斗爭,學會與他人的交流。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做好相應的準備,組織他們到鄰近的景點充當義務講解員等,凡此種種都是非常好的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真實案例。只要語文老師真的這樣實施了,那么從形式上來說肯定會受到學生大力歡迎的,訓練的效果也肯定是很好的。
三、側重模擬交際引導
在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之前,進行適當的理論指導是必需的。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即使是活動前的理論指導也不可能完全地應對活動過程中遇到的突發情況。我們能教給學生的只能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原則,碰到一些意外情況就需要學生的隨機應變。這個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注意觀察,盡可能做到靠前指導,并且善于把這些意外情況做個匯總,在班級上加以總結歸納,以提醒其他同學的注意。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難得的“實戰演練”中獲得鍛煉提高。
還是以上文的走上街頭做衛生勸導為例。學生在勸導不良衛生行為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對于不同身份的人,學生不懂得應用不同的語言方式進行勸導,因此就可能沒能取得較好的勸導效果。這個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教會學生善于根據他們的穿著、談吐來判斷他們的身份,根據它們可能屬于知識分子還是文化水平低的人,或者根據他們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選擇語言表達方式,這樣來勸導才能取得更好的勸導效果。或者是學生在勸導過程中,如果遇到對方不聽勸告,惡語相向的時候,語文教師就要及時站出來,幫學生解圍,給他們示范正確的應對方法。類似的事情可能還有不少,學生如果遇到的意外情況越多,學會了越多的處理法辦法,他們的訓練效果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也就會得到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應亞珍.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途徑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04.
[2] 范軍.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
[3] 謝稱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