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飛
【摘要】 ?生物學是初中剛開設的一門實驗科學課程,學習生物是培養學生學習愛生活、懂生活能力和科學嚴謹態度最好的途徑和方法。學生對生物界的感性認識都可以通過學習生物來完成,并且可以通過學習生物來培養學生基本的生物知識和觀察、思考、分析運用生物的能力,對培養初中生腳踏實地的科學態度也有不小的作用。在生物學學科素養的四個組成中,只有生命觀念是獨具生物學學科特點的要素,是生物學科中可以貫穿全部課程內容的重大觀點。以生命觀念作為學習的主線,形成結構與功能觀,對于剛接觸生物學知識的初中生來說,可以更好地把握住生物學的核心內容,為以后生物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很好的保障。
【關鍵詞】 ?初中生物 生命觀念 結構與功能觀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035-01
生物學是初中開始開設的一門實驗科學課程,學習生物是培養學生學習愛生活、懂生活能力和科學嚴謹態度最好的途徑和方法。學生對生物界的感性認識都可以通過學習生物來完成,并且可以通過學習生物來培養學生基本的生物知識和觀察、思考、分析運用生物的能力,對培養初中生腳踏實地的科學態度也有不小的作用。在生物學學科素養的四個組成中,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及社會責任都具有自然科學領域的跨學科屬性,而生命觀念則是獨具生物學學科特點的要素,是本學科核心素養的標志和關鍵。
生命觀念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經過實證后的想法或觀點,有助于理解或解釋較大范圍的相關事件和現象。學生應該在較好地理解了生物學概念性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并能夠用生命觀念認識生命世界、解釋生命現象。
本文就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性對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這章內容進行反思和探討,從“結構與功能觀”去解釋各種生物的主要特征,讓學生對生命世界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科學的視角,展現出科學的自然觀和世界觀。
從生物生存的角度上來說,生物存在于世,必然會面臨著兩個問題,“吃”與“被吃”,腔腸動物結構比較簡單,感覺器官比較低,輻射對稱能更好的幫助他們大范圍的獲取食物,而觸手上的刺細胞可以彌補它們身體的弱小。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線形動物有防止被寄主消化液消化的“角質層”;軟體動物為了保護柔軟的身體,外表都會有一層肉質的“外套膜”,為了讓功能更強大,外套膜還會分泌石灰質形成貝殼;節肢動物有保護自身的“外骨骼”,因在陸地生活為主,節肢動物的外骨骼一般都很致密,以達到減少體內水分蒸發的目的;魚類會覆蓋“鱗片”保護自身;爬行動物體表也有堅硬的“鱗片或甲”,因為爬行動物真正脫離了水環境,體表的鱗片還有減少水分蒸發的作用;鳥類有保護自身和保暖的羽毛;哺乳動物的外表結構除了皮膚還有各種各樣的衍生物,使皮膚的功能更加的多樣化,以適應各種各樣的自然環境,這也是為什么哺乳動物最終能夠占據地球主導地位。我們在上課的時候,以生物適應生存的角度為線,由功能導出結構,將各種動物保護自身的結構特征聯系起來,可以幫助學生構造一個完整的生命觀念體系。
結構和功能觀不僅僅是生物學的重要屬性,也是其他自然學科的重要屬性,屬于跨學科的屬性,而這個屬性在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生活經歷中能夠更直觀的表現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多用生活中的經歷幫助學生去理解生物每一個特征出現的必然因素,進而理解結構與功能的相適應性。比如說,對于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有口無肛門”這個特征,學生一直印象深刻,第一感覺就是惡心,因為給人的沖擊比較大,但從線形動物之后,所有動物都是“有口有肛門”的,這是生物進化的結果,讓生物更能夠適應環境,那么“有口有肛門”有什么優勢呢,本以為學生很快能想到答案,沒想到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惡心,“惡心”是就人的感官來說的,我讓學生換個角度,我給學生舉例,為什么教室的門會有兩個,參觀各種博物館的時候,入口和出口不是一個門,學生很快就想到了效率和秩序,明白“有口有肛門”可以讓生物的消化效率大大提高,從而獲取更多的物質和能量。在講到魚的時候,我問學生,空氣中的氧氣濃度明顯高于水中,為什么到了岸上魚兒反而會窒息而死呢?這樣一個矛盾的結果會讓學生產生很大的沖擊,沒有提示學生很難想到問題的答案,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把鰓的結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回顧用毛筆寫字時的經歷,并結合毛筆的筆毛在水中和提起來的不同狀態進行思考,學生很容易就想到了關鍵所在,我同時給學生補充物體表面積在這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魚兒在岸上為什么會窒息,就不是很困難了。對于理解力偏差的同學,我讓他們思考,面積一定的土地,樓層越高,住的人越多的原因。
生命觀念是本學科中為數不多但可以貫穿全部課程的重大觀點,反映了科學家對生物學主題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在生物學這門學科不考核的初中(武漢生物不參加中考),可以讓學生收獲什么呢?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高考新課改選擇生物學的學生也有很多,為了讓學生提起對生物學的興趣,為高中生物學的學習做好鋪墊,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建立生命觀念中的重要概念,加深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通過教師的努力,生命觀念應成為學生可長時間保留并終生受益的學習結果,同時淡化對“標準答案”的記憶和背誦,這是我認為的初中生物學教學實踐層面的要點。
[ 參 ?考 ?文 ?獻 ]
[1]劉恩山. 生命觀念是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標志. 生物學通報,2018,53(1):18.
[2]金玉姬. 生物學科在初中學習中的重要性. 新課程·中學,2014(12):192.
[3]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
[4]唐慶圓. 例析高中生物中的“結構與功能觀”. 中學生物學,2016(6):001.
[5]張穎之,劉恩山. 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從記憶事實向理解概念的轉變. 教育學報,20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