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暉
【關鍵詞】 ?立德樹人 初中音樂 探究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047-01
音樂課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受到了學生普遍的青睞。音樂課能夠讓學生暫時從緊張的學習氣氛和學習壓力中釋放出來,但是現如今的音樂課堂不僅僅要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還應該能夠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美好時能夠潛移默化的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那么如何才能夠將德育教育同音樂教學進行結合,打造探究性的音樂課堂呢?本文將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能夠為我們打造德育音樂課堂提供寶貴意見。
一、在教學模式上鼓勵創新,師生互動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上我們的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往往支配著整個課堂,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做講的內容,但是學生的一些想法得到了忽視。但是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和發展,我們強調需要重視學生的想打和意愿,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獨立的創作,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那么為了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課堂中,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好感。其中課堂的導入部分至關重要,這一個環節的質量高低,是否有趣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后面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巧妙地設計音樂課堂的導入環節,爭取通過導入有效的培養學生創作音樂的積極性和獨立性。
例如我們在學習湖南文藝出版社七年級上冊《光榮少年》這一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我們可以從視覺的角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因此我們可以借助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視頻,設置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視覺和聽覺得沖擊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滲透少年志存高遠、奮發向上的精神就會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了。為此教師要注重借助創新手段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好感,這樣再進行德育教育往往會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用心交流,營造寬松平等的課堂氛圍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目前音樂學科的地位越來越高。而作為我們的教師想要更好的利用音樂學科進行德育滲透就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能夠給予學生愛的教育。只有教師平等的和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才能夠讓學生喜歡上教師,喜歡上教師的課堂,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因此從音樂課堂的第一節課我們的教師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樣才會深深地吸引學生進行效仿。如果我們的教師沒有給學生做好榜樣,那么學生自然會對教師產生抵觸。同時我們的教師要善于走到學生的心理,多和學生溝通交流,能夠時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感知,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夠更好的理解我們的教師。
例如我們在學習湖南文藝出版社七年級上冊《大海啊!故鄉》時,我們的教師首先就要充分的融入感情,讓學生從教師的眼神、動作和語言中體會到對于家鄉的熱愛,進而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的學生榮升起對于祖國的熱愛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通過教師的感染力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學效果。為此這是我們當前的初中音樂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努力的和學生保持親密的關系,形成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活動。
三、耐心引導,激發學生表演音樂
其實很多的學生從小開始就接觸音樂,有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還會選擇在孩子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就學習一些樂器。為此教師在進行教材的講授時,并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夠為了講教材而講教材。當我們的學生學會了某一首歌曲時,我們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能夠進行歌舞的表演,將從歌曲中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這樣才算是真正的領會了歌曲的內涵,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另外通過學生的表演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領悟音樂中的一些道德因素,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例如我們在學習湖南文藝版初三上冊《愛我中華》這一個單元時,我們學習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歌唱祖國的。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建立起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體會祖國這個大家庭的關懷,能夠努力學習,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我們除了讓學生學會演唱相關的曲目外,應該適當的組織學生進行合唱的表演,通過表演,更強烈的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學習歌唱祖國時,還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編寫小話劇,然后進行表演。通過這些形式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愛國心。
結束語
在目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各個學科教學都需要滲透德育教育,因此音樂教學也不例外,首先我們需要將以德樹人的觀念滲透到每位教師的心中,做好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有效地培養更多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劉溪,于晗.基于音樂人類學的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探究[J].北方音樂,2015,(23).
[2]張麗.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研究[J].音樂時空,2016,(2):156-157.
[3]徐蓉.關于音樂鑒賞與提升品位的幾點思考[J].戲劇之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