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企業并購這一方式取長補短,延長企業生存時間。而企業中的基礎——職工,將承受這一變革帶來的精神壓力。在企業并購謀劃到實施完成需要長時間,在這過程中,企業中的群體都將面對著心理重構這一必將發生的心理變化。
關鍵詞:企業并購:群體心理:心理重構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企業并購這一方式取長補短,延長企業生存時間。而企業中的基礎——職工,將承受這一變革帶來的精神壓力。在企業并購謀劃到實施完成需要長時間,在這過程中,企業中的群體都將面對著心理重構這一必將發生的心理變化。針對群體企業并購的心理重構這一問題下文將有更加詳盡的論述。
一、企業并購中群體心理的變化
(一)心理重構與心理契約失衡
心理契約是指個體與組織之間以物質為基礎的一種內隱化的心理期望。雖然心理契約并不存在明確的書面文件,但是卻實際存在于有著物質為基礎的組織和個人之間,并且在組織與個人之間產生著深刻影響。因此,維護心理契約有利于組織成員之間,組織與成員之間的和諧關系。
心理契約失衡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經濟利益(當職工覺得自身勞動報酬獲得與付出工作不符時):職業發展(職工進入企業時,會對自己規劃一定的職業藍圖,而組織為了職工的進入,也會許諾一定的職位。而實際實行過程中,組織難以實現對于職工許諾的職位,就將會對于職工產生一定的心理隔閡);人際關系(種種學術研究得知,人際關系在人所處的環境當中將處于重要地位。在職場生活中,假若人際關系嚴重惡劣將會對員工減少一定的企業歸屬感)。在企業并購這一命題,經濟利益有可能在未來得到嚴重受損且職業發展也受到威脅。導致一定程度上的群體心理失衡。
(二)對未來不確定的焦慮
對于群體心理來說,首先,表現出來的是群體的沖突與易怒。群體的情感變化主要是由于受刺激因素的影響,這種感情激烈變化與其說是因為公司并購而帶來的不安感,倒不如說是由于環境變化而帶來的對于自身利益的刺激。這一刺激直接導致了群體的感情變化。在企業并購案例中,這一改變群體感情的決定便是并購所帶來的利益威脅。其次,群體感情的夸大化和簡單化。群體表現出來的感情,不管好壞,都有極簡單化和夸大化這雙重特點。在這一特點上,如同在其他許多方面一樣,群體中的個人很接近原始人,由于分不清細微的區別,他們是籠統的來看待事物的。在群體中,感情的夸大會由于這一事實而強化:流露出來的感情很快就會通過暗示和傳染的方式進行傳播。由于受到來自群體的支持,這種感情的力量將會得到大大的加強。
二、必經的四個階段
(一)創建期
在創建期的特點,團隊的目的,結構,領導都不去確定,團隊成員各自摸索群體可以接受的行為規范。當團隊成員開始把自己看作是團隊的一員時,這個階段就結束了。在這次期間,團隊的目標是什么?團隊要最終成為的結構是什么?團隊的領導是誰?針對企業并購這一命題來說,在創建期的問題還存在著。如何讓原成員接受新組織?如何讓新成員在最短時間內融入組織?如何讓新領導在組織中快速確立領導地位。
(二)磨合期
團隊經過組建階段后,隱藏的問題逐漸暴露,團隊內部沖突加劇,團隊成員雖說接受了團隊的存在,但對團隊加給他們的約束仍然予以抵制。在這個階段,對于組織充滿熱情的成員常常接受挫折,憤怒,抗拒。對于企業并購這一現狀,在磨合期的特點也非常明顯。這期間組織之間的磨合主要來自“新老成員”的磨合。
(三)凝聚期
在凝聚期這個時期,團隊整體都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情景。團隊的相互認同力大大增強。團隊整體的目標更加統一,結構趨于完善。開始逐漸建立起人事制度,考評制度,獎懲制度等,這些制度在一個組織中是必不可需的,但對于凝聚期來說,這些制度未必有效,但對于后期組織來說,是必要的。就是說針對性差。
(四)整合期
經過前三個階段的反復整合,團隊逐漸走向規范,這個階段,團隊內部開始形成親密的關系,團隊表現出一定的凝聚力。這時,團隊成員會產生強烈的身份感和友誼,彼此之間保持積極的態度,表現出相互之間的理解,關心和關愛。并再次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任務和目標上來。當團隊結構穩定下來,團隊對于什么是正確行為基本達成共識時,這個階段就結束了。
三、結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企業并購的需求不可忽視,同樣需要注意的還有在此期間群體對于企業并購這一現狀發生的心理重構。企業中的群體心理變化將成為企業并購過程中必須要安全度過的一個難關。使得群體對于新組織產生較強的群體感,激發群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并購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劉海珍.組織成員心理契約失衡及重構[J].領導科學,2017( 21):11- 12.
[2]【法】居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R]經典社科2006:11-40.
作者簡介:
唐菊蓮,云南工商學院,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