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美
摘 要:繪本作為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資源,它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的發展;同時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圖畫書籍,對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重視繪本的語言功能的同時,充分挖掘繪本的美術功能,是發揮繪本價值的至關重要之舉。通過一個個繪本故事,讓幼兒在閱讀和欣賞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相關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正是將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活動的真正意義。作為幼兒教師,就是要不斷思考如何將繪本更好地運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幼兒美術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繪本;幼兒美術活動;思考
一、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價值
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有專家指出:“每個幼兒都是在其已有的心理發展水平或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走進繪本世界的,都是在與繪本的對話、互動中逐步發現、欣賞和品味繪本的,幼兒走進繪本世界的過程就是幼兒與繪本對話、互動建構的過程。”
綜合各方文獻,在此我將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定義為:3~6歲學齡前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美術活動是指能夠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的世界充滿各種可能性,它引領著幼兒走進一個充滿想象的世界,帶著孩子體會人生的喜怒哀樂;同樣,繪本中的藝術語言也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審美體驗。在幼兒美術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運用繪本展開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容易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讓他們投入其中。從繪本中的色彩、線條、構圖中幼兒發現美,感知美,最后再運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教師通過讓幼兒看故事、聽故事、說故事、想故事、畫故事、制作故事等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從最初的感受美升華為運用材料表現美,以此提高其美術綜合素養。將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活動的這種教學形式,打開了一個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新思路。
傳統的美術活動中,幼兒通過教師的示范進行模仿,從而習得繪畫技能。在傳統美術活動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兩個問題:一是教師教得太多,幼兒刻板地模仿教師的行為進行創作,從而造成幼兒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二是教師不敢教得太多而限制幼兒的思維,因此過于放縱而忽略美術技法的傳授,從而導致幼兒空有一番想象,而苦于缺乏技能與技巧,不能將自己所想畫出來。而將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就正好彌補了傳統美術教育中的不足,給與幼兒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而大師的繪畫插圖又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幼兒通過欣賞、想象,再經過教師的引導進行創作,幼兒的作品結合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將不再千篇一律。因此繪本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激發幼兒的內驅力,提升幼兒的興趣
優秀繪本符合幼兒天馬行空的想象天性,故事貼近幼兒的生活現實,能夠獲得大多數幼兒內心的情感共鳴。因此將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內驅力,提升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如《一園青菜成了精》這本繪本中將蔬菜擬人化,進行了一場讓幼兒熱血沸騰的戰役,很容易引起幼兒對各種蔬菜的興趣,從而在創作蔬菜的過程中給每一樣蔬菜注入靈魂,幼兒所呈現出來的作品便會精彩紛呈。這是傳統美術教學活動無法達到的效果。
(二)培養幼兒的美術技能,增強幼兒的表達能力
我們知道繪本的制作過程是集美術、文學、電影、攝影、廣告設計等各類藝術為一體的綜合形式,繪本的圖畫都是那些了解幼兒心理的藝術家畫的。從美術技能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因此將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教育能夠從很大程度上培養幼兒的美術技能,增強幼兒的美術表達能力。
(三)激發幼兒想象力,發掘幼兒創造力
松居直先生說:“對于讀繪本而言,讀書就是讀故事,通過圖畫讀懂故事,于孩子而言,就是把眼睛看不到的故事世界變成看得見的畫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想象力的能力。想象力豐富的人就能看到看不見的東西,因此繪本和想象力有很大的關系。”繪本將幼兒想看但看不到的世界呈現在眼前,充分激活了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可以根據繪本故事進行大膽的想象,然后進行創作。因此,將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有利于幼兒想象力的激發和創造力的培養。
(四)提高幼兒的欣賞力,培養幼兒審美力
我們說“美”無處不在,但是我們往往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幼兒同樣如此。在沒有成人引導的情況下,幼兒很容易忽略日復一日的生活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美的體驗。繪本作為一種綜合藝術,運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來表現內容,具有審美價值。繪本中的色彩、構圖、線條等大多都是經過世界上知名畫家的精心設計,畫面作為繪本的載體,直接給幼兒傳達了一種美感。因此,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活動能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二、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方法
(一)選取繪本中的人物形象
通過閱讀繪本故事,幼兒了解了繪本中的人物,對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認識。教師在美術活動中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截取繪本故事內容,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為原型,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創作。如繪本故事《小真的長頭發》,故事中的主人翁小真有一頭很長的頭發,可以釣魚,可以晾衣服……幼兒在熟悉了小真這個人物形象以后就可以進行想象與創作。根據大班幼兒的能力水平,幼兒可以選擇線描畫、水彩畫和粘貼畫等不同的表現形式。
(二)挖掘繪本中的多元內涵
每一本繪本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教師可以根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美術發展的特點,從繪本中提煉出各種各樣的美術元素和價值,如繪本中的造型、色彩、構圖、風格等,從多元的角度挖掘出繪本的教學價值。例如在進行美術活動《愛打嗝的斑馬》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挖掘出繪本中的多元內涵,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如教師可以從斑馬身上的條紋為焦點引導幼兒進行創作;也可以請幼兒關注斑馬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所遭遇的搞笑畫面為立足點;還可以引導幼兒創造出打嗝前和治好打嗝后的兩種斑馬形象為創作原型。因此教師通過不斷挖掘繪本中的內涵,進行多元化的解構,可以使得幼兒美術活動呈現出不同的精彩效果。
(三)借助繪本中的表現手法
繪本畫家可以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生活經驗,在創作的題材和表現手法上與幼兒的理解、欣賞水平相接近,從而成為幼兒自發想要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時完全可以借助繪本中的美術元素,豐富幼兒的表現手法。如利用繪本《乒乒和乓乓釣大魚》進行美術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了解并學習繪本中夸張的表現手法,然后將這種表現手法運用到其他美術創作中,從而豐富幼兒的表現手法。
(四)利用故事情節進行創編
繪本作為美術活動的一種載體,幼兒的創作當然不僅僅局限于繪本故事中,其實有很多故事是沒有結局的,幼兒完全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續編故事,那么美術活動也可以是對故事進行再創編。如繪本《我的連衣裙》,故事情節簡單,寥寥幾句便是一個故事,小兔子穿著連衣裙可以經過田野,來到天空,當然也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續編故事,并且將續編的故事畫下來。諸如此類的繪本故事有很多,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故事進行美術活動。
三、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繪本的選擇原則
(一)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繪本運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所選繪本的內容是否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如果所選擇的繪本中的畫面引起幼兒經驗共鳴,就能夠達到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效果。幼兒對美術活動有了興趣,就會形成一種自發的學習積極性,這種積極性將鼓勵他們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從而使幼兒受益終身。因此,選擇繪本既要考慮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又要考慮是否符合幼兒的審美心理。
(二)繪本具有藝術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美的種子。關鍵在于是否為這顆種子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幼兒感受和體驗周圍生活中的美,并且通過這種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習如何用心靈感受美和發現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和創造美是進行美術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不同的繪本會用不同的美術表現手法諸如拓印畫、線描畫、剪貼畫、水粉畫、泥工等等來詮釋故事。多種多樣的美術表現手法,讓繪本有了如今迷人的外貌,更讓繪本成為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寶貴資源。
大多經典的繪本都是出自于世界繪畫大師之手,包含了人類對真、善、美等最高價值的不懈追求,同時在構圖、色彩、造型上都具有藝術美。但是不同風格、不同內容、凸顯不同美術元素的繪本可以幫助幼兒汲取繪本中所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上就應該以經典繪本為主,同時兼顧繪本的差異性特點。
(三)故事情節吸引幼兒,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選擇美術活動繪本的時候既考慮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也兼顧了繪本的經典性和差異性,但是還有一點萬萬不可忽視,那就是繪本故事本身對幼兒的吸引力。在進行美術活動時,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將幼兒帶入一個驚奇有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里,讓幼兒的眼睛因為故事而閃閃發光,從而激發幼兒創造的欲望。幼兒在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中,創作自己感興趣的故事絕對,是美術活動成功的一大推手。
綜上所述,繪本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引導者,如果能夠充分利用繪本這一寶貴資源,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為孩子們選擇適合的繪本,再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幼兒美術教學活動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打造“玩美”的美術課堂將不再困難。
參考文獻:
[1]《繪本——兒童美術創作的新橋梁 》 湛娟娟(江蘇省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江蘇淮安 223001).
[2]《繪本與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美妙邂逅》 張琳琳(河南省婦女干部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2).
[3]《利用繪本中的美術元素培養幼兒美感》 孫菲(上海市尚東之星幼兒園,上海 200126).
[4]《淺析如何借助繪本優化幼兒園美術教學》 郝衛娜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實驗幼兒園 266000).
[5]《繪本中的美術創意》 復旦大學出版社.
[6]《幼兒園繪本美術活動創意設計》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