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林
摘 要:社區教育指的是以社區為范圍、以社區全體成員為對象,旨在發展社區和提高成員素質以及生活質量為目的的教育綜合體。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建學習化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在新時代,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社區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政府和社區教育工作者要準確把握新時代社區教育的發展態勢,精心設計、精準施策,努力拓展社區教育的內涵與外延,切實發揮社區教育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社區教育;功能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組織單位,開展社區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社區教育最初是于19世紀從英美等國家發展起來的,到了20世紀,在許多西方國家已經普及了社區教育。我國真正意義上開展社區教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它既能夠滿族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又能夠在促進社會和諧、安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政府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社區教育同時還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終身學習的學習化社會的橋梁和紐帶。通過社區教育,能夠使居民的素質和生活質量大大提升,也能夠促進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在新時期,隨著信息媒介以及教育方式的轉變,社區教育的功能已經拓寬,國家也對社區教育十分重視,社區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明需要做出全方位的改變。
一、新時期社區教育功能分析
(一)經濟建設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為黨的工作核心,想盡一切辦法發展生產力。黨的十八大報告當中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社區教育要理所當然地服從。經濟建設主要依靠人才勞動力來實現,而社區教育通過組織社區學校與社區經濟單位的“雙向”服務,通過開放社區教育資源,為社區等經濟單位提供文化以及科研等教育服務,可以提高職工的素質,從而提升勞動生產效率。
(二)和諧社會建設
社區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只有社區穩定和諧,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和諧社區的建設當中,每一個建設的主體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人的綜合素質也決定了社區的發展水平。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能夠不斷提升居民的素質,從而建設和諧的社區。此外,在教育實施過程中需要社區成員共同參與,相互溝通和交流,增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感情。
(三)法制建設
社區教育在推進法制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任務,只有建設完備的法律體系,才能保障人們的生產生活,只有人們具備較高的法制意識和法律素養,社會才會更加文明和諧。通過社區教育,可以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對社區居民進行法律宣傳,培養他們的法制意識,提升他們的法律素養。
(四)終身教育
開展社區教育是構建國民教育體系的需要,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在當今這個時代,隨著知識更新換代的加強,社會越來越互換終身學習的人才,教育大眾化、終身化、社會化的大背景之下,開展社區教育十分緊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也將學習型社會作為了重要的要求,社區教育通過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個人提供良好的教育。
二、新時代社區教育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社區教育機制與法規制度
1.綜合協調的管理體制
社區教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一個完善的組織。為了讓社區教育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需要建設綜合協調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比如可以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建立由區委領導、區政府統籌、教育部門主管、分級歸口負責的領導管理體制。建立社區教育委員會以及社區教育委員會,完善區、街、居委會三級社區教育管理網絡,這樣能夠實現領導的一體化,綜合協調與統籌管理,明確各個結構的職責,從而避免出現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和扯皮的情況。
2.健全完善的運行機制
建設好組織管理機構之外,還要健全完善的運行機制。這其中就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統籌推進機制。在社區教育的推行過程中,將教育與組織、宣傳、文化、財政、工會、婦聯等相關部門,行成跨部門的統籌推進機制。第二,經費投入機制。各級政府和機構能夠以經費的形式來設立社區教育的專項經費,列出政府的財政開支,保證社區教育經費得到落實。第三,資源共享機制。通過資源整,可以將社區的教育資源應用最大化,比如讓一些社區學校開放學習場所和教育設施,為學習者提供公益性的教育服務。第四,激勵表彰機制。雖然說學習是個人化的行為,但是通過獎勵機制能夠促進學習者更好地學習,比如可以評選“百姓學習之星”“社區教育文藝成果優秀作品”,宣傳社區教育的典型,營造良好的環境。
3.建立完善的法規制度
法律法規對推進社區教育的順利進行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可以保障社區教育穩定有序的進行。因此,當地政府以及各級社區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在充分征求百姓的意見上,研究制定相應的條例,為管理制度、經費投入、師資隊伍、教育統計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還需要對社區教育機構與從業人員的資質和能力制度進行規定,建立完善的學習能力監測與評價制度,促進社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師資培養與隊伍建設
1.多方面挖掘師資力量
教師是開展社區教育的核心。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社區當中,具有各種職業技能、經驗以及能力強的人才十分多,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并且要充分發揮志愿者的作用,多方位挖掘師資力量。社區的師資人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第一,專職的工作者,是指在社區從事專門管理和教學工作的人員。第二,兼職教師,這類教師社區師資隊伍的主體。第三,志愿者隊伍。是指熱心于社區的教育工作,為社區教育提供自愿幫助的人。
2.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
從長遠來看,對社區教育工作者進行培訓工作十分重要,可以提升社區教育的質量,為社區教育的發展輸送人才。首先要對街道、鄉鎮、學校的領導者的終身教育意識進行理論培訓,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讓他們對社區教育進行足夠的支持。其次,要對社區的教育干部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組織與管理,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要對社區教育的教師進行深入培訓,邀請專家學者開展講座,并利用網絡給他們提供遠程學習的機會,提升教育者的素質。
3.進行深入的課題研究
要定期組織青年研究沙龍,組建固定的研究小組,定期展開學術交流,就社區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邀請專家畸形深入電瓶,提升青年隊伍的科研創新能力,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情況,建設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校本課程,組建專業的社區教材編寫團隊,對教材資源進行深入開發和利用。
(三)建設與推廣社區教育課程資源
1.制定課程指導大綱與資源建設標準
以上海市為例,在2016年,發布新版《上海社區教育課程分類體系》,將社區教育課程分為公民教育、文化素養、藝術修養、健康教育、實用技能、體育健身等六大系列 45類,對上海市區社區教育課程資源起到示范和指導作用。相關部門應該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保證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從而起到良好的效果。
2.建設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
要大力建設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比如可以通過出版社區教育的系列教材,某地曾出版了《家和萬事興》《今天如何做家長》等教材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此外,還可以建設課程體驗基地與教育體驗式課程體系,通過利用高效共建的方式來最大化開發課程資源。此外,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構建網絡課程,開發微課。
3.積極探索社區教育的方法模式
教育方法對教育質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社區教育要探索和施行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比如課堂學習,可以建設固定的課堂開展相應的課程,當然要結合實際開發一些受歡迎的課程,比如音樂、舞蹈和戲劇等。再比如體驗學習,通過讓居民參與高校、行業、各區的文化教育資源,參加相關的體驗活動。還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讀書節。傳統文化節、詩歌朗誦大賽等推進社區教育的進行。
總而言之,社區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努力辦好社區教育,可以滿足居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促進各方面協同推進,促進個人得到全面發展。從大的層面講,推行社區教育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決芳.明目標 創機制 促社區教育發展[J].新農村,2019(02):54-55.
[2]鐘育炎.社區教育的基本內涵、特點與功能探討[J].黑河學院學報,2017,8(05):41-42.
[3]張瑾.社區教育的社區治理功能透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0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