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鷹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大背景的轉變,我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也發生了質變。當前支持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多是數據化的電子產品,科學化的技術產品。當然,這些都已經應用于我們的汽車修理專業。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傳統的知識結構早已被專業領域的知識革新所取代。作為專業的教育者,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的教育速度往往會落后于專業領域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發展,適應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新理念。筆者建議,在開展中職汽車修理專業教學時,我們既要學生掌握基礎的汽車修理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在專業領域中不斷地發展。讓他們可以成為適應專業發展、推動專業發展的能力型人才。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就要進行中職汽車修理教學的教育改革。本文中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心得,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職;汽車修理;專業教學;教育變革
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轉變,中職教育成為了社會教育的主要組成之一,而人們對于中職教育培養的人才也越來越關注。尤其是中職汽車修理專業,在當前的就業前景非常好,作為專業的教育者,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教育結構,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實現理論知識的傳播與專業技能的養成,為滿足社會需求,提供更多的可以推動專業發展的人才。通過觀察當前的汽車行業發展,我們可以發現,汽車修理專業人才不僅僅在量上,在質上都需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需求。那么,如何培養高質的汽車修理專業人才呢?筆者認為,就需要改變當前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本文中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心得對中職汽車修理專業教學如何實施教育改革進行了分析。
一、 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
進入中職院校的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的自信心。筆者認為,這才是阻礙學生成為專業型人才、創新性人才的最大阻力。在筆者看來,學生擁有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自信心,才能克服在專業學習中的種種問題,進行自我突破,成為愿意創新的創客。因此,筆者建議,在開展中職汽車修理專業教學時,學生可以因為種種原因,哪怕是被逼無奈才進入我們的課堂,但是,在學生離開課堂之際,擁有的必須是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欲望、充足的自信心。在進行中職汽車修理教學活動時,我們可以用學生相對陌生的知識內容、專業課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如在教授修車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汽車構造、零件在汽車上的位置等內容的學習。如讓學生獨立查找資源,解決零件磨損產生原因這一問題。在這種求知狀態下,學生會逐漸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恰恰是大多數中職學生欠缺的。
二、 調整傳統的教學方法
中職學生在學習語文、數學、英語這些知識時,往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抵觸心理。在筆者看來,如果我們仍然沿用學生已經習慣的學習方式開展中職汽車修理專業教學,必然很快又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筆者建議,我們要想讓學生成為喜歡專業學習的學習者,就要改變傳統的學生已經熟知的學習活動方式,減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筆者在開展教學時,往往會借助一些直觀模具進行實物展示,讓學生在對比中、查找中完成零件名稱的記憶與工作原理的把握。筆者還會借助多媒體技術,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讓學生在動感中明了相關的概念,在細致的觀察中把握住問題。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展示,讓學生明了傳動系統中主減速器的知識內容。在需要學生親手操作的相關知識學習中,筆者就會帶領學生,真真正正的參與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進行緊密的聯合。筆者還會引領學生進入修理廠,在筆者看來。教材是靜態的,而修理廠中產生的問題往往是動態化的。學生需要進入修理廠,用動態化的現實問題,去激活他們靜態化的知識學習。
三、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這一點不僅僅是在中職汽車修理專業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的教育重點。在中職所有的學科教學實踐中,我們都需要把握住這一點。中職汽車修理專業所有的知識,都需要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做基礎。因此,筆者建議,我們在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時,既要立足于課堂,去搜集專業發展信息,擁有理論知識基礎。我們還需要與學生一起參與相關的實習,讓學生不斷地吸收新技術,并且能夠進行創新性的改造。培養學生檢查、測量、調試以及故障診斷的能力,并且要引領學生學會掌握先進的維修設備,讓學生在繼承傳統的維修技術的過程中,成為新時代的能夠運用科技化設備的技術型人才。不管是在課堂理論教學中,還是在實踐活動中,筆者都積極地把握住一點,那就是讓學生真正地參與進來,讓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讓學生求新求變,讓學生擁有真正的技術,真正地成為一名“維修”型人才,而不是碰見問題就只會“換件”的假人才。
四、 進行項目教學
在所有的教學模式中,筆者比較肯定的就是項目教學。在筆者看來,通過項目教學。我們可以促使學生完成分層學習,在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時,我們設置的練習可以更有針對性。如在車輛故障檢測環節中,我們可以選擇不同難度類型的問題。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們設計的問題可以是多個層面、多個角度,這樣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在開展項目學習時,學生的自由度被大大的提升。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交流合作,完成課題的探究,教師還可以發揮引領作用,讓學生感悟到學習的趣味性。如我們可以設計很多汽車維修實驗。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不告訴學生相關的結論,而是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索。讓他們圍繞著一個項目問題,進行個人創新。通過合作完成資料查詢、計算、邏輯分析等等活動。在用實際的操作,驗證自己的結論。在這種學習模式中成長出來的學生,必然具有操作能力、科研能力、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其中作為代表的一項指標,就是我們的普通家庭往往也擁有了汽車這種交通工具。而因為汽車的普及,我們對于擁有專業維修能力的人才,不僅在量上、在質上都有了極大的需求。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就職前景越來越好的今天,我們的中職院校擁有了充裕的生源。但是,這些學生他們要想成為人才,還需要作為教育者的我們積極地付出努力,我們要通過教育改革,通過搜集相關的專業信息,幫助他們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從而促成中職汽車修理的人才實現質變。
參考文獻:
[1]向玉瓊.家庭背景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影響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
[2]田光輝.汽車維修企業人才現狀與人才培養[J].北京汽車,2005(5).
[3]范沛龍.培養汽車維修高技能人才教學模式的探討[J].交通職業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