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維護我國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當然,國有企業在多年的發展中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因此國有企業改革一直在進行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和企業競爭力,國務院印發《關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標志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始了。國有企業在經歷了這次改革后能否取得預期成功與企業后續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而財務整合作為企業整合的關鍵部分,必然受到極大重視。本篇文章將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財務整合方法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財務整合
一、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受到國內外大環境因素的影響和推動。從外部因素看,這幾年來,受到部分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全球貿易投資活動疲軟,金融市場信心下降,風險因素增加,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呈現出疲弱態勢。總體來說,全球經濟發展前景不太樂觀。從內部因素看,在新常態階段下,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由十年前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中高速、優結構、轉動力。在如此大環境背景下,中國經濟必須轉型升級,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國有企業必須進行一系列改革提升競爭力以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
由于國有企業在國家很多領域的經營基本上處于“壟斷”地位,但是這些年來,國有企業漸漸暴露出不少弊端,比如“大而不強”、資源浪費嚴重、資金利用率不高、工作積極性不夠等等。現在很多民營企業發展得非常快、效率高、管理機制靈活、企業價值不斷提高。因此,為了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和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國家提出實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營資本,改善國有企業資本結構,推動改革國有企業內部管理體制,以提高國有企業活力,進一步提高經營績效。
財務整合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關鍵一環,國有企業在實行混改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優化調整。在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本要與引進的不同性質的資本進行融合,從而達到改善企業資本結構的目標。在企業產權多元化的基礎上,推動企業內部制度改革,一步步建立更加規范高效的現代化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的財務管理體系。財務整合工作的成功將大大助力國有企業混改取得顯著成功。
二、國有企業混改中的財務整合方法
部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薄弱之處,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企業資金管控、投融資決策、會計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配置、企業預算管理、會計核算體系、財務管理目標等地方都需要結合情況進行有力的改革。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混合,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局面,在混改過程中,國有企業與其他民營企業文化、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會發生一定的融合,因此,在混改后的企業會在治理模式、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一)財務管理制度整合
進行混改的國有企業中,財務管理制度這部分在整合過程中,相對于其他工作整合遇到的困難較多。同時,制度的整合及改革也引發較多的爭議,對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影響比較大。因為,一套完整的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包括很多相關的體系,如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內部控制管理體系、資金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等等。因此,在混改整合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及堅守原則。
首先,混改必須與企業股權相適應。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有企業需要從最有利于整體利益及管理的角度出發,結合各方股權持有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國有企業的一方擁有絕對的控股權,那么實行混改的時候肯定要從絕對控股方的財務管理制度去調整,針對其原來的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進行改革,同時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可以部分引入另一方優秀的財務管理制度。如果混改的企業中沒有任一方擁有絕對控股權,那么混改后的財務管理制度應該從企業自身及從屬行業情況去調整,如此可以使混改時關于財務管理制度方面的爭論相對減少,從而提高混改工作的效率。
其次,要保證財務制度的權威性。在進行混改的時候,有些國有企業或者民營企業為了保證對混改企業的管控,往往會對財務管理制度這一關鍵部分涉及的各個事項進行嚴格的審批及控制,如此一來,混改企業的財務制度的權威性必然會受到削弱,導致混改后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上實施效果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二)國有企業的資產整合
國有企業在實行混改前,應該對企業所擁有的資產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對歷史壞賬、尚未拿到產權的土地資產等問題要給予重視,盡量避免因不良資產轉入混改企業導致資產整合部分出現問題。不僅如此,還要對國有企業擁有的國有資產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其現有價值,避免國有資產在混改過程中因為疏忽大意或者其他原因流失。
(三)會計核算體系的整合
會計核算體系的整合是混改企業實現統一財務制度體系的關鍵步驟,同時也是混改企業能夠迅速取得相關財務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混改企業應該以會計準則為標準并且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會計政策以及確定相應的會計核算體系。保證實行混改后的企業在會計核算部分不出現問題。此外,財務核算系統的確定也是重要部分,任何企業都需要確定統一的財務核算方法、財務核算流程。因此,建立一個統一的獨立的會計核算系統是混改企業必須完成的任務。
(四)績效考核體系的整合
混改企業應該建立起一套全面的績效考核體系,而績效考核體系的整合最關鍵的是選取恰當的考核指標和指標值。
由于國有企業的獨特性質,其選取的考核指標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以企業的收入和利潤額作為業績考核指標即可。但是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其選取的考核指標就比較復雜,需要根據企業經營情況來選取盈利能力指標、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等。除了選取相應的考核指標,還要確定合適的指標值。國有企業的指標值一般可以選擇與上級行政機關的考核一致,但是還是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來確定.不能盲目跟從.否則可能出現指標值虛高或者偏低的情況;而民營企業考核指標值應該盡量接近市場值,有利于企業目標的實現。因此,在績效考核體系的整合過程中要盡量保持與企業性質、所處行業相一致。
(五)會計人員及機構的整合
由于國有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和民營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工作重心不一樣,因此,在混改企業整合會計人員及組織機構的過程中要認真謹慎選擇財務管理人員及建立合適的財務組織機構。一般來說,混改企業會實行財務管理人員委派制度,由主要控股股東委派財務總監到混改企業中去,主要負責混改企業的財務工作。當然,參股企業也應該委派財務副總監之類的管理崗位對混改企業實行一定的監督管理。
三、結束語
混改企業財務整合要想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絕不僅僅是將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及組織機構、財務會計政策及核算體系、績效考核體系進行簡單綜合實施,而是要通過考量各方存在的差異及企業性質情況,取長補短、有機統一、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形成一個適合混改企業運行的機制,從而促進混改的成功,實現混改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程曉峰.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4).
[2]高曉嫻.淺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財務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4(20).
[3]葉根英.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財務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4(9).
作者簡介:
李文哲,華能西藏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加查水電廠,西藏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