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霞
【關鍵詞】 ?德育 專業 “兩化” 范式
【中圖分類號】 ?G6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27-01
德育是教育一直在強調的重大課題和主要任務。習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這段論述為構建系統的德育體系,實施科學的德育范式指明了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強調,“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規定:職教生應該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這些法律法規和文件都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德育目標和德育責任進行了界定。中等職業藝術學校屬于中等職業教育,是教育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德育是其責無旁貸的主要任務之一。
作為一所中職藝術學校,長沙藝術實驗學校一直在思索和探究德育范式構建的問題。當下的中職藝術學校,學生基本素質參差不齊,思想道德上的缺失尤為明顯;中職藝術學校德育途徑單一,德育效能也不高。一是藝術類學生大部分強調個性和自由,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藝術學校講德育勢必會壓抑學生個性與藝術創造力;二是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重技能輕德行,重知識灌輸,輕道德思想的滲透;三是德育教學觀念陳舊,方法老套,手段落后,直接導致德育與學生專業學習完全脫節,形成了德育與專業學習互不相干的“兩張皮”。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將德育任務有效地落實下去,使德育目標能真正得到實現呢?
我校從2009年開始,便立足學生的專業特色,開始了德育范式的研究與實踐。10年來,我校以德育范式為目標,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立足專業特色,先后進行了校級、市級、省級等多個課題研究。2012年至2015年的省級課題《中職學校美術專業語文“讀、繪、制、賞”教學范式研究與實踐》,2014年至2017年的省級項目《美術藝考生英語單詞“讀、繪、制、記”教學研究與實踐》,2016年至2018年的省級項目《中職藝術學校德育學科“兩化”特色研究與建設》,2015年至2018年的市級課題《中職藝術學校“寓德于美,美德一體”德育特色研究與實踐》,2017年至今的省級課題《中職藝術學校美德故事“兩化”德育范式研究與實踐》,等等,這些研究與實踐都為我校德育范式的基本確定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并一步步地將其內容確定下來。2019年,我校省級課題《中職藝術學校美德故事“兩化”德育范式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基本成型。
那么,何謂美德故事“兩化”德育范式呢?簡而言之,就是選擇美德故事,然后將其繪畫化、舞蹈化,形成美德故事畫本、美德故事舞蹈、美德故事微課,再將其運用于教育教學進行德育的過程。
選擇美德故事是本范式的第一步。美德故事層出不窮,從古至今、各行各業、不同角度,美德故事數不勝數。那么,選擇什么樣的故事作為“兩化”的素材呢?課題組經過研究,確定了三個類別。分別是與課本相關的美德故事、國家美德楷模故事、學校美德先進故事。與課本相關的美德故事采用改編故事競賽的形式進行。課題組發出競賽通知,要求在校學生從現行教材中選取能彰顯美德的故事,進行改編創作,然后進行評獎,并將獲獎作品進行整理,最后編輯成為校本教材;國家美德楷模的故事由課題組教師負責進行整理。老師們從歷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分門別類地選取楷模事跡,進行編輯整理,最后亦成為校本教材;學校美德先進的故事則直接將學校歷年來的教師標兵發言稿整理并編輯成為校本教材。
確定了美德故事,接下來的第二步,課題組便開始組織學生進行美德故事繪畫和舞蹈大賽。大賽一般利用校園藝術技能節的時間進行。課題組制定具體的繪畫和舞蹈大賽方案,要求學生以出示的美德故事為藍本,按要求進行繪畫或舞蹈創作,然后組織專業教師進行評比,挑選出優秀的繪畫或舞蹈作品。繪畫作品會編輯成書,并挑選合適的內容制作成美德故事視頻。舞蹈作品則直接進行拍攝,并制作成微課視頻。最優秀的舞蹈作品還會選送參加學校的元旦匯演或校外的舞蹈大賽。當然,美德故事的選取不會集中在同一時間進行,“兩化”的創作也會分期或分學年進行。課題研究的三年間,課題組共進行了2次美德故事改編競賽,3次據文作畫大賽,3次據文舞蹈大賽,共制作了3個美德故事集,2個繪畫作品集,20個美德微視頻。
第三步是運用。成果出來后,課題組會將其切實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美德故事集和繪畫作品集以校本教材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美德微課視頻則在學科教學或班會、團課中使用,最優秀的內容會利用學校的網站、電視墻進行滾動播放。
除了課題組集體的這些活動之外,老師們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也經常會進行這樣類似的活動。以語文學科為例,我自己在教授課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時,發現教學難點在《箜篌引》等幾則詩文的理解上。于是在課前預習時,便要求美術專業的學生將《箜篌引》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畫作表現出來,然后把畫作收集上來挑選后拍成照片,再配上故事內容解說,制成微課。
在這樣的美德故事“兩化”范式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專業能力得到了展示,思想道德得到了熏陶,德育在立足專業特長的基礎上,落到實處,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卓越的審美,高尚的情操,完善的性格和人格,從而真正實現了教育立德樹人的第一要務。
注: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中職藝術學校美德故事“兩化”德育范式研究與實踐》(課題批準號:XJK17A013)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