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增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融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13-01
在課堂教學中融合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夠逐漸改變傳統課堂教學呈現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優勢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在教學中結合文字教學、聲音教學和圖像教學,提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1.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傳統教學中,教師采取了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生們不愿意跟隨教師一起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影響了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優勢,營造出更加形象具體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理解和掌握更加快速,加強數學知識學習印象。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能夠了解軸對稱的特點。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僅僅只是讓學生了解了什么才是軸對稱圖形,并利用教材內容讓學生進行強化記憶和理解,這樣強行灌輸教學方式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并且這種強行記憶的知識也會在短時間內被遺忘,學生并不是真的理解和接受。結合信息技術應用,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蝴蝶、羽毛球拍以及松樹等圖片,并且在這些圖片當中為學生指出對稱軸的位置,讓學生能夠了解對稱軸兩邊的圖形,這樣能夠直觀的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生活實踐常見內容,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設計出生動直觀的教學圖片,讓學生能夠利用已經具備的思維能力進行分析,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應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直觀性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具備的感性認知還不夠成熟,在課堂教學中數學知識包含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總是感覺數學課堂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數學知識難以理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化,通過使用直觀的方式把抽象和生澀的數學知識展示出來,降低數學課堂學習難度,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圓柱體的側面積時,本節課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了解圓柱體的底面周長以及圓柱體的高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準確的理解圓柱體的側面積公式應該如何推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印象。在課堂上教師先為學生播放視頻,視頻中一個圓柱體沿著側面進行剪開,然后得到一個長方體。通過直觀清晰的視頻展示,學生了解了長方形的長是圓柱體底面周長,這樣長方形的高也就跟圓柱體的高相重合,在學習中就可以利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來理解圓柱體的側面積計算。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借助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能夠有效降低了課堂教學難度,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公式,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通過直觀的觀看,變得更加具體形象,這樣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也能夠更加快速有效。
3.提升課堂教學練習形式多樣化
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練習屬于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練習學生們能夠鞏固自己已經學習的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讓學生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數學問題。但是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是把課堂教學練習放在了課后作業時間,讓學生以自我學習和解題為主,這種教學練習方式長此以往很容易讓學生感覺到厭煩,在課后降低了練習效率,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如果能夠把教學練習和信息技術相結合,能夠讓教學練習形式更加多樣化,通過優化練習訓練方式來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例如本節課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教師可以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學生參與各種通關小練習,例如猜一猜、比一比、算一算等。在教學活動中配合使用各種有趣的卡通人物,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練習轉變成為主動參與到數學練習活動中。通過在課堂教學練習中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練習環節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需求,有針對性的調整課堂教學練習方式,設計出多樣化的練習形式,讓學生感覺到練習的輕松趣味性,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鞏固自己掌握和學習的數學知識,還能夠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現代小學數學課堂要求教師能夠遵守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在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提升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抵觸數學知識的學習和認知,認識到數學知識跟生活實踐存在的練習,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趣味性,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小靜.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分析[J/OL].學周刊,2019(15):127[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