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利潤空間被壓縮的境況,而戰略成本管控便在無形中成為能夠提升企業效益的有力措施之一,是確保企業可以可持續運營的重要保障。眾所周知,飲料行業品牌眾多,各類廠家層出不窮。本文將針對這個行業在成本管控方面存在的問題,基于案例,提出具體的有利于加強企業成本管控的方法和措施,借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飲料行業;戰略成本;成本管控
當前國內很多企業面臨著融資成本不斷增加、人力成本增長過快、成本控制意識不足和成本管控體系不夠完善的情況,其不僅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更促使企業陷入一時的禁錮當中。鑒于此,企業有必要實施戰略成本管控,積極拓展成本控制的途徑,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飲料行業成本控制的主要現狀
概括地說,目前我國飲料行業成本控制情況,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一)采購觀念陳舊落后,增加采購成本
很多飲料類企業本身的采購體系不夠完善,缺乏嚴格的采購制度及流程,導致采購人員有很大的空間進行暗箱操作,甚至于出現腐敗等不良現象。同時類似于倉儲部門、分公司和采購部門之間因缺乏溝通,導致各類原料堆積、占用資金和庫存,造成成本浪費;抑或者采購員的原料采購進度不能滿足生產所需,采購量不足以應對訂單,導致產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等問情況;采購信息不夠通暢、對原材料價格發展趨勢產生錯誤判斷,出現沒有必要的貨物囤積,反而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壓縮利潤的空間。
(二)產品設計、企業規劃缺乏成本控制意識
就實際情況而言,大部分飲料類企業的生產成本確定于產品最初的設計階段,投產以后,生產成本能被控制和壓縮的空間并不大;同時很多企業的產品設計部門、動力設備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各自運營,缺乏溝通,促使產品在前期設計時,只考慮到產品結構和技術方面的問題,對其成本和經濟性方面的考量并不大;不少企業成本管理人員雖然身在其崗位,卻缺乏必要的技術、只是,無法在實際管控過程中起到有效控制成本的作用。
(三)成本管控觀念落后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嚴格的成本管控體系既要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也必須對銷售、倉儲和物流等多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大部分飲料類企業的生產部門習慣于將管理的重點置于生產效率和產量方面,忽視了對效率和效益的研究,更沒有深入的成本管控理念。以國際知名品牌可口可樂為例,采用了大量的海外進口的原裝高端設備,單件設備價值高,且沒有合理的后續養護過程,促使單件設備的物料維護成本持續增高。
二、基于飲料行業成本控制現狀,樹立全面的戰略成本管控理念
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基于企業經營戰略而生成的管理形式,要求企業以最低成本優勢,在同行業內搶占市場,獲得競爭優勢。據某飲料公司所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在2019年第一季度延續了過去一年的良好發展勢頭,取得了強勁的市場表現,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份額呈現持續增長狀態。該公司得益于亞歐兩大市場的強大增幅,本季度的單箱銷量有明顯提升,尤其是中國市場表現格外出色。接下來,筆者將通過對這份案例進行分析,探究企業成本控制的關鍵性因素,尋求戰略成本管控的基本方法。
(一)加強布局和設計人員的成本管理理念,從經營性控制轉型規劃性成本
首先,對飲料所需要的原輔料、配套設備進行科學分析,在采購品類和價格方面進行控制:盡可能使用普通材料來代替高價格材料,以新材料代替各種老舊材料。
其次,分析材料利用率,確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在確保最佳的工藝流程和成本定額的基礎之上,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升勞動生產率。置于生產基地內的布局情況,也要考慮人流、能源流和物流,盡可能降低無效作業,有效控制生產成本。
(二)規范原料采購程序,降低采購成本
包括飲料行業在內的大部分制造行業,其生產成本占比都在65%左右,可以說存在較大的壓縮空間,因此要盡可能從原料的采購成本上做文章,降低原料采購成本。
首先,建立健全采購制度。一方面,要對企業采購人員的采購行為進行規范、確保采購效率;另一方面,要落實崗位分離原則,對采購人員進行廉政教育,避免某一采購人員長期定崗,引發任何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其次,建立優質供應商準入制度,選擇原料品質好、信譽佳的供應商,與之簽訂長期的合作。針對長期的、批量和定期采購需求,要根據供應商的信譽度、供貨量展開評估,最終確定采購量。
最后,實現廠商供銷商聯動,進而提高存貨和資金等的資源周轉率。在實施“產銷同地”的原則時,要將采購和銷售全部交由企業總部進行管理,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需要放眼國內乃至國際市場,把握合理的采購渠道、最佳的采購時機。
(三)從成本核算轉向成本控制
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實現靜態成本向動態成本管理轉變。企業內部要建立健全過程管理系統和面向生產車間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可以按照生產班次及訂單核算成本,及時對原料的消耗情況進行匯總、考核,借以采用動態的數據指導生產管理,做到精細化成本控制。
首先,企業的采購部門根據銷售計劃、訂單情況、企業實時庫存確定采購計劃,然后由生產部門按照系統自動計算的原料需求量向倉儲部門領取原料。如果需要超量領用,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方可。
其次,為了充分調動生產人員的積極性,確保產品質量,必須設定車間承包計劃。同時該計劃實施之余,還要配套質量控制體系,既保證產品質量,又要合理考核各個崗位的成本控制意識。凡是生產剩余的下腳料,也是企業成本的一部分,即便作為垃圾清理還需要產生格外的費用,所以盡可能以廢料進行退庫處理,或者進行招標出售,不留下任何死角。最后,針對飲料行業制瓶環節能耗較大的特點,企業有必要制定專門的水電消耗控制管理方法,實現能源計量和按需分配,對于能夠實現能源節約和有效成本控制的車間、部門進行嘉獎。
(四)完善存貨成本管理方面的相關措施
首先,對銷售情況進行預測,確定最佳存貨持有量。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經營的特征,進行銷售預測,秉承合理確定一部分基礎存貨為管理原則,確定最佳持貨存持有量,減少資金和貨物積壓的可能性。具體來說,存貨持有量的控制包括價格控制和數量控制兩部分,企業庫存量必須長期保持在一種比較穩定的狀態下,陡然偏高或偏低,都會使企業遭受損失。
其次,采用適當的存儲環節管理模式。企業在進行成本估算時,需要同步注意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計算,企業可以按照存貨的價值高低、重要程度、資金占用量以及消耗情況分類排序,著重進行重點存貨管理,以求降低保管成本;也可以實施存貨優化管理,以最少的成本損耗來進行庫存設置,在保障銷售需求的情況下,全面降低存貨成本,達成戰略管理的目標。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事飲料生產的相關企業有必要從前期的采購控制到日常的生產管理,從各項制度的設計到人員的培養和管理進行全方位的規劃.從而保障從戰略層面確定完備的成本管控體系。飲料類企業要做到以市場為導向、以戰略為統領,以流程優化和價值鏈分析為基礎,有效控制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飲料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如此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獲得更為廣泛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游然.作業成本法與標準成本法的融合研究——以食品飲料企業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0):47-49.
[2]程甫.社會責任導向下食品飲料行業企業內部控制改進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7(4):127-129.
[3]張莉.淺析沙漠之花飲料公司管理成本[J].科技視界,2014(6):253.
[4]高偉明.戰略成本管控問題研究——以飲料行業為例[J].時代金融,2015(36):255-256.
[5]鄭娜.我國優秀軟飲料企業的竟爭優勢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1:26-29.
作者簡介:
楊曉艷,中糧可口可樂遼寧(中)飲料有限公司,遼寧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