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軍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118-01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倡導為學生減負、減壓的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掀起了創新作業設計的熱潮,其中初中語文作業的個性化設計更是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設計理念,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針對性的作業,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發展需要,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還要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從而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1.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提高語文作業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提高語文作業的趣味性,才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從而提高語文作業的實效性。鑒于此,廣大教師需要轉變傳統機械式和規范化的設計理念,加強作業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以此突破語文作業的局限性,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探索更多關于語文的相關知識,從而開闊學生的知識面。此外,在完成作業的形式上,教師應大力提倡多樣化和多樣性,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將聽、說、讀、寫、畫、玩等形式融合在一起,促使學生在強化自身語文素養的同時,還能放松身心,以便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進一步實現新課改中為學生減壓、減負的重要目標。例如,在學習完《我的老師》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開放性和個性化的語文作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對你喜歡的教師進行刻畫,可以通過寫作的形式,也可以通過繪畫的形式,還可以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總之,運用你喜歡的方式介紹你的老師。此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一起完成作業,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或體育比賽,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以便讓學生將對教師的感情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的交際能力,促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當中完成語文作業,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十分有利的。
2.從學生的個性需求著手,強化語文作業的預習性
傳統的初中語文作業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復習,忽視了學生對新知識自主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性的發展。為此,語文教師有必要轉變傳統的作業觀,強化語文作業的預習性,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以便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生字、詞進行提前查閱,促使學生能夠針對自身的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學習活動,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從整體掌握文章的學習,比如從情感、寫作手法、表達技巧等等進行預習,然后對自己所學的方面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在課堂上進行查漏補缺。例如,在學習《背影》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作業:對文章中的生字和生詞進行課前預習和查閱,標注其讀音和含義;找出文章中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和段落,并談一談自己的感想;通過閱讀文章,你收獲了什么?將其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這種形式的作業,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避免了傳統語文作業的死記硬背和機械摘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從而為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3.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入手,提升語文作業的動態性
傳統的語文作業設計一般都具有較強的靜態性,學生只能通過“讀、寫、背”來完成,雖然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卻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基于此,語文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入手,提高語文作業的動態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使學生在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初中語文作業的個性化和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完《敬業與樂業》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實踐作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社會調查,可以針對某一職業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材料搜集,利用拍攝、訪問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敬業與樂業”進行深刻的闡述,最后,將調查結果以文字或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以供大家分享。通過這種作業形式,不僅能夠提高語文作業的動態性和實效性,而且還能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協作精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作業的個性化設計突破了傳統的作業觀和教育觀,滿足了新課改中為學生“減負、減壓”的根本要求。提倡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完成語文作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進行自由的發揮和創造,這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有利的。為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不斷提高語文作業的趣味性、預習性和動態性,以便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從而更好的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繆家紅.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的思考與實踐[J].文學教育,2017(03)
[2]周宏偉.創新設計初中語文作業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
[3]王叢英.初中語文自主創新作業設計的幾點嘗試[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