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琴
宮頸糜爛是女性群體中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其常發生于育齡期女性身上,該疾病的復發幾率高,根治難度較大,另外,不能盡早治療,也容易誘發陰道炎、宮頸炎,甚至宮頸癌。宮頸糜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宮頸糜爛的發生,會增加宮頸癌的風險,為了更好的保障女性群體的身體健康,必須做好對宮頸糜爛的診斷、治療以及護理工作。下面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宮頸糜爛,特別說明一下對宮頸糜爛患者的護理工作要點。
一、宮頸糜爛的病因
宮頸糜爛也被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宮頸指的是子宮與陰道相交接的端口位置,如圖1所示,圖片上子宮口處黃色區域既是宮頸部位,宮頸部位包括兩種細胞組織,接近陰道區域的部分為鱗狀上皮細胞,而接近子宮內壁的區域為柱狀上皮細胞,兩種細胞組織相交接的地方就是最終以出現宮頸糜爛及癌變的區域,在臨床上我們稱之為鱗柱交界區。當女性雌激素出現變化時,特別是雌性激素升高時,柱狀上皮細胞就會往外增生,進而形成宮頸糜爛。宮頸糜爛可以根據柱狀上皮細胞的增生程度分為輕、中、重度的三個病癥程度,柱狀上皮細胞占據宮頸1/3區域的為輕度,超過1/3低于2/3的為中度,超出2/3或全面覆蓋宮頸的為重度。
另外,宮頸糜爛的產生,不僅僅是由雌激素升高而引起的,病菌感染、流產分娩、性生活不潔或盲目使用洗液也是宮頸糜爛的誘發因素。諸如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病菌的感染,都會引起宮頸炎,炎癥就會提高宮頸糜爛的發生幾率;而流產分娩最宮頸黏膜造成的損傷,會提升病菌感染宮頸區域的幾率,進而導致宮頸糜爛;在性生活中,不注意生殖器的衛生,會讓病菌隨著性行為而帶入陰道,進而誘發宮頸糜爛;一些女性盲目使用洗液,濃度過高、過量的洗液,都會破壞女性陰道的自身免疫能力,反而降低了對病菌的抵抗能力。
二、宮頸糜爛的癥狀
在臨床上,宮頸糜爛并沒有特殊的癥狀表現,宮頸糜爛知識宮頸柱狀上皮異位而產生的生理現象。一些女性個體可能因宮頸部位的生理差異,而出現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這不是典型癥狀表現。而白帶異常也不是宮頸糜爛造成的,主要還是由于宮頸炎癥引起的;同理,宮頸那囊及宮頸肥大也都是宮頸部位存在炎癥而引起的,與宮頸糜爛無關。
三、對宮頸糜爛患者的護理
治療宮頸糜爛主要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來實現,因此,在護理工作中,也需要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加以調整,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一)日常護理
宮頸糜爛可能是由于患者久坐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細菌大量滋生而引起的;陰道洗液使用不當也會誘發陰道炎、宮頸炎。因此,在日常護理中,應該注意糾正患者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應該督促患者增加運動量,避免久坐,同時,要進行正確的生殖器清洗,不可盲目使用陰道洗液,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炎癥的產生,進而達到控制宮頸糜爛發生程度的目的。
(二)飲食護理
規律的飲食,合理的飲食配比,也是控制宮頸糜爛的手段之一,在護理工作中,應該為患者制定科學營養的飲食搭配,減少油膩、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比例,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調節患者的雌激素分泌,進而控制宮頸糜爛的發展。
(三)圍術期護理
一些程度較重的宮頸糜爛患者,必須通過手術加以治療。此時,就應該注重對圍術期患者的護理工作。手術治療往往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心理,護理中要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輔導工作,通過溝通來排解患者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讓患者了解手術細節和注意事項,可以提升患者對手術治療及用藥的依從性,進而達到提升臨床療效的目的。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家屬加強配合,這樣可以更好的安慰患者,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另外,家屬也可以起到監督的工作,更好的讓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在患者手術完成后,做好對外陰的定期清潔工作,在術后2-3個月的恢復期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性生活,能讓患者更好的得以恢復。每個1個月復查一次宮頸狀況,可以及時發現術后并發癥,進而得到相應的治療,減少對患者健康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