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高校信訪工作是推動高校內涵發展的重要監督手段,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保障。在巡視巡查大背景下,隨著高校改革發展所凸顯出的越來越多的深層次矛盾,高校信訪工作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新問題、新挑戰,信訪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影響高校自身發展建設的重要因素。透過對高校信訪整體形勢的解析,針對高校信訪工作特點重新認識高校信訪作為高校重要的外部監督途徑的功能,把信訪工作納入“大督查”整體格局,并力求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構建科學高效的高校信訪運行體系,充分發揮高校信訪解決糾紛、完善管理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巡視 高校 信訪
正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巡視工作進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了巡視制度的發展和完善。高校由于受到公共財政的支持,在培養人才、創新知識和促進社會公正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而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問責。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開啟,大學備受社會關注,越來越成為社會輿論的中心。在新形勢下,提高高校巡視監督成效是做好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各項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任務。
在多份高校巡視巡察反饋報告中頻頻提到做好信訪工作對高校優化內部監督和控制體系的重要意義。高校信訪工作是學校聯系師生員工的重要橋梁,起著傾聽呼聲、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家對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巡視這個大背景下,把信訪工作納入“大督查”格局就顯得十分必要。借助督查工作的機制優勢,促使重要信訪工作直接由學校領導監督檢查,使信訪工作參與到學校的核心管理體系中,有助于增強信訪工作力度、解決信訪工作執行難的問題。通過扎實有效的基礎建設,逐步構建起統一規劃、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分級負責的信訪督查督辦工作格局。
一、新形勢下高校信訪工作呈現新特點
信訪工作說到底是一套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機制。高校是育人與科研的地方,所處環境相對獨立,高校信訪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晴雨表”的作用。因此高校信訪工作有其特殊的特點和規律,特別是在知識經濟的信息化時代更體現出了新時期信訪工作的特點。
一是信訪對象兩極化。高校信訪主體一方或者雙方往往是高校內部的師生員工或與高校利益相關的其他個體,這個群體知識層次較高,人員構成較為單純,群體性較強。隨著法治理念的普及,高校師生的民主意識和維權意識都顯著增強。與訴訟途徑相較,通過信訪途徑尋求救濟耗時短、效率高,所以遇到問題和矛盾時大多會主動選擇信訪的方式來解決。同時,高校作為社會成員,也有歷史遺留的家屬工、產業的臨時派遣用工等情況,他們知識水平低、收入微薄。信訪者知識水平和信訪事件的兩極化十分顯著。
二是信訪渠道豐富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信訪形式更加靈活多樣,來信、來電多,來訪接待量相對較少。此外,通過電子郵件方式的信訪數量不斷增多。同時,部分舉報人通過政府便民網站、社交平臺等網絡媒介,或向上級紀檢部門、巡視組等機構反映相關問題。
三是信訪內容多樣化。隨著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不斷拓展,高校綜合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信訪工作由人事變動、職稱評定、薪酬薪資、評獎評優等師生切身相關的問題,擴展至發展規劃、學科建設、基本建設等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上,由個人生活工作的切身利益問題,延伸至自身價值的實現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上。信訪內容反映了師生關心學校發展的熱情,體現了師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榮校愛校意識,這也是新形式下高校信訪工作的又一特點。
二、新形勢下高校信訪工作面臨新挑戰
新時期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高等教育逐步從外延擴張轉向內涵建設,高校改革和建設的力度逐步加大,高校教學體制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等內部因素的積累,就業壓力、人才培養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社會關注度提高,師生維權意識增強,新老矛盾交織、利益訴求多樣等對高校信訪工作提出了新挑戰,也暴漏出了當前信訪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
首先是公眾民主意識的全面覺醒對高校信訪工作提出了新挑戰。隨著社會公眾民主意識的覺醒,維護自身權益成為普通公眾的必然需求,公眾開始主動尋求不同的途徑謀求自身權利的保護,教育權利作為公眾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也成為維權的主戰場。
其次是信息不對稱對高校信訪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所謂的信息不對稱是指信訪人與信訪部門從各自的立場出發,隱瞞自己手中所掌握的信息,以維護自己的利益或獲取更大利益。隨著高校改革與發展不斷深入,高校各類矛盾日益凸顯,訴求渠道相對狹窄,學校決策層與信訪人之間均出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信訪制度缺失與管理失序的不對稱;信訪人的主觀認識與依法信訪要求的不對稱;歷史遺留的信訪問題與工作人員變動的信息不對稱;信訪人所提供的信息與決策層所獲取的信息不對稱。
除此之外,個別群眾思想誤根深蒂固依舊是不容忽視的挑戰。當今社會部分群眾仍然存在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畸形心理,反復上訪,越級上訪,甚至花錢雇人上訪,無理取鬧,施加壓力。且由于對非正常上訪者缺乏有效約束機制,導致出現重訪、纏訪現象,嚴重影響高校的正常教學工作。
三、新形勢下高校信訪工作的優化路徑
(一)突出頂層設計,強化思想認識。從思想上增強對巡視背景下高校信訪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當前,高校的信訪工作多由校長辦公室或黨委辦公室“兼職”負責信訪工作,這樣容易造成學校對信訪工作的認識缺失,進而忽視信訪工作對高校穩定發展的重要影響,引發諸多不穩定因素,因此,高校信訪工作應該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尤其是在當前信息飛速傳播的環境下,加強頂層設計,成立專門的信訪機構,或者將信訪工作列入相關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由相應的校領導分管,從學校層面明確信訪工作的重要性。
(二)注重調查研究,增強信訪工作的輻射力。處理好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及將會發生的信訪問題,不僅對高校領導的科學決策具有參考價值,也是高校穩定和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高校要以信訪工作為抓手,對師生員工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總結并形成專題研究報告,為領導科學決策、為部門及時改進工作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要密切注意與高校改革發展相關的信訪動態,定期對師生思想狀況進行分析,及時掌握形成信訪問題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使信訪工作成為宣傳高校政策和凝聚人心的重要渠道。
(三)堅持依法信訪,引入律師調節。高校要建立法律顧問介入信訪工作機制,從文件政策制定、疏導分流案件、提供法律咨詢和維護信訪秩序等方面為信訪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同時法律顧問對信訪程序和司法程序所能解決的案件性質進行對比,對不符合信訪條件或適宜通過司法程序解決的案件當事人進行疏導,引導其采用合法途徑主張權利,更好促進個案解決。對于信訪遺留案件,在法律框架內盡可能尋求解決方案,或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適用法理提出合情合理的解決途徑,以促進信訪事項的依法解決,強化信訪工作的公信力。
(四)構建“大督查”信訪格局。要把信訪工作納入“大督查 ”整體格局,進一步明確哪些重要信訪工作必須納入督查工作的范圍,信訪部門和督查部門各自的職責、權限,定期研究信訪督查督辦工作等問題。建立健全牽頭協調機制,對需要統一督查的重要信訪案件或有關事項,要實行領導或信訪部門牽頭協調、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聯合督查的制度。對于信訪工作的督查督辦工作除了既有的體制機制,還要研究信訪工作的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程序和制度。要抓住薄弱環節加強督查督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充分利用學校、院系等各級信訪工作網絡,采取定期排查、滾動排查、專項排查等多種形式,超前排查和化解各類信訪矛盾。要特別重視網絡信訪、“校長信箱”中所反映的問題,定期整理其中的重要問題,列入學校領導督查督辦范圍,加大督查督辦工作力度。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信訪條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
[2] 李世佼.新時期高校信訪工作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8,8
[3] 徐玉林.高校信訪工作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以安徽大學為例[D].安徽大學,2012.
[4] 辛升學.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信訪工作的特點及對策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