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摘? ? 要】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業對于財會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各大院校在專業拓展方面也相應地朝著財會類專業側重。本文中我就從高職院校財會類專業教學入手,談談在當前教育新時期,我們應當如何做好教學方面的創新和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 財會專業? 模式和方法?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07
我國當前人才培養開始注重職業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共同發展,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才培養范圍的不斷拓展,職業院校和普通院校呈現出并駕齊驅的發展趨勢,在人才培養方面各有側重,各司其職,為我國各行業發展的各個領域儲備了不同層次和作用的人才。本文中我所探究的高職教育屬于職業教育的一類,顧名思義職業教育就是以專業教學為主,培養未來應用于技術崗位、管理崗位的專業性一線人才,所以其在實際教學專業的設置方面更加側重于實用性、技術性,本文中所要探究的財會類專業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類。
經濟對于國家發展來說是其他一切事業發展的根基,所以在當前我國經濟大發展大繁榮的大背景下,我們也就更加需要支撐經濟迅速發展的相關金融類專業人才,并且相對于高層金融從業者來說,從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來看,對于基層的財會類人才需求更為廣泛,需要也更為迫切。但從我國當前教育發展的實際來看,財會類等基層金融專業從業人才的培養基本依靠于普通院校和職業院校兩種渠道,而從專業型人才培養角度來看,又以職業院校的人才供應為主,但相對于普通院校來說,職業院校在以往的教育發展進程中受到的重視程度較小,進而在與時俱進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也就導致對應的專業教學存在不少問題。所以新時期,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們也看到了這一點,也重點強調了針對于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改革和創新,本文中我就結合當前財會類人才需求的行業現狀,以高職教育為例,談談我們應當如何做好教學改革和創新,采取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實現最高效、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效果。
一、當前高職財會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略微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一方面如上文所講人才培養的方向不同,偏向于實用性而非研究性人才;另一方面,則是職業院校和行業需求更為契合,尤其是在專業設置方面緊跟市場需求走。但是其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滯后性也就導致其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具體的方式和規劃方面產生滯后,也就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此部分我就結合當前高職財會專業的教學現狀,剖析問題。
首先,當前高職院校不論是財會專業還是其他專業,在整體的師資力量建設方面有較為明顯的缺失,進而連帶教學改革和教學創新陷入惡性循環。因為相對于普通院校來說,職業院校對于教育人才的吸引力相對較低,本身在人才引進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高職院校原有的師資力量在提升方面也因為政策改革的局限性而缺少對應的機會。兩項因素綜合之下,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往往存在師資力量不足,師資素養相對欠缺的問題。
其次,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過程中,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策略的單一性,和當前的行業需求不符。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培養的人才以實用型為主,但是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還是傾向于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并且教學模式僅限于教師教學,學生聽課。而高職院校生源本身相對于普通院校來說就存在質量相對較低的情況,所以在這種單一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容易缺乏興趣,教學也就得不到效率和質量上的提升。
再次,職業教育以實踐為主,尤其是財會專業未來人才和錢相關的內容打交道,接觸的都是經濟實務,但從當前的高職財會類專業教學來看,教學過程中缺乏對應的案例教學、實驗教學,所以學生普遍缺乏對應的實踐能力、舉一反三能力。
二、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模式創新性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階段在普通教育改革的基礎上應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教學理念,并延伸出對應的教學模式。那么針對高職教育來說,我們可以在這些普遍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財會類專業教學的特性,主動探索對應的教學策略,在創新和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人才的培養效率,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培養更為符合行業需求的人才。
首先,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創新方面,我們要先從教育者的角度出發,打造好對應的專業師資力量。一方面,作為教師我們要具備活到老,學到老的認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針對財會專業的相關專業知識不斷地學習,并向著縱深方向拓展,從而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渠道和資源,參與對應的教學研討會、政策分析會等,提升自身對于新時期所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的認知深度。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結合專業特性,從實踐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需求不斷地探索相應的知識輸出模式,尋找師生互動的良好方法,從而構建教與學之間的有效通道。
其次,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創新方面,我們在保證自身博學多才的基礎上,要將重心放在教學模式多樣性的實現方面。就如上文所分析,高職院校學生本身大部分來源于高考落榜生,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學習缺乏興趣和積極性,并且在知識素養積累和習慣養成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教學創新很大程度上是要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例如因材施教、探究式教學、場景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等等,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感受到新奇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
最后,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方面,我們還要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角度去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財會更多的是涉及到實踐性技能的培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量采取實踐性案例為主,如尋找相對新穎的、實際的教學案例,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教師個人努力,或者從校企合作資源方面入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親身實踐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專業學習的重點,也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找到未來從業方向。
總之,對于當前教育改革大環境下的高職院校教育,我們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尤其是針對財會類和社會經濟發展相掛鉤的專業,我們更要注重內容和模式上的創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收到的都是最新的,最典型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新的教學模式獲得更為有趣的學習體驗,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參考文獻
[1]關旭.論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J].納稅,2018(8):88-88.
[2]李素英,吳永立,范義敏.高校會計專業課程創新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市場,2007(4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