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京
摘要:隨著新時代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也急需增強自我的競爭能力在與日俱進的大時代下占據一席之地,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組織管理、財務會計活動以及企業內部監督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了企業在增強自我競爭力的道路上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性因素。然而在我國現階段絕大部分企業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并沒有預期中的順利,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急待改善,固本文就企業內部審計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并且提出優質的方法和途徑,供企業參考,希望能夠切實有助于企業發展。
關鍵詞:企業內審;有效性;方法途徑
一、企業內審工作的有效性的闡述
內部審計簡稱為內審,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審工作本身是一件多綜合性的工作內容,在企業經營管理領域、財務會計領域以及內部控制制度中都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內審的有效性,從真實層面來說不是說包括了或者涵蓋了哪些領域,而是真正的切而有效得得以實施,無論是從企業自上而下的整個體系中來說獲得了多少的認可得到了多少的支持,還是從具體施行的實際過程中來看,內審工作的開展是否順利,是否有受到強烈的阻礙,內審工作的開展實際效果如何質量怎么樣效率是否達標,是企業應當正視的問題,而非只停留在表面,應當真實考量其作用價值。因為現實情況中,隨市政府相關文件的下達以及結構性改革的驅使,企業內部會發生眾多方面性質的改革,隨改革力度的加強,內部審計自然會有所波及到,以至于很多企業中內部審計在改革下被削減了,其職能被淡化或者被忽視的情況屢見不鮮,也就從真正意義上對審計的工作造成了致命的沖擊,因此,開展對企業內審工作有效性的研究不僅是一個明智之舉,發現問題所在加入思考,并積極找出解決方案提高企業內審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這件事更應該抓緊納入規劃。
二、企業內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我國現狀來看,內審工作的開展事實上晚于其他國家,起步晚較為落后,內審工作發展不完善,企業內審工作的實際開展中其薄弱之處便暴露出來。若想要真正有效的達到提高內審工作的目的,找到切而可行的方法與途徑,作為企業就更需要敢于直面內審工作在實際開展中暴露的問題。
(一)企業內審機制不完善
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政策的改革也在不斷更新,整個市場的大環境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不斷得變化,企業的管理制度包括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內審工作理應緊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根據各個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企業自身有利發展的制度,不僅需要合理存在于當下國家政策發展下的要求也要符合企業自身的體系結構,量體裁衣。而現如今多數企業未能制定出符合自身合理發展的內審制度,無法兼顧國家政策和企業自身特點,這直接導致了內審工作在實際開展中的效率低下質量不高。若只顧企業結構性特點設立內審制度會導致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無據可依,沒有相關政策的支持,使得內審工作并不能順利執行。若只顧政策條款未能很好的結合企業自身情況也將導致,實際操作中的可操作性受到質疑。內審機制的不完善還體現在企業內部內審機制的設置中存在漏洞,比如沒有對內審工作的質量進行監管,對內審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考量,從根本上無法確保整個內審工作開展的質量及效率。
(二)企業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
一個企業的構成除了需要合理的架構管理制度方案等等,最重要的是將理論轉換為實踐的工作人員,內審制度的有效開展與人員配合,整體工作人員素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內審部工作人員角度來看,在選拔的過程中對其專業性未能做出明確規定致使后期內部審計這項工作逐漸從綜合性質向單一財務性質轉變,造成職能性質范圍的退化,在工作開展中企業也未能積極主動得開展再次教育,致使工作人員的專業性素質未能得到提升停滯不前,影響了整個企業的發展。
(三)企業內審工作時效性差
企業內審工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時效性的制約,因為絕大部分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的開展并沒有在整個工作的進程中進行監督,而是在事后發揮監管作用,而實際上由于客觀因素環境的不定期動態變化,企業內部項目發展的全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弊端暴露出來,而現在多數企業的內審只在事后進行,很大程度上不能全局掌控事態變化,對項目工作的監管具有局限性。
(四)企業內部對內審工作重視度低
從被審計部門看,素質不高體現在對內審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對內審工作開展的不配合及抵觸性,直接影響了內審工作的效率。企業部門對內審工作的不配合甚至高管人員對其工作的抵觸都對內審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給整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三、提高企業內審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徑
內審工作有效性的開展重點在于整改措施是否到位,在發現問題后是否及時止損,從問題所在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并加以實施,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暴露的弊病不僅僅表現了企業在該方面的缺失不足,更是清晰地展露了一個巨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企業必須重視組織經營管理中暴露的弊病,深入著重研究處理對策,對癥下藥,完善內審工作,包括從整個的層面來看建立更加全面的內審機制,從根基來看,追根溯源打好內審機制的基礎,從開展的過程中的執行力來看,需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從內審工作的成果來看,需要真實有效的提高轉化效率。
(一)加快建立健全內審機制
依據企業對內審工作越來越高的重視,如何有效的建立健全內審機制成為了眾多企業迫切面臨的課題。首先企業必須緊隨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的發布進行積極的整改,同時應當切合企業自身情況研究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方案研究政策條款中的實際操作力,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更加完善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企業仍然需要并且一直有必要制定一套監管內部審計人員工作質量和效率的規則,并且有效實施,對內審機制的健全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內審人員的審核嚴格把控,指定工作質量獎懲制度能夠有效提高內審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視度,直接的提高了內審工作的質量及效率,從內部對內審機制的健全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二)提高企業工作人員整體素質
針對企業內部整體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這個現象,企業可以從根源上,提高內審工作人員素質,在一開始內審工作人員的選取上更加側重選取綜合專業性質較高的人才,保證企業具備優質的審計人才儲備量,在審計人員進入企業開始工作時,企業應該定期舉辦再次教育對審計人員整體素質以及專業性知識進行提升。
(三)提高企業內審工作時效性
內審工作的時效性在于及時發現工作進展中的問題,對被審計部門工作暴露的弊端進行實時監管提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性建議,對由于市場環境導致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風險預測采取相應防范措施,時效性的提高直接意義上提高了內審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也推進了企業工作的良性進展,減少了工作開展中的風險性,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四)提高企業內部整體對內審工作的重視度
只有內審工作得到了實際意義上的認可,工作的開展才會變得名副其實。從被審計部門來看需要提高從管理層到基層,自上而下企業內部對內審工作的認識,只有內審工作獲得了支持認可工作的開展才能得意順利進行。有助于提高內審質量。
四、總結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內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對企業的長遠良性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故企業可從健全內審機制、提高整體人員素質和內審工作的時效性以及加強對內審工作的重視度多方面進行改善修正,希望以上觀點所述方法和途徑可供企業參考,對企業內審工作的有效性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姜晶.企業內審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徑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 (02): 125.
[2]周學獻.提高企業內審工作有效性的建議及思考[J].時代金融,2019 (02): 58-59.
[3]梁永蘭.新時代下企業內審工作的提升途徑[J].時代金融,2018 (29):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