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波
摘要:當前,集團公司日益重視加強對所屬企業的股權管理。然而,在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實施股權管理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股權管理的實際效果。對此,集團公司要立足于實踐,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所屬企業的股權管理。本文淺析了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股權管理存在的問題,探究了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股權管理的措施,以期為集團公司的股權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集團公司;企業;股權管理
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實施有效的股權管理,能加強對所屬企業的有力控制,并促進投資目標的良好實現。但是,集團公司在對所屬企業實施股權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保障所屬企業具備良好的經營自主權,確保所屬企業對自身的創造性進行充分發揮。對此,集團企業要深入考察對所屬企業實施股權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究有針對性的股權管理措施。
一、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股權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集團公司缺乏完善的治理結構
當前,部分集團公司缺乏完善的治理結構,極易導致資產管理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缺位現象,極易導致董事會與所屬企業的經理層出現如下兩種極端關系:一,在股權管理工作中,經理層完全占據主導地位,架空了集團公司董事會以及監事會;二,在股權管理工作中,董事會完全占據主導地位,股東實際掌握了對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控制權,經理層完全附庸于董事會,且監事會難以在實際工作中實施獨立判斷,導致集團公司難以對所屬企業實施強有力的股權管理,缺乏有效的股權控制。
(二)存在盲目對外擴張與投資
集團公司應通過投資關系以及股權關系加強與所屬企業的聯系。然而,當前多數集團公司僅能與所屬企業保持一致的戰略目標,并維持同步的生產經營。從整體上看,僅能依靠各類生產要素,諸如信息、人才、技術等維持內部聯系。集團公司難以實現對所屬企業的有效管控,極易導致所屬企業盲目實施對外擴張以及對外投資。
(三)缺乏完善的預算體系
集團公司普遍實施年度預算,但缺乏統一完善的預算體系,未能有效強化對所屬企業預算管理的監督執行,導致預算管理相關工作難以取得良好的實效。同時,缺乏精細化的事前預算,且事中缺乏有效的跟蹤監控,事后缺乏對預算執行的審計監督,難以全面實現良好的預算管理,導致集團公司難以實現股權管控的具體目標。
二、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股權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股權戰略管理
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股權管理,要加強股權戰略管理。集團公司作為控股股東,要對所屬企業的日常管理進行有效參與,對所屬企業實施合理的股權戰略管理,要確保所屬企業在日常管理運行中,所實施的經營戰略,與集團公司股權業務相應的總體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并契合集團公司的發展規劃,對各類重大事項,諸如對外投資相關項目、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產品調整進行規范[1]。在對所屬企業實施日常管理的過程中,緊扣集團公司制定的戰略發展規劃與具體目標,對集團公司所制定的股權戰略進行靈活運用,實現對相關工作的合理規劃。
(二)建立健全股權管理體系
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實施股權管理,要建立健全股權管理體系,有效加強制度、組織以及風險管理,有效增強對所屬企業的股權管理效果。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針對中層以及高層管理人員構建有效的激勵制度;集團公司要在內部強化對股權管理的相關制度建設,并建立健全經營管理涉及的各項制度,要對法人治理相關制度進行有效完善。集團公司及其所屬企業對股權進行處置時,要經由董事會進行批準。要嚴格遵循相關法規,并按照法定程序對股權進行處置。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的股權進行組織管理,要強化對各類股權業務的有效管理,要針對股權管理專門設置相應的職能機構,并設立相應的股權代表,對所屬企業經理層以及各類重要崗位的工作人員加強任職管理。要盡量從集團公司委派相關人員對所屬企業的關鍵崗位以及經理層崗位中任職,有效加強對所屬企業的管理。要構建嚴格的外派機制,并強化相關培訓。集團公司要注重對外派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外派人員獲取相應的任職資格,再實施擇優選派,從整體上提升外派人員的綜合素質。
集團公司要從以下方面著手,對所屬企業涉及的股權實施良好的制度管理:集團公司要構建系統完善的法人治理相關制度,嚴格遵循《公司法》的各項規定,并充分考慮自身的各項管理需求,對公司章程進行合理制定,并對董事會、股東大會以及監事會相應的議事規則進行明確,并對董事會、股東大會以及監事會涉及的各項管理制度進行規范,并實施定期述職;要在集團公司內部構建系統完善的內部控制和制衡機制,構建獨立有效的董事會,強化集體領導,督促所屬企業對法人治理結構進行合理構建。集團公司內部要強化對股權管理相關制度的建設,對股權管理各項辦法進行有效完善,并對所屬企業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相應的管理細則、股權預算涉及的具體管理辦法、所屬企業對公司機構進行設置的相應指導意見等進行完善,對所屬企業股權管理涉及的各項行為進行規范。集團公司要督促所屬企業對經營管理各項制度進行良好建設,重點對基礎管理各項制度,諸如生產、經營、安全以及內部控制制度等進行良好建設,還要注重對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進行構建,并明確股權管理的具體流程[2]。要加強對所屬企業董事會的事前監控。另外,要對所屬企業管理人員構建股權管理績效評估機制,并與薪酬相掛鉤,有效激勵管理人員對股權管理的積極性。
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股權實施風險管理,不僅要在集團內部加強風險管理,還要在所屬企業日常工作中加強風險管理,要聯合董事會以及審計部門,針對股權風險構建長效的管理機制,實現對股權投資涉及的各類風險進行科學防范和有效規避,實現對集團公司利益的有效維護,避免資產發生流失。集團公司要有效掌控對所屬企業的各項形式變更,諸如并購重組、破產解散等,還要嚴格控制股權轉讓和股權交易,對股權投資涉及的項目決策、項目實施、項目竣工驗收以及項目評價等進行有效完善,避免股權投資發生失誤,實現對股權投資相關風險的有效規避,對股權項目涉及的處理行為以及流程進行規范,避免資產發生流失,實現對股東利益的有效維護[3]。另外,集團公司要對所屬企業的各類項目投資,融資以及股權處置進行嚴格監管。要對所屬企業的日常運行實施嚴格監控,并對相應財務報告實施定期審查,并對所屬企業涉及的財務工作實施定期的審計監督。另外,要充分考慮所屬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對股權管理體系進行科學評估、合理修正以及及時更新,實現對股權管理相關機制的有效完善,有效增強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的股權管理效果,促進集團公司實現良好發展。
(三)構建股權管理信息系統
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實施股權管理,要構建股權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的充分利用,構建高效的控制信息系統,實現操作、管理以及戰略規劃相應控制層的良好并存。決策信息主要涉及所屬企業的投資計劃以及經營管理方針、年度預算方案、年度決算方案、公司章程、利潤分配以及注冊資本變更相應的具體方案、公司結算以及公司清算等相關信息。控制信息主要涉及所屬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果以及財務實際狀況、生產計劃以及實際執行情況、所屬企業對生產經營各類事項的自主決策、資金管理、投資、融資、資產處置以及法律訴訟等相關信息。在股權管理信息系統中,要有效區分控制以及決策信息,對之進行分別儲存和有效管理,促進集團公司強化對所屬企業相應股權的有效控制,并對二者具備的職能權限進行清晰明確的區分界定,促進股權管理實際效率實現大幅度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股權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集團公司缺乏完善的治理結構、存在盲目對外擴張與投資、缺乏完善的預算體系。對此,集團公司要通過加強股權戰略管理、建立健全股權管理體系、構建股權管理信息系統等措施加強對所屬企業的股權管理,有效改善股權管理效果,促進股權管理水平實現大幅度提升,有效增強集團公司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吳秉鋼.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股權管理的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 (11): 30-30.
[2]王永鑫.用股權管理實現企業集團化管理[J].經貿實踐,2018 (2): 264-264.
[3]張春波.加強國有企業參股股權管理的對策研究[J].經濟師,2017 (5):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