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是教師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提出了應對問題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水平的基石。例如,真正的識字應當是從大量的閱讀中獲得的。唯有更好地從閱讀中輸入知識,才能去進行寫作及其他方面的輸出。
一、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現階段閱讀教學情況來看,目前存在的問題可分為教材、教師和學生這三個方面。
首先,在教材上,目前課堂閱讀材料相對陳舊且有限。時代在不斷發展,盡管我們的教材也在不斷改版爭取與時俱進,但是改動也有限。有些閱讀內容更多從教育學生的思想品德角度出發,缺乏足夠的趣味性、實時性,而且目前課內教學的閱讀材料的種類單一,視野拓展程度有限,不具備豐富的多樣性。
其次,在教師的閱讀教學中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觀上,部分教師由于職業倦怠,教學激情消退,態度不夠積極,將上課僅作為一種教學任務,導致課堂死氣沉沉,自然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的表達交流不夠充分、教師故步自封只肯用自己熟悉的教學工具教學等等都讓閱讀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客觀上,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會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過于強調讓學生自讀自悟,而另一種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過于強勢甚至是采取“滿堂灌”的方式。閱讀教學確實要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自己的體會思考,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但是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并不應該是孤立的個體,而是應該有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過于強調學生的自讀自悟有可能讓學生陷入閉門造車的狀況,無法對閱讀材料有一個較正常客觀的理解。同樣地,教師在閱讀過程中過于強勢,要求學生必須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則不僅容易讓學生喪失興趣和主動性,還容易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常根據固定的流程進行,講述背景-劃分段落-中心概況-思想分析,學生就按照老師說的流程一板一眼進行。以上這兩種閱讀教學方式都會導致學生理解文章不夠充分,閱讀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最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也存在互動不積極,興趣不足,課后閱讀敷衍了事等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有限,在學習過程中很難較長時間專注。尤其對于閱讀這種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學習來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很可能分散,忽略了教師對知識點的細致講解,也很難對閱讀材料有較深層次的領悟。而且學生如果在課堂中互動不積極,也很可能影響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這樣導致師生雙方都失去教學的興趣。而且如果學生在課后不主動,所學知識也不易鞏固,知識面也無法拓展。
二、 應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策略
對于以上提到的三類問題,應當從三個不同方面著手解決問題。
(一) 合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拓展學生課后閱讀
教材上,雖然小學階段的課程是由國家、地方與學校三級管理,但是學校在學生課程上還是存在一定的自主權。小學語文有一千多課時,僅僅依靠語文教材的閱讀量遠不能達到訓練學生閱讀的目標,因此必須重視對教材的合理利用,在教學中加入一些實時性較強的閱讀材料,做到與生活緊密相連。此外,課堂的時間有限,大量的閱讀仍需在課后進行,因此需要進行課外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課外進行閱讀訓練。針對課外閱讀,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教學目標設計一份豐富多樣、與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課后閱讀清單以供學生參考,甚至是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另外,要讓學生在課后也能持續不斷地閱讀,習慣非常重要。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在開始時就把課外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一部分,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習慣成自然。教師還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如舉辦讀書會、小組互助讀書組、有趣文章講述推薦等充滿趣味性和文學性的活動,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籌劃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 選擇正確閱讀教學方法并給學生講授閱讀方法
過于強調讓學生自讀自悟和過于強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都不是正確的閱讀教學方式。好的閱讀教學方式應當是教師在學生的閱讀中起著引導的作用,通過設計合理的情境問題,在閱讀中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高效完成閱讀目標。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閱讀材料,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尋找問題的答案。此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的閱讀方式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閱讀材料,提升理解能力。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教導學生如何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生邊閱讀邊記錄的習慣、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和做讀書筆記,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閱讀學習。
(三) 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必須非常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愿讀、想讀、愛讀。當學生真正對閱讀產生了興趣,才會愿意進行積極主動地思考,才會在課后也進行閱讀的延伸與拓展。如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是非常考驗教師能力的事情,設計一些充滿趣味性的課外閱讀拓展活動,鼓勵學生觀看具備較強文學性的電視和綜藝節目、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朗讀與誦讀、采用新的教學工具(如多媒體)、豐富課后作業形式等,都可以用來激發學生興趣。
參考文獻:
[1]馬慶梅.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5):54+63.
[2]黃鸝.淺析小學閱讀教學中“讀”的問題與現狀[J].新課程(綜合版),2018(5):106.
[3]呂莉.小學閱讀教學和學生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7(63):29.
[4]潘建輝.淺析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9(7):51.
[5]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5.
[6]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4.
[7]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辛萬杰,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萬載縣黃茅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