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紙筆測試作為評價學生品德形成與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方式,在命題時應立足兒童生活,以生活性作為命題的著眼點、關注點,通過豐富試題樣式,創設試題情境,拓展命題時空,拓展兒童視野來考查兒童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讓命題與課標理念相符,提高命題質量。
關鍵詞:生活性;紙筆測試;命題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品德教學要立足兒童的生活。同樣,作為在評價學生品德形成與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方式——紙筆測試,命題時不能把教材中的知識點簡單地以概念的方式來呈現,以考查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而應依據課程標準,注重基礎、回歸教材,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教材知識為基礎。以生活性為紙筆測試命題的準則。生活性,應當成為品德紙筆測試命題的著眼點。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粗淺認識。
一、 豐富試題樣式,拉近學生距離
(一) 適當增添導入語
在試題編排中,應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試題排版注意使用寬松的字間距與行間距,以緩解學生的答題焦慮;注重圖文并茂,或配以相關活動照片,或將簡單的線條變為豐富的圖形,幫助學生讀懂試題,領會命題意圖;同時,試題配以清晰而溫馨的導語,如“親愛的同學,在這收獲的時節里,祝愿大家在《道德與法治》的果園里用智慧、自信和細心去收獲成果吧!相信你是最棒的”等,從而喚起學生的答題興趣和信心。
(二) 精心設計題型
紙筆測試題目內容、類型、特點等,改變過去從抽象、機械、單一的評價方式,優化選擇題、填空題以及開放式問答題等三種題型,以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的命題為例:
例1
1. 選擇題
(1)當你看到有人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你會()
A. 罵他
B. 大人的事小孩不用管
C. 有禮貌地制止
(2)寒假到了,我想這樣安排()
A. 使勁玩
B. 看一本好書,學會一項本領
C.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 填空題
(1)我知道傳統節日有:八月十五是()節,九月初九是()節,()月()日是端午節。
(2)我想夸的值日生是(),因為他(她)()。
3. 問答題
關于愛護公物,你有哪些小妙招?(請舉例2種以上)
這些題型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兒童情趣,一下拉近了學生距離,學生愿意去做,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文明習慣、道德認知和良好的社會品德。
二、 創設試題情境,激活道德認知
通過創設多樣化情境,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品德課程倡導的教學方式。紙筆測試命題也應當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的試題情境,再現兒童生活,促進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
例2 呈現情境:在飲水處取水,很多小朋友一哄而上沒排隊。
議一議:不排隊取水會怎么樣,你想對圖中的小朋友說什么?
本試題針對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大家排好隊》一課的學習而設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事例,讓孩子們有話可說,考查了學生的道德認知,在答題中明白不排隊不守規則的危害,知道守規則是文明的標志,也是安全的保障,從而自覺在公共場所做文明人,遵守規則。
三、 立足兒童生活,拓展命題時空
品德課程的開放性需要教學時空的拓展與延伸,相應地,課程評價也應當走向開放與多元,不僅關注學習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因此,品德課程紙筆測試應當立足學生生活,拓寬命題時空,用評價引領師生、家長真正將日常學習與生活視為品德生長的場域。
例3 寫一寫我的小調查
我知道:可敬的家鄉人有。
上榜理由 。
我是通過發現的。
本試題針對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可親可敬的家鄉人》一課而設計,旨在讓學生感受到在自己的家鄉有這么多可親可敬的人,可以是有出色貢獻的人,也可以是身邊平凡的人,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本試題引導學生回顧可親可敬的家鄉人,通過記錄這些人物的簡單事例,激發學生對家鄉人的尊敬與自豪感。這樣的紙筆測試,從課堂到家庭到社會,培養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人和事,極大拓展了評價時空。
四、 抓住社會熱點,拓展兒童視野
品德與社會課程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讓他們從自己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這要求品德課教學要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不斷拓展學生視野。紙筆測試命題自當立足這一要求,將鮮活的社會生活引入試卷,引領兒童讀試題,看生活,拓展視野,了解社會。
例4 讀一讀材料,請完成以下題目。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1. 從此,10月1日成為祖國媽媽的生日,這一天也叫()節。
2. 我還知道:()()和國徽是國家的標志
3. 歡歡喜喜慶國慶,今年的國慶節,你準備怎樣過?
本試題是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旨在考查學生“認識我國的重要節日——‘國慶節”,了解國旗國歌國徽是國家的標志,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愛國情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這樣的測試,不僅檢測了學生知識的習得情況,更開闊了學生的社會視野。
紙筆測試作為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出好一份試題應深入學習課標,鉆研教材,了解兒童的認知特點,以生活性為準則考查兒童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又要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重視實踐和創新,使命題立意逐步呈現多元化的態勢。
參考文獻:
[1]盧德玉.《品德與社會》紙筆測試題立意科學化的探討[J].福建教育,2016(Z4):96-97.
[2]姜佳莉.小學品德期末紙筆測試困境突圍[J].中小學德育,2016(4):36-38.
作者簡介:丁長娣,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上杭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