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是學校德育智育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新時代課堂教育重要補充部分。本文將從長期的一線教學實踐總結的班級文化建設經驗研究與探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討論如何營造好良好的班級文化。
關鍵詞:班級文化;文化建設;理念
班級文化是潛移默化地影響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重要環節。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有利于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積極促進學生健康向上的發展。班級文化是指全體班級成員在班主任的正確引導下,有著共同的班級目標與理念,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隱形的素質教育課程,是一種無形的潛在的教育手段。班級文化是一種教育文化,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不是通過面對面的知識傳授,不是傳統的道德說教,也不是嚴格的行政指令。班級文化對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是潛移默化的。班主任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成分,要有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能夠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力量,正確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一、 創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一) 以班級文化的氛圍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影響字生
在班級教育這個廣闊的大平臺上,只要有愛的信念與理念,我們就能夠完成教書育人的目標,創造符合班情的精彩文化是教育重要環節。抄寫名言警句,每天為學生點燃一盞思想的航燈,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辦好班級手抄報,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強化班級制度,使學生能自律地規范自己的言行。充分發揚“圖書角”“學習園地”的積極作用,啟智養性,既奠定學生長久發展的基石,又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種傳統的優秀班級文化,會潛移默化的成為一種內心力量,融入學生的行為習慣,影響孩子的長久發展。
(二) 建立科學管理的班級制度
要適當地運用彈性手段、激勵手段等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適合學生長期發展及班級現狀的班級管理目標,這樣能夠把班主任從煩瑣的基礎性管理調解工作中解放出來,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學生長遠發展的規劃中去。在管理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總會有不了解的情況,這就決定了班主任在規劃管理工作時候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針對主要矛盾,放緩次要矛盾。要以學生長久發展為根本,有彈性地,有針對性地制定每階段的班級文化目標,要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與每階段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班級管理制度。
建設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這種良好的環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熏陶培養作用,可以通過班級的衛生與學習氛圍為切入口,監督檢查學生的衣著打扮,并側重于學生的整改落實。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環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每個學生的個性的培養,要以班級和寢室的文化墻,以班級的班歌文學社等多方面作為載體。采用小組制度,并加強小組考核管理與競爭機制,形成良好、健康、和諧的競爭氛圍,促使組員能夠積極投入小組當中,群策群力,共同完成黑板報,手抄報的制作。小組活動能培養學生合作理念,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實踐。同時,把綠色植物引入教室,不僅能夠豐富教室環境,也能夠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愉悅身心,一個整潔、自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 強化班級制度,塑造自律的班級理念
班級文化的主題可以依據每階段學生的學習現狀及時調整。在新生入學的開始階段把“抓常規,促自律”作為班級文化制度與主題,強化班級制度,塑造自律的班級理念。要緊緊圍繞班級制度建設這個主題,嚴格規范學生行為,把班級制度切實深入到每個同學,緊密結合課堂、自習、活動、課間操等幾個環節,促使學生能夠堅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規范的班級教學氛圍和班級制度,強化完成以后,可以把“健康,積極,上進”作為班級新一階段的班級文化主題。在持續性規范學生自律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競爭風氣。第三階段可以把“堅強,踏實,勤奮,積極”作為新一階段的班級文化,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以及道德素質。最后一階段的主題是緊密圍繞著學生繁重的學業壓力,開展“青春,理想,責任”班級文化主題,幫助學生緩解繁重的壓力,指引學習方向。
三、 注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
(一) 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少小若天成,習慣成自然。”班級管理工作應當嚴格規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指導與規范,這是一種細微的嚴謹的教育,是把嚴謹,積極的日常行為的小溪流,最后匯成到了有道德有品質的濤濤大海。雜草會毀掉豐收的果園,同樣不積極不良好的思想會影響學生的長久發展,教書育人的目的就是通過平時的培養塑造好學生的道德品質。在這個快速發展又充滿誘惑的時代,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的時候要加強學生的學習教育,更要提高學生抗拒誘惑的能力,培養自律意識,加強自我管理,營造積極向上的心態,培養高尚的節操。要教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堅定的正能量意識,積極向上。班主任要懂得愛,有嚴謹細致的態度,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不同個性、不同的時候環境,正確培養每一個學生,要有責任意識,引導每個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正確處理好自己的發展,抵抗外界的誘惑,保持良好的品行。
(二) 教育學生做一個有規則意識的人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班主任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建立完善行為規則和班級管理制度,培養學生自覺的遵守意識,并明察暗訪,督促糾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有規則意識的人”。教師始終要牢記源頭清河流清的道理,教會學生有道德選擇能力。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發展的精髓,良好的成長氛圍,為學生健康茁壯成長創建最好的舞臺。為了學生全面健康積極向上的發展,每一位教師都要竭盡全力奉獻自己的力量。班級文化是影響班級發展長久的力量,是教書育人的基本核心。健康,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個學生的長久發展,塑造良好的班級制度,培養學生自立意識,加強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新時代課程改革是一場關系民族未來興衰的文化變革,要以新課程改革思想為指導。創建良好的班級文化,有助于培養全面復合型人才的班級文化,是每一次學校以及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責任,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通過班級文化建設,推動現代化教育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王倩.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實踐與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0.
[2]李燕.生本教育視角下學校德育模式建構的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3.
作者簡介:
徐建鑫,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