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旻昕
關鍵詞:國有資本 ?投資運營 ?公司財務風險 ?風險成因
財務風險是風險的重要種類,本文認為財務風險可以定義為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因企業內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及其相互綜合作用,導致企業經營產生出現不確定性,最終引起收益水平和預期收益之間的差異,企業財務、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出現問題,最終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非經濟損失不在此討論范圍內)的可能性。
關于企業財務風險成因的分析,國內外學者都展開了詳細研究,相關學者對企業發生財務風險進行了分析與評價,從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可以知道,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國外學者Asquith認為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Lubomir Lizal則認為財務風險是資本結構不合理導致的,資產的不合理使用,加之經營管理不善。國內學者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如張宏艷、李莉則認為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資產流動性與投資決策方面的問題。胡春生、李強、田麗艷認為我國企業對財務風險的認識不足,相關從業人員素質較低,財務管理觀念陳舊,控制力量薄弱。強琴琴認為國內外市場變化不一樣,企業經營方式也不一樣,因此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差異或者欠缺的情況十分正常,這也是導致財務風險的一個主要原因。由于國內外中的問題研究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得到的結論也各不相同。結合不同學者研究可以發現,按照不同的標準對財務風險進行合理劃分,然后逐類換分出現風險問題的主要原因,不失為一種簡捷而又有效的途徑。
現階段隨著國資國企中改革步伐的逐漸深入,國有企業改革在一些試點單位中正在進行。2018年國務院提出的資本投資運行中的相關規定顯示:“通過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實行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是國家授權經營的獨資公司,這種公司一般來講資產規模相對較大、內部單位多、組織機構復雜、信用評級高,社會知名度大,其國有身份無形中降低了政治風險和提供了政府信用的背書支持,能夠給外部投資人、債權人足夠的安全感。還有一些人指出:以政府為背景的一些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不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即使這一環節中出現問題,政府也會承擔相應的職責。本文認為上述觀點是相當錯誤:一是風險來源于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來源于變化,而“變才是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因此,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沒有絕對的安全,不存在完全沒有風險的事,風險無處不在,有風險是絕對的,無風險是相對的。二是上述說法偷換了概念,將政府背書這種保障措施等同于無風險;三是各級政府從沒有公開表示過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進行信用背書,這違背了政府職責和有背于公平競爭的原則。
本文前面已經提出研究財務風險的出發點不同,則得出的結論不同,因此,本文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組組建到正常運營管理為契機,分析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中出現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
(一)改組組建財務風險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值得是在一定范圍與領域中,通過對國有資源、資本等進行全面整合,具體而言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渠道和方法,跨行業、地區、部門建成相應的國有控股企業。一般情況下是從子公司開始發展,然后構建母公司。建立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期間,依據的是政府行政指令,而非市場行為,有的是拉郎配,有的是甚至是幫助困難企業解債紓困,一個好企業搭個困難企業,搞平衡,充滿了博弈,在這種“有什么裝什么”、“好壞通吃”的情況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缺乏對子公司的足夠了解和認識,缺乏甄選淘汰的過程,缺乏必要的風險隔離。
(二)運營管理財務風險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管理子公司期間,常常是先管理子公司。但是并不參與到子公司的實際管理中,這種方法盡管可以充分調動管理層中的積極性,但由于表現出了對子公司控制力的大幅減弱,例如從其他行政廳局、其他國資系統取得股權的子公司,管理難度很大,監管力度不夠,基本上是事后管理,特別是以代持方式整合進入的國有股權,其人事關系、管理模式、利益格局不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除合并報表外,一般不享有和承擔實質的股東權利和義務。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某些子公司的風險是加大了,對于子公司而言,其風險防范能力明顯下降。
(三)資產集中管理財務風險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中對資產的管理模式即為資產集中管理。一,通過這種資產集中管理方法,可以使原有的資產規模不斷擴大,使企業中原來的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二是可以將分散風險歸納到資本投資風險管理里面,如兼并了大量困難企業,雖然從這些困難企業來說是解危脫困,但對資本投資運營企業自身而言,增加了投資公司自身的負擔。且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中手握大量國有資產和股權,一旦出現財務危機,除給企業本身的國有資產安全以及生存發展帶來較大威脅外,還可能給整個國資系統的國有資產帶來系統性風險,這才是最大的風險。因此,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不會輕易出問題,但如果在此期間出現問題,很可能就是系統類大問題,這將會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財務風險管理帶來很大影響。
(四)發揮政府平臺功能形成的財務風險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政府改善國有資本分布,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國家或地方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平臺公司,必然承擔大量投資和借款等功能性支出,這些功能性支出回收期長,收益低,大量無法收回和存在巨額投資損失。有些地方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定位上存在偏差,主要任務是為國企發展尤其是困難國企提供資金支持,成為解決國有困難企業的“錢袋子”,而“錢袋子”的來源還是對外舉債。短債長投,借新還舊,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負債率遠超警戒線,長此以往,風險越積越大,企業自身發展難以為繼。
綜上,現在國內針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關于財務風險問題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且隨著當前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在國有資本經營中,其占有的股權比例逐漸增多,投資管理的資產規模越來越大,其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更是不斷集聚,為了幫助這些企業更好的解決實際投資風險問題,除了要對當前的風險原因進行分析外,國有投資運行企業還應采取新的解決措施,努力控制財務風險,最終促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更好的開展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