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改革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要科學通過課內合作與課外合作模式的開展,全面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重要性;對策
新課程改革強調現代教育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能夠發揮集體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取得進步。因此,基于新課程改革、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改變單一的、單向的知識傳授教學模式,科學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初中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 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
(一) 合作學習的開展有利于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小學階段的基礎數學知識,同時又是高中數學學習的基礎。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是幫助學生解決復雜數學問題的關鍵。首先,合作學習能夠發揮集體的思維,發揮集體智慧,實現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教學目的。例如,對于某個復雜的數學問題,A、B、C都只能想到問題的其中一部分,而將三人的思維集中起來,問題也許就迎刃而解;其次,合作學習的過程,是發揮學生主動思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思考、探究,這也是幫助學生解決復雜數學問題的關鍵。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有助于學生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
(二) 合作學習的開展有利于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之下,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就初中數學的教學而言,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都是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中之重。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課堂,能夠讓學生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積極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由此可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 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是改革創新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
近年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直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邊緣徘徊。一方面,時代的發展決定了必須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另一方面,現行的教育考核體制、社會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認同方式等,決定了應試教育難以短期內得到根除。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核心素養等現代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們越來越充分認識到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正是改革創新初中數學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首先,合作學習模式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單向的知識傳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符合現代教育觀。因此,筆者認為:現代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科學開展合作學習,實現教學改革創新的目的。
二、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對策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不僅是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也可以體現在課外的合作實踐活動等。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中,不能將思維局限于課內,而應當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從更加多元的角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 課堂內的合作學習
筆者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過程中,關于課內的合作學習,筆者主要是采取課內小組合作和競爭式合作的方式。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即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遵循一定的原則將學生科學分組,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最終共同解決數學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中,教師要把握幾個關鍵性問題,即分組和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分組的過程,教師應當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盡可能地實現優勢互補的目的;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則是教師發揮自己主導作用的關鍵。
其次,競爭合作學習模式。初中階段的學生爭強好勝,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性格特點,勢必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例如,部分學生原本具有較好的學習資質,但學習思維被動,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競爭式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斗志,改變學生被動思維的狀態,學習的效果不言而喻。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同,競爭合作模式下,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職責,并且角色不可替代。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筆者通過設計一系列關聯性的習題,讓學生通過競爭式合作的方式完成。在解題的過程中,每個成員均有自己的任務,組內一人做好之后下一成員繼續下一題的解答,最終以小組的準確率、耗時等評價小組的合作學習效果。這樣的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改變小組團隊合作中部分成員“偷懶”的現象,同時競爭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果。
(二) 課外的合作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內的合作學習是主要的,但同時也不能忽略課外的合作學習。筆者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會結合教學的內容,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課外拓展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實踐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能力。如在“統計”的學習中,筆者就通過課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以“家庭開支”為主題開展統計實踐活動,最終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這樣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要科學開展合作學習,通過課內合作與課外合作的有機整合,改變學生長期被動學習的現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海濤.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3(15):94.
作者簡介:
高峰,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一中洋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