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琦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對數學中一些抽象的知識很難快速理解,這就需要老師尋找合適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去掌握這些知識。而數形結合思想不僅可以拓展孩子們的思維,還能更清楚地去展示數學知識。因此,主要分析了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作用及導入策略,希望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運用能力;教學形式;數學素養;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隱藏了很多的數學思想,其中數形結合思想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它可以把“數”和“形”進行轉化,既而獲得更多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它既是一種數學思想,也是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入這樣的思想,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
一、數形結合思想導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作用
1.降低學習難度
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對數學可能一直存在抵觸心理,在學習數學時也感到非常吃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但數形結合思想的導入,可以讓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這就降低了同學們學習數學的難度,從而進一步掌握解題技巧。
2.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需要更好地融入數形結合思想,把學習內容和情景相對應,這樣才能讓同學們更快地掌握和理解數學內容,有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提升處理問題的能力
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需要不斷提升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數形結合思想就能讓解題變得更加簡單,繼而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熱情。
4.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給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講解的時候,可以通過數形結合思想來讓數學內容變得更加清晰,這樣既能緩解課堂氛圍,又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數形結合思想導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措施
1.數學抽象概念直觀化
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也包含了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一些老師為了方便授課,大多都會讓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這些概念,而對于概念的知識構架并不重視。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就需要把數形結合思想導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根據授課內容的具體特征,用更加直觀的圖形來展示出數學概念[2]。例如:在進行“認識分數”教學時,由于分數的定義并沒有具體化,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數形結合思想來輔助學生詳細地去理解分數的定義。比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自己拿出一張紙,先對折一次,既而得到兩個平均的部分,用陰影填充其中的一部分,就得到1/2的表示方式,然后再給學生講解什么是分子、分母以及分數線,在他們掌握這個概念之后,就可以把一些生活中關于分數的實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比如紅綠燈就是1/3、汽車輪胎是1/7、波蘭的國旗是1/2等。通過這種直觀的圖形方式,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數學概念,從而提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2.隱性數學形象化
在數學講解過程中,都會存在一些隱性數學規律,老師就需要把數形結合思想導入課堂,讓一些不是很具體的數學規律通過趣味性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例如:在進行“認識方向”教學時,老師會發現學生的方向感并不好,這時候就可以從基礎知識開始講解,比如“四面八方”是哪四面,哪八方,老師可以提前用紙板折成八份,制成一個方向板,讓學生能夠具體地看到“四面八方”到底是什么,再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中國地圖,看看我國最東、最西、最南、最北的省份是哪四個,最后在讓學生對照著老師給出的方向板來說說自己所在城市的具體方向。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正確地辨認方向,還能把一些隱性數學知識形象化。
3.數學計算清晰化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最令他們頭疼的事情就是計算,而計算也是數學中最復雜和煩瑣的部分,很多孩子在計算中容易出現錯誤,這就嚴重打擊到他們的積極性,久而久之,他們就失去了對數學的信心。因此,在教學中導入數形結合思想可以讓解題技巧更加明了,讓計算進一步清晰化。例如:在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繪制出兩種圖形,并標出長、寬的數值,然后告訴學生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在掌握兩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式之后,學生就能快速地進行計算,并把這樣的計算方式牢記。此外,老師也可以布置一些課堂作業,比如求出課桌、鉛筆盒、講臺的面積,讓他們小組合作,用尺子量出尺寸并計算。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讓數學計算問題更加清晰化,又能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入數形結合思想是目前小學教育的主要發展趨勢,這種思想的導入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還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這對我國小學教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伊敏,張蘭珠.以形助教 凸顯實效: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黑河教育,2019(1):57-58.
[2]余瑩.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47.
[3]桂晉梅.數形轉換,優勢互補,化難為易: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貴州教育,2018(23):38-39.
編輯 王彥清